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膽湯歷史沿革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8-17 15:53
溫膽湯主要組方藥材包括半夏、竹茹、枳實、陳皮、甘草和生姜,主治用于膽寒癥。由于歷史變遷,朝代更迭,歷代溫膽湯在藥材組成、用藥劑量與加水量及炮炙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
【文章來源】:世界中醫(yī)藥. 2020,15(14)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溫膽湯歷史沿革
2 藥材劑量與加煎煮水量的換算及服用方式
3 組方藥材炮制方法歷史沿革
3.1 半夏
3.2 竹茹
3.3 枳實
3.4 陳皮
3.5 甘草
3.6 生姜
4 小結
5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溫膽湯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 呂雙宏. 中醫(yī)藥導報. 2018(20)
[2]陳皮的炮制研究進展[J]. 張依欣,譚玲龍,于歡,鐘凌云,龔千鋒. 江西中醫(yī)藥. 2018(07)
[3]溫膽湯在精神科臨床中的應用[J]. 張明瑞,陳國華.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8(16)
[4]生姜炮制品種及其臨床應用芻議[J]. 張宏武,安培坤. 西部中醫(yī)藥. 2015(04)
[5]宋元時期藥物劑量探討[J]. 倪文婷,程磐基.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4(01)
[6]論湯劑服法的演變[J]. 宋佳,傅延齡.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12(09)
[7]宋代散劑盛行之追本溯源[J]. 宋佳,傅延齡. 中醫(yī)雜志. 2011(21)
[8]淺論溫膽湯之源流[J]. 馬伯艷,秦佳佳,張福利.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07(03)
[9]《金匱》橘皮竹茹湯藥量及功效治證考[J]. 張尊如,由艷紅,陳利欣. 四川中醫(yī). 2006(05)
[10]宋元明清藥物劑量的考證與研究[J]. 程磐基.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04(07)
博士論文
[1]經(jīng)方常用50味藥物在《外臺秘要》中的用量規(guī)律研究[D]. 楊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48058
【文章來源】:世界中醫(yī)藥. 2020,15(14)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溫膽湯歷史沿革
2 藥材劑量與加煎煮水量的換算及服用方式
3 組方藥材炮制方法歷史沿革
3.1 半夏
3.2 竹茹
3.3 枳實
3.4 陳皮
3.5 甘草
3.6 生姜
4 小結
5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溫膽湯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 呂雙宏. 中醫(yī)藥導報. 2018(20)
[2]陳皮的炮制研究進展[J]. 張依欣,譚玲龍,于歡,鐘凌云,龔千鋒. 江西中醫(yī)藥. 2018(07)
[3]溫膽湯在精神科臨床中的應用[J]. 張明瑞,陳國華.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8(16)
[4]生姜炮制品種及其臨床應用芻議[J]. 張宏武,安培坤. 西部中醫(yī)藥. 2015(04)
[5]宋元時期藥物劑量探討[J]. 倪文婷,程磐基.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4(01)
[6]論湯劑服法的演變[J]. 宋佳,傅延齡.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12(09)
[7]宋代散劑盛行之追本溯源[J]. 宋佳,傅延齡. 中醫(yī)雜志. 2011(21)
[8]淺論溫膽湯之源流[J]. 馬伯艷,秦佳佳,張福利.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07(03)
[9]《金匱》橘皮竹茹湯藥量及功效治證考[J]. 張尊如,由艷紅,陳利欣. 四川中醫(yī). 2006(05)
[10]宋元明清藥物劑量的考證與研究[J]. 程磐基.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04(07)
博士論文
[1]經(jīng)方常用50味藥物在《外臺秘要》中的用量規(guī)律研究[D]. 楊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480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34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