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陽益胃顆粒對慢性疲勞大鼠骨骼肌SDH及線粒體細胞色素c的影響
【學位單位】: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7
【中圖分類】:R285.5
【部分圖文】:
圖 1 各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及給藥后體重的比較注:A 組為正常組,B 組為模型組,C 組為諾迪康膠囊組,D 組為升陽益胃顆粒低劑量組,E 組為升陽益胃顆粒中劑量組,F(xiàn) 組為升陽益胃顆粒高劑量組。3 行為學指標3.1 力竭游泳時間造模前:各組大鼠力竭游泳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造模后:與正常組相比,造摸各組大鼠力竭游泳時間均明顯減少,有顯著性差異(P<0.05),造模各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給藥后:與正常組比較,升陽益胃顆粒中、高劑量組大鼠力竭游泳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模型組、諾迪康膠囊組與升陽益胃顆粒低劑量組大鼠力竭游泳時間明顯減少,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模型組比較,諾迪康膠囊組、升陽益胃顆粒低、中、高劑量組力竭游泳時間明顯延長,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諾迪康膠囊組比較,升陽益胃顆粒低劑量組力竭游泳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升陽益胃顆粒中、高劑量組力竭游泳時間明顯延長,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升陽益胃顆粒低劑量組相比,升陽益胃顆粒中、高劑量組
表 2 各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及給藥后力竭游泳時間比較(min, x ± s)組別 n 造模前 造模后 給藥后正常組 10 63.38±6.60▲63.82±4.62 68.15±5.37★模型組 9 62.70±5.67▲21.01±3.20●23.98±2.96諾迪康膠囊組 8 61.41±6.09▲19.99±3.01●54.34±3.94★△升陽益胃顆粒低劑量組 10 61.97±6.38▲21.27±4.10●56.31±5.14★△升陽益胃顆粒中劑量組 10 63.38±6.61▲21.46±3.87●71.21±7.69★○升陽益胃顆粒高劑量組 10 62.40±5.94▲20.42±4.64●72.17±6.89★○注:▲ 造模前,各組間比較 P>0.05!裨炷:,與正常組比較 P<0.05。給藥后,★與模型組比較 P<0.05;△與正常組比較 P<0.05;○與正常組比較P>0.05;◆與諾迪康膠囊組比較 P>0.05;■與升陽益胃顆粒中劑量組比較P>0.05。
跨格運動次數明顯增加,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升陽益胃顆粒中劑量組相比,升陽益胃顆粒高劑量組跨格運動次數雖稍有增加,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 3、圖 3)表 3 各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及給藥后跨格運動次數比較(次, x ± s)組別 n 造模前 造模后 給藥后正常組 10 85.70±8.17▲86.40±8.56 86.90±6.24★模型組 9 84.67±6.44▲44.33±5.68●45.56±6.29諾迪康膠囊組 8 85.50±6.95▲42.63±4.57●78.88±7.47★升陽益胃顆粒低劑量組 10 84.40±8.03▲42.30±5.14●79.20±7.79★△升陽益胃顆粒中劑量組 10 83.90±8.28▲42.10±6.29●88.70±6.16★升陽益胃顆粒高劑量組 10 85.30±6.90▲42.50±5.93●90.40±6.54★○注:▲ 造模前,各組間比較 P>0.05!裨炷:螅c正常組比較 P<0.05。給藥后,★與模型組比較 P<0.05;△與正常組比較 P<0.05;○與正常組比較 P>0.05;◆與諾迪康膠囊組比較 P>0.05;■與升陽益胃顆粒中劑量組比較 P>0.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瑤;張振賢;陳若宏;吳麗麗;陳敏;;溫振運氣方對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負性情緒及腦海馬區(qū)功能代謝影響的臨床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6年10期
2 吳曉晶;胡旭珍;趙紅波;馬巧玲;馬治國;;消疲飲干預脾腎兩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6年10期
3 胡瓊;周嫻芳;王超;阮禎;鄒小勛;齊鳳軍;;推拿背腰部膀胱經穴對慢性疲勞綜合征IFN-γ、TNF-α含量的影響[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年04期
4 謝磊;李由;劉新民;陳善廣;王克柱;陳怡西;王瓊;;小鼠游泳耐力實驗系統(tǒng)的建立與紅景天抗疲勞作用的驗證[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16年05期
5 翁幼娜;;長夏季節(jié)六君子湯加減治療脾虛濕阻型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6年03期
6 游小鳳;石鶴坤;蔡靜靜;王幼妹;胡永獅;;紅景天粉末水提物對小鼠運動性疲勞的改善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年34期
7 劉爽;;黃芪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北方藥學;2015年12期
8 田亮;王金海;雒成林;孫潤潔;張星華;袁博;杜小正;;膏肓灸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5年11期
9 高靜;龐敏;;疏肝健脾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J];吉林中醫(yī)藥;2015年10期
10 李月明;;補中益氣湯合小柴胡湯加減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肝郁脾虛證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年1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莉;紅景天苷抗疲勞作用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光明;跑臺訓練與營養(yǎng)補充對小鼠骨骼肌能量代謝酶及抗疲勞能力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09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80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