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標成分與近紅外光譜對不同貯藏期新品種當歸的質(zhì)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07:22
目的:考察新品種當歸貯藏后質(zhì)量的穩(wěn)定性及適宜貯藏期,為新品種當歸的養(yǎng)護及貯藏提供理論依據(jù),進一步為新品種當歸的市場推廣奠定基礎。方法:選取當歸新品種岷歸1號、岷歸2號、岷歸4號和岷歸5號,分別貯藏不同的時間(6、12、36個月)后,用HPLC測定4種指標成分(阿魏酸、洋川芎內(nèi)酯H、洋川芎內(nèi)酯I及藁本內(nèi)酯),并結合新品種當歸的近紅外光譜對其進行比較研究。結果:新品種當歸貯藏12個月后,阿魏酸及藁本內(nèi)酯的含量無顯著變化,而貯藏36個月后阿魏酸、藁本內(nèi)酯的含量顯著降低,其中阿魏酸的含量低于藥典標準;洋川芎內(nèi)酯H和洋川芎內(nèi)酯I的含量呈隨貯藏時間延長而增加的趨勢。通過對新品種當歸的近紅外光譜建模,能很好地區(qū)分貯藏6、12、36個月的新品種當歸藥材。結論:選育的新品種當歸貯藏期不能超過36個月。選育品種和貯藏期都能影響當歸藥材的質(zhì)量,且貯藏期對其影響更顯著。通過近紅外光譜法可以直觀、有效地對不同貯藏期的新品種當歸藥材進行定性鑒別。
【文章來源】:中藥材. 2020,43(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當歸中4個指標成分 HPLC圖(藥材編號:MG4-2015)
通常,定性分析中光譜范圍寬的模型穩(wěn)定性高,同時又考慮到光譜的漂移、旋轉及光譜特征類似,選定光譜范圍為6 476.6~3 946.4 cm-1,采用OPUS 7.5軟件中的因子化法,分別考察了不同預處理方法及譜段對不同貯藏期當歸樣品的區(qū)分效果。試驗結果表明一階導數(shù)結合矢量歸一化法作為預處理方法,平滑點數(shù)選擇9最合適。平滑點數(shù)增加則會導致圖譜丟失信息,平滑點過少,則達不到去噪的效果。預處理的方法為一階導數(shù)+矢量歸一法,光譜范圍為6 476.6~3 946.4 cm-1可以得到較好的結果(圖2)。3.2.2 建立定性鑒別模型及模型驗證:
通過對不同貯藏期的新品種當歸藥材近紅外光譜進行比較分析,能夠將不同貯藏期的當歸樣品聚為3類,使得分別貯藏6、12、36個月的當歸藥材能被很好的區(qū)分;且貯藏6個月和貯藏36個月的當歸藥材的空間聚類較為集中,而貯藏12個月的當歸藥材空間分布較為分散。這可能是由于在貯藏12個月的過程中,隨著藥材的干燥,雖然水分含量降低,但由于藥材水分未降低到10%以下,酶的活性沒有完全消失;另一方面,在干燥的過程中,酶和其作用對象的濃度卻同時在增加,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酶促化學反應可能會加劇,使得當歸藥材在貯藏12個月時化學成分變化較大[15],進而導致其空間分布較為分散。因此,新品種當歸在貯藏12個月時,應加強養(yǎng)護,貯藏時應保證低溫干燥,此措施將有助于新品種當歸在貯藏過程中質(zhì)量的穩(wěn)定。通過本試驗可以看出,選育品種和貯藏期都能影響當歸藥材的質(zhì)量,且貯藏期對當歸藥材質(zhì)量的影響更顯著。通過近紅外光譜可以獲得新品種當歸樣品中所有含氫基團和C=O、C=C基團的特征信息,因此在貯藏過程中當歸中的多類成分(如蛋白質(zhì)、氨基酸、糖、有機酸、內(nèi)酯類等)發(fā)生變化而形成的差異均能體現(xiàn)在近紅外光譜上,因此近紅外光譜法可以直觀、有效地對不同貯藏期的新品種當歸藥材進行定性鑒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歸多成分“質(zhì)代關聯(lián)”研究[J]. 郭怡禎,王晶娟,劉洋,趙保勝,吳浩忠,魯利娜,王月,劉傲雪. 中草藥. 2016(15)
[2]當歸新品種岷歸5號選育及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J]. 王富勝,宋振華,王春明,馬偉明.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5(10)
[3]濃縮當歸丸及當歸片的HPLC指紋圖譜質(zhì)量初步評價[J]. 王振忠,邵士俊. 分析測試學報. 2014(07)
[4]Z-藁本內(nèi)酯降解產(chǎn)物的UPCL-QTOF-MS和NMR結構鑒定(英文)[J]. 左愛華,程孟春,卓榮杰,王莉,肖紅斌. 藥學學報. 2013(06)
[5]全息生育適度系數(shù)法在當歸新品種選育中的應用[J]. 馬偉明,王春明,劉效瑞,李應東,何寶剛,荊彥民. 中藥材. 2013(01)
[6]藁本內(nèi)酯藥理學和藥代動力學研究進展[J]. 左愛華,王莉,肖紅斌. 中國中藥雜志. 2012(22)
[7]當歸新品種岷歸4號選育及優(yōu)化種植技術研究[J]. 李鵬程,劉效瑞. 中藥材. 2011(07)
[8]使用近紅外OPUS IDNET軟件定性分析鑒別廢塑料[J]. 譚曜,王群威,王豪. 檢驗檢疫學刊. 2009(04)
[9]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法用于不同人參種子的鑒別[J]. 趙景輝,劉旭,李方元,王英平,孫成賀,蔡文貴,劉繼永,焉石,王艷艷. 特產(chǎn)研究. 2006(03)
[10]阿魏酸、洋川芎內(nèi)酯H和洋川芎內(nèi)酯I對紅細胞的影響[J]. 洪敏,董自波,朱荃.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3(12)
碩士論文
[1]采收加工貯藏方法對當歸藥材質(zhì)量的影響及其定量分析模式研究[D]. 錢怡云.甘肅中醫(yī)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545995
【文章來源】:中藥材. 2020,43(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當歸中4個指標成分 HPLC圖(藥材編號:MG4-2015)
通常,定性分析中光譜范圍寬的模型穩(wěn)定性高,同時又考慮到光譜的漂移、旋轉及光譜特征類似,選定光譜范圍為6 476.6~3 946.4 cm-1,采用OPUS 7.5軟件中的因子化法,分別考察了不同預處理方法及譜段對不同貯藏期當歸樣品的區(qū)分效果。試驗結果表明一階導數(shù)結合矢量歸一化法作為預處理方法,平滑點數(shù)選擇9最合適。平滑點數(shù)增加則會導致圖譜丟失信息,平滑點過少,則達不到去噪的效果。預處理的方法為一階導數(shù)+矢量歸一法,光譜范圍為6 476.6~3 946.4 cm-1可以得到較好的結果(圖2)。3.2.2 建立定性鑒別模型及模型驗證:
通過對不同貯藏期的新品種當歸藥材近紅外光譜進行比較分析,能夠將不同貯藏期的當歸樣品聚為3類,使得分別貯藏6、12、36個月的當歸藥材能被很好的區(qū)分;且貯藏6個月和貯藏36個月的當歸藥材的空間聚類較為集中,而貯藏12個月的當歸藥材空間分布較為分散。這可能是由于在貯藏12個月的過程中,隨著藥材的干燥,雖然水分含量降低,但由于藥材水分未降低到10%以下,酶的活性沒有完全消失;另一方面,在干燥的過程中,酶和其作用對象的濃度卻同時在增加,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酶促化學反應可能會加劇,使得當歸藥材在貯藏12個月時化學成分變化較大[15],進而導致其空間分布較為分散。因此,新品種當歸在貯藏12個月時,應加強養(yǎng)護,貯藏時應保證低溫干燥,此措施將有助于新品種當歸在貯藏過程中質(zhì)量的穩(wěn)定。通過本試驗可以看出,選育品種和貯藏期都能影響當歸藥材的質(zhì)量,且貯藏期對當歸藥材質(zhì)量的影響更顯著。通過近紅外光譜可以獲得新品種當歸樣品中所有含氫基團和C=O、C=C基團的特征信息,因此在貯藏過程中當歸中的多類成分(如蛋白質(zhì)、氨基酸、糖、有機酸、內(nèi)酯類等)發(fā)生變化而形成的差異均能體現(xiàn)在近紅外光譜上,因此近紅外光譜法可以直觀、有效地對不同貯藏期的新品種當歸藥材進行定性鑒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歸多成分“質(zhì)代關聯(lián)”研究[J]. 郭怡禎,王晶娟,劉洋,趙保勝,吳浩忠,魯利娜,王月,劉傲雪. 中草藥. 2016(15)
[2]當歸新品種岷歸5號選育及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J]. 王富勝,宋振華,王春明,馬偉明.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5(10)
[3]濃縮當歸丸及當歸片的HPLC指紋圖譜質(zhì)量初步評價[J]. 王振忠,邵士俊. 分析測試學報. 2014(07)
[4]Z-藁本內(nèi)酯降解產(chǎn)物的UPCL-QTOF-MS和NMR結構鑒定(英文)[J]. 左愛華,程孟春,卓榮杰,王莉,肖紅斌. 藥學學報. 2013(06)
[5]全息生育適度系數(shù)法在當歸新品種選育中的應用[J]. 馬偉明,王春明,劉效瑞,李應東,何寶剛,荊彥民. 中藥材. 2013(01)
[6]藁本內(nèi)酯藥理學和藥代動力學研究進展[J]. 左愛華,王莉,肖紅斌. 中國中藥雜志. 2012(22)
[7]當歸新品種岷歸4號選育及優(yōu)化種植技術研究[J]. 李鵬程,劉效瑞. 中藥材. 2011(07)
[8]使用近紅外OPUS IDNET軟件定性分析鑒別廢塑料[J]. 譚曜,王群威,王豪. 檢驗檢疫學刊. 2009(04)
[9]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法用于不同人參種子的鑒別[J]. 趙景輝,劉旭,李方元,王英平,孫成賀,蔡文貴,劉繼永,焉石,王艷艷. 特產(chǎn)研究. 2006(03)
[10]阿魏酸、洋川芎內(nèi)酯H和洋川芎內(nèi)酯I對紅細胞的影響[J]. 洪敏,董自波,朱荃.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3(12)
碩士論文
[1]采收加工貯藏方法對當歸藥材質(zhì)量的影響及其定量分析模式研究[D]. 錢怡云.甘肅中醫(yī)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5459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5459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