黔產(chǎn)南板藍根中抗流感病毒化學成分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4-02 06:05
南板藍根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莖及根,由馬藍葉制得的藍靛自古以來就被用作紡織品染料。南板藍根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已被廣泛應(yīng)用于各種復方制劑中,復方南板藍根沖劑在抗病毒、消炎解毒等方面的療效尤為突出。南板藍根作為一種抗流感的傳統(tǒng)中藥,近年來隨著流感的頻繁爆發(fā),尋找南板藍根中的抗流感病毒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點,但尚未有實質(zhì)性的突破。本論文圍繞對采自貴州獨山的南板藍根中化學成分展開研究,首先利用各種色譜和波譜分析技術(shù)從南板藍根中分離得到單體化合物,進而對這些單體化合物進行抗流感病毒、抗氧化以及抗腫瘤的活性篩選,最后分析了不同產(chǎn)地及不同部位馬藍中六種活性成分的含量。利用各種色譜和波譜分析技術(shù),從南板藍根甲醇的提取物中共分離鑒定出26個化合物。其中苯乙醇苷類化合物8個,分別為:阿克苷(1)、異阿克苷(2)、1,2-O-[2S-(3,4-二羥基苯基)-l,2-乙烷二基]-3-O-α-L-鼠李毗喃糖基-6-O-咖啡;-β-D-葡萄毗喃糖苷(3)、角胡麻苷(4)、異地黃苷(5)、2-(3,4-二羥基-苯基)乙基-(6-O-...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45933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馬藍根莖及根、葉和花
圖1.1馬藍根莖及根、葉和花1.1.2南板藍根的資源分布馬藍生長在海拔400-2800米潮濕的地方,主要分布于我國廣東、海南、香港、臺灣、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福建、浙江等地,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緬甸、喜馬拉雅等地至中南半島也有分布[1]。楊成梓[7]在對馬藍的資源....
圖1.2馬藍中部分吲哚生物堿的化學結(jié)構(gòu)
3圖1.2馬藍中部分吲哚生物堿的化學結(jié)構(gòu)苯并噁嗪酮類化合物2001年,高國清[15]首次從馬藍中分離得到了苯并噁嗪酮類生物堿—2-羥
圖1.3馬藍中部分苯并噁嗪酮類化合物化學結(jié)構(gòu)
圖1.3馬藍中部分苯并噁嗪酮類化合物化學結(jié)構(gòu)唑啉酮生物堿類化合物道,目前從馬藍中分離得到的喹唑啉酮類生物堿并不多,僅5個藍中的含量較大。4(3H)-喹唑啉酮(1)和2,4-喹唑啉二酮(2生物堿于1993年首次從馬藍中發(fā)現(xiàn)[17]。圖1.4中列舉了目前的喹唑....
圖1.5馬藍中部分苯乙醇苷類化合物化學結(jié)構(gòu)
貴州大學2018碩士研究生論文取代,肉桂;患籽趸〈,通過酯鍵或糖苷鍵形成天然糖苷類化合物,苯乙醇化合物可根據(jù)其母核中糖的數(shù)量和不同類型的糖分為苯乙醇單糖苷、雙糖苷三糖苷和四糖苷。目前從馬藍中分離得到的苯乙醇苷主要為雙糖苷,圖1.5中列舉了其中一些文獻報導的馬藍中分離....
本文編號:3945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9459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