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中藥論文 >

黃芩-黃連合煎液中絡合物表征及其體外抗菌活性

發(fā)布時間:2021-10-16 11:40
  目的探討黃芩-黃連合煎液中絡合物表征及其體外抗菌活性。方法以黃芩和黃連中代表性成分黃芩苷和鹽酸小檗堿為模型,黃芩苷和鹽酸小檗堿水中共熱制得絡合物,采用SEM、SEM-EDS和IR對絡合物進行表征;以其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研究其抑菌活性。結(jié)果黃芩苷和鹽酸小檗堿水中共熱后所得絡合物的物質(zhì)形態(tài)、表面元素和官能團在反應中均發(fā)生了變化。黃芩苷、鹽酸小檗堿和絡合物三者的體外抗菌活性,鹽酸小檗堿最強,絡合物較黃芩苷有顯著性優(yōu)勢。結(jié)論芩連沉淀性配伍的主要產(chǎn)物形成于有效成分間的相互作用,且絡合物具有明顯的抗菌活性。 

【文章來源】:中成藥. 2020,42(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黃芩-黃連合煎液中絡合物表征及其體外抗菌活性


各絡合物SEM圖

絡合物,鹽酸小檗堿,黃芩苷,質(zhì)量比


取制備好的黃芩苷、鹽酸小檗堿和絡合物粉末,在掃描電子顯微鏡聯(lián)用能譜儀下測定表面微區(qū)元素含有量,見圖2、表1。結(jié)果表明,黃芩苷和鹽酸小檗堿沉淀過程中,丟失了Cl-。表1 各絡合物表面微區(qū)元素含有量SEM-EDS測定結(jié)果(%) 元素 黃芩苷 鹽酸小檗堿 絡合物 質(zhì)量比 原子比 質(zhì)量比 原子比 質(zhì)量比 原子比 C 58.53 65.27 62.80 70.21 54.24 60.24 N 41.47 34.73 11.12 10.66 13.56 12.92 O - - 20.08 16.86 32.20 26.85 Cl - - 6.00 2.27 - - 總量 100.00

絡合物,圖譜,鹽酸小檗堿,黃芩苷


紅外光譜結(jié)果表明,絡合物中黃芩苷3 488.77(v OH)、3 388(v OH)cm-1和鹽酸小檗堿3 407(v OH)cm-1吸收峰由于兩者酸堿中和反應,產(chǎn)物存在共軛效應而向低波數(shù)3 261 cm-1方向移動。絡合物與黃芩苷、鹽酸小檗堿的波峰及強度有變化,有新峰產(chǎn)生,表明黃芩苷和鹽酸小檗堿在濕熱條件下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上述特征表明,黃芩苷和鹽酸小檗堿水中共熱后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文獻報道[1-3],有機酸和生物堿的沉淀機制是酸堿絡合。黃芩苷和鹽酸小檗堿形成沉淀的原因可能為兩者發(fā)生酸堿中和反應形成疏水性絡合物[4-6],逐漸沉積于湯液底部,形成沉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連-黃芩藥對配伍機理研究[J]. 游麗娟,伍旭明,遲宗良.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2018(05)
[2]黃連、黃芩單獨與混合提取比較研究[J]. 劉銳.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8(05)
[3]黃連解毒湯自沉淀化學成分及其抗PC12細胞損傷研究[J]. 房康,吳高榮,王輝,趙蕊,張欣鈺,薛南南,陳萌,郭文博,褚福浩,徐冰,王鵬龍,雷海民.  中草藥. 2017(18)
[4]中藥制劑的“藥輔合一”及其應用價值[J]. 張定堃,傅超美,林俊芝,柯秀梅,鄒文銓,許潤春,韓麗,楊明.  中草藥. 2017(10)
[5]黃連-黃芩藥對UPLC-MS/MS指紋圖譜[J]. 王鈺樂,劉文,楊道斌,卿勇軍,杜平,金陽.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7(13)
[6]基于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超分子自組裝[J]. 高玉霞,胡君,巨勇.  化學學報. 2016(04)
[7]HPLC法測定“黃芩-黃連”藥對提取物中黃芩4種成分含量[J]. 盛軍慶,章常華,熊淑平,于梅,涂秀英,陳銀芳,鄧敏芝.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16(02)
[8]瀉心湯類方方證淺析[J]. 汪曉奕,王騫.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5(03)
[9]葛根芩連湯及其聚集物顆粒對STZ誘導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研究[J]. 吳殿芳,柯李晶,劉宏波,魯偉,劉樹滔,周建武,饒平凡.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6)
[10]葛根芩連湯中葛根素、黃芩苷、小檗堿與甘草酸組合在大鼠體內(nèi)代謝產(chǎn)物研究[J]. 楊飛,吳德康,陳麗紅,楊念云,卞勇.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3(09)

碩士論文
[1]黃芩—黃連藥對藥代動力學及相互作用研究[D]. 馮瑾.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3974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43974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ed2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