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帝康達抗亞急性酒精肝損傷的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7 05:15
酒精性肝損傷是長期飲用酒精導致的肝臟疾病的總稱,酒精性肝損傷又可根據發(fā)病的特征分為脂肪變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其中,重度肝炎和肝硬化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酒精引起的肝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狀態(tài)。目前對于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一方面是戒酒,另一方面是根據患病的程度配合藥物進行治療。目前常用的臨床藥物有皮質類固醇、己酮可可堿等,但是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較多,并且多數(shù)藥物在病理學檢測評分系統(tǒng)中對酒精性肝病沒有效果。因此,開發(fā)新型有效的保肝、護肝的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參是一種名貴的藥用植物,在抗腫瘤,消除炎癥,緩解衰老,增強免疫系統(tǒng)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人參皂苷是人參的主要活性成分,已經作為各種保健品廣泛被使用。研究表明人參皂苷在肝臟的保護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安帝康達是利用吉林人參經過特殊加工獲得的深加工制品。安帝康達是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許可的試劑和方法,研制的吉林人參深加工食品。“安帝康達”富含高活性、高生物利用度的人參皂苷Rh4、Rg3、Rg5、Rk1、Rk3,其含量占皂苷總量的80%,超過白參的500倍,野山參的12-15倍。本論文為了闡明安帝康達...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人參概述
1.2 人參的化學成分
1.2.1 人參皂苷
1.2.1.1 人參皂苷概述
1.2.1.2 人參皂苷的藥理作用
1.2.1.3 人參皂苷的分析方法
1.2.2 人參其他組分
1.3 酒精性肝病損傷概述
1.3.1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學
1.3.2 酒精性肝病的分類
1.3.2.1 酒精性脂肪肝
1.3.2.2 酒精性肝炎
1.3.2.3 酒精性肝纖維化
1.3.2.4 酒精性肝硬化
1.3.3 酒精性肝病的影響因素
1.3.3.1 ROS和脂質過氧化
1.3.3.2 性別
1.3.3.3 年齡
1.3.3.4 鐵
1.3.3.5 中性粒細胞
1.3.3.6 巨噬細胞
1.3.3.7 炎癥體
1.3.4 酒精性肝病的治療
1.3.4.1 一般性治療
1.3.4.2 重癥治療
1.3.4.3 終極治療
1.4 人參與酒精性肝損傷
1.5 研究目的與設計思路
1.5.1 研究目的
1.5.2 設計思路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儀器與試劑
2.1.1 細胞株
2.1.2 實驗動物
2.1.3 儀器
2.1.4 試劑
2.1.5 溶液配制
2.2 實驗方法
2.2.1 細胞培養(yǎng)
2.2.2 動物分組
2.2.3 樣品的采集和處理
2.2.4 小鼠一般狀態(tài)
2.2.5 肝臟指數(shù)
2.2.6 肝臟組織病理學檢測
2.2.7 肝臟組織油紅O染色
2.2.8 血清學生化指標的測定
2.2.9 肝臟組織勻漿的制備
2.2.10 肝組織中SOD的檢測
2.2.11 肝組織中MDA的檢測
2.2.12 肝組織中GSSG/GSH的檢測
2.2.13 DPPH檢測氮自由基清除能力
2.2.14 MTT分析
2.2.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3章 結果與討論
3.1 實驗結果
3.1.1 安帝康達中人參皂苷含量分析
3.1.2 酒精對正常肝細胞L-O2具有殺傷作用
3.1.3 安帝康達抑制酒精誘導正常肝細胞的損傷
3.1.4 體外檢測安帝康達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1.5 C57 BL/6 小鼠亞急性肝損傷模型的建立
3.1.6 日常狀況
3.1.7 肝臟指數(shù)
3.1.8 血清中谷丙轉氨酶含量
3.1.9 血清中谷草轉氨酶含量
3.1.10 血清中堿性磷酸酶含量
3.1.11 血清中總膽紅素含量
3.1.12 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3.1.13 血清中總膽固醇含量
3.1.14 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3.1.15 肝組織中還原型谷胱甘肽含量
3.1.16 肝組織中丙二醛含量
3.1.17 肝臟病理學檢測
3.1.18 檢測肝臟脂肪積累
3.2 討論
第4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521624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人參概述
1.2 人參的化學成分
1.2.1 人參皂苷
1.2.1.1 人參皂苷概述
1.2.1.2 人參皂苷的藥理作用
1.2.1.3 人參皂苷的分析方法
1.2.2 人參其他組分
1.3 酒精性肝病損傷概述
1.3.1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學
1.3.2 酒精性肝病的分類
1.3.2.1 酒精性脂肪肝
1.3.2.2 酒精性肝炎
1.3.2.3 酒精性肝纖維化
1.3.2.4 酒精性肝硬化
1.3.3 酒精性肝病的影響因素
1.3.3.1 ROS和脂質過氧化
1.3.3.2 性別
1.3.3.3 年齡
1.3.3.4 鐵
1.3.3.5 中性粒細胞
1.3.3.6 巨噬細胞
1.3.3.7 炎癥體
1.3.4 酒精性肝病的治療
1.3.4.1 一般性治療
1.3.4.2 重癥治療
1.3.4.3 終極治療
1.4 人參與酒精性肝損傷
1.5 研究目的與設計思路
1.5.1 研究目的
1.5.2 設計思路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儀器與試劑
2.1.1 細胞株
2.1.2 實驗動物
2.1.3 儀器
2.1.4 試劑
2.1.5 溶液配制
2.2 實驗方法
2.2.1 細胞培養(yǎng)
2.2.2 動物分組
2.2.3 樣品的采集和處理
2.2.4 小鼠一般狀態(tài)
2.2.5 肝臟指數(shù)
2.2.6 肝臟組織病理學檢測
2.2.7 肝臟組織油紅O染色
2.2.8 血清學生化指標的測定
2.2.9 肝臟組織勻漿的制備
2.2.10 肝組織中SOD的檢測
2.2.11 肝組織中MDA的檢測
2.2.12 肝組織中GSSG/GSH的檢測
2.2.13 DPPH檢測氮自由基清除能力
2.2.14 MTT分析
2.2.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3章 結果與討論
3.1 實驗結果
3.1.1 安帝康達中人參皂苷含量分析
3.1.2 酒精對正常肝細胞L-O2具有殺傷作用
3.1.3 安帝康達抑制酒精誘導正常肝細胞的損傷
3.1.4 體外檢測安帝康達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1.5 C57 BL/6 小鼠亞急性肝損傷模型的建立
3.1.6 日常狀況
3.1.7 肝臟指數(shù)
3.1.8 血清中谷丙轉氨酶含量
3.1.9 血清中谷草轉氨酶含量
3.1.10 血清中堿性磷酸酶含量
3.1.11 血清中總膽紅素含量
3.1.12 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3.1.13 血清中總膽固醇含量
3.1.14 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3.1.15 肝組織中還原型谷胱甘肽含量
3.1.16 肝組織中丙二醛含量
3.1.17 肝臟病理學檢測
3.1.18 檢測肝臟脂肪積累
3.2 討論
第4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5216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5216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