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黃丸抗腫瘤的基礎(chǔ)研究進展
【文章目錄】:
1 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2 影響細胞周期
3 抑制腫瘤細胞侵襲和轉(zhuǎn)移
4 抑制腫瘤干細胞功能
5 逆轉(zhuǎn)多藥耐藥
6 調(diào)節(jié)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
6.1 抑制腫瘤組織和脾臟中Treg細胞
6.2 影響外周血免疫細胞和炎性免疫因子
6.3 影響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的其他組分
7 其他機制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爽;肖順漢;;中藥抗腫瘤作用及其有效成分概述[J];中國藥業(yè);2012年21期
2 龍曉芝;耿耘;郭晴晴;;近年中藥抗腫瘤有效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學(xué)刊;2015年04期
3 魏妍婷;馬三梅;;姜黃素抗腫瘤的機制[J];生命的化學(xué);2016年05期
4 羅焱;劉丹;;高良姜素對不同腫瘤細胞抑制作用[J];吉林中醫(yī)藥;2020年07期
5 徐秋萍;胡文靜;劉寶瑞;;西黃丸抗腫瘤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J];癌癥進展;2016年01期
6 周慧;韓玉梅;;蟾酥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年01期
7 嚴靜怡;陳寶安;;漢黃芩素的提取及抗腫瘤的作用機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年09期
8 林玩福;汪晨;凌昌全;;大黃素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5年20期
9 董玉梅;王小虎;;紅芪多糖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腫瘤預(yù)防與治療;2012年03期
10 朱葉靜;郝云良;關(guān)妘;姚靜;;片仔癀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醫(yī)藥論壇雜志;2020年07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智博;胡桃楸活性成分分離解析及抗腫瘤作用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xué);2008年
2 張玉艷;文蛤抗腫瘤多肽的分離純化及其作用機理的研究[D];中國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3 曹秀明;殼寡糖及衍生物抗腫瘤作用、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0年
4 梁迎春;白頭翁皂苷單體抗腫瘤生長、轉(zhuǎn)移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2016年
5 劉曉明;喜樹異堿抗腫瘤和銀屑病的活性及機制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xué);2006年
6 姚向陽;牛蒡子苷元抗腫瘤的分子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郭軍鵬;縫裂層孔菌抗腫瘤作用及作用機制的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xué);2007年
8 宋宇;吳茱萸堿抗腫瘤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2005年
9 王天曉;逆轉(zhuǎn)腫瘤MDR的新藥開發(fā)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05年
10 沈世林;扶正抑瘤顆粒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董瑞靜;新型穿心蓮內(nèi)酯衍生物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1年
2 王艷;夏枯草對腫瘤細胞多藥耐藥基因表達影響的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09年
3 陳彥冰;荊芥抑制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治療腫瘤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09年
4 馬娟;仙鶴草根與仙鶴草抗腫瘤作用比較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2008年
5 趙飛;“癌康一號”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2001年
6 劉亞慶;榆黃蘑的抗腫瘤作用及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6年
7 薛均來;覆盆子抑制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活性與抗腫瘤機理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0年
8 李靜;六神丸抗腫瘤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2009年
9 許肇成;海蘿多糖的組成及抗腫瘤作用的研究[D];汕頭大學(xué);2007年
10 趙瀾;桑黃多糖的抗腫瘤及抗血管生成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2858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85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