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制具有活血祛瘀、通絡止痛、清熱祛濕、消腫生肌功效,用于化療性靜脈炎的國家新藥,進行臨床前處方篩選、制備工藝試驗研究。以期為化療患者研發(fā)使用簡便而又安全高效的新復方中藥經皮給藥制劑。方法: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將中醫(yī)腫瘤專家王f^星治療化療性靜脈炎的臨床經驗方,研制為外用劑型。因復方藤芷膏中含有毒性藥材藤黃,在臨床應用中,復方藤芷膏與雙香藤芷貼的臨床效果相當,本課題為進一步比較兩者對于化療性靜脈炎的作用,并探討藤黃對復方藤芷膏療效的影響,進行處方篩選和工藝研究。1雙香藤芷方的處方篩選:采用酒石酸長春瑞濱注射液(蓋諾,NVB)致小鼠尾靜脈化療性靜脈炎,比較雙香藤芷貼、復方藤芷膏、復方藤芷膏去藤黃對化療性靜脈炎的作用,小鼠尾靜脈注射NVB 0.2ml,自根部至尾端分別外涂雙香藤芷貼、復方藤芷膏、復方藤芷膏去藤黃,藥物保留4小時/次,2次/日,間隔6小時,連續(xù)5天。以靜脈炎分級及HE染色組織病理學切片結果為評價指標,考察3個不同的處方對化療性小鼠尾靜脈炎的藥效學作用。2雙香藤芷貼工藝路線確定:根據方中藥味的理化性質、結合前期臨床應用,初步確定大黃、乳香、沒藥、冰片、薄荷腦5味生粉入藥,探究其余大血藤、白芷、浙貝母、黃柏、木香等5味的提取工藝,擬定4條工藝路線:路線一:大黃、乳香、沒藥、冰片、薄荷腦、浙貝母等6味粉碎成細粉,大血藤、白芷、黃柏、木香等4味藥乙醇提取后水煎煮;路線二:大黃、乳香、沒藥、冰片、薄荷腦、浙貝母6味藥粉碎成細粉,大血藤、白芷、黃柏、木香4味藥水煎煮;路線三:大黃、乳香、沒藥、冰片、薄荷腦5味粉碎成細粉,大血藤、白芷、浙貝母、黃柏、木香5味乙醇提取后水煎煮;路線四:全部生粉入藥。以NVB致化療性靜脈炎小鼠尾靜脈炎癥分級和HE染色組織病理學變化為指標,觀察不同工藝路線對化療性靜脈炎的藥效學作用,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工藝路線的指紋圖譜,結合主成分分析方法,選定工藝路線。3雙香藤芷貼制備工藝參數(shù)的優(yōu)選及成型工藝考察:比較方中藥味單獨粉碎與混合粉碎;考察特殊藥味乳香、沒藥、冰片、薄荷腦水飛、研磨、低溫、冷凍及普通粉碎等不同粉碎方式及粒度與基質的相容性,確定藥材粉碎方式及粒度。根據貼劑劑型、輔料、化療性靜脈炎臨床應用特點,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參考相關文獻報道,篩選基質,確定基質配伍、比例,最大限度增加載藥量。結果:1雙香藤芷貼組、復方藤芷膏組、復方藤芷膏去藤黃組的小鼠尾靜脈炎發(fā)生率分別為70%、90%、100%,模型對照組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01),雙香藤芷貼組靜脈炎發(fā)生率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P0.05);小鼠尾靜脈炎分級評分模型對照組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01),雙香藤芷貼組、復方藤芷膏均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P0.001、P0.01)。尾靜脈組織病理學觀察雙香藤芷貼、復方藤芷膏抗炎作用相當,復方藤芷膏去藤黃抗炎作用較雙香藤芷貼、復方藤芷膏為最差。表明雙香藤芷貼對于化療性靜脈炎的作用均優(yōu)于各組。雙香藤芷貼處方由大血藤、白芷、大黃、浙貝母、木香、黃柏、乳香、沒藥、冰片、薄荷腦等十味組成。2 4條工藝路線小鼠靜脈炎發(fā)生率分別為:100%、90%、90%、70%,模型對照組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01),工藝路線四組靜脈炎發(fā)生率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P0.05);小鼠尾靜脈分級評分模型對照組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01),工藝路線四組顯著低于模型對照組(P0.01),工藝路線四組與其余工藝路線比較均有顯著性差別(P0.05)。尾靜脈組織病理學變化,路線四抗炎作用優(yōu)于路線三,路線一和路線二炎性反應明顯,抗炎作用較差。表明其對于化療性靜脈炎的作用優(yōu)于各組,結合生產成本選定雙香藤芷貼最佳工藝路線為路線四,全部生粉入藥。3方中大血藤、白芷、大黃、浙貝母、木香、黃柏6味藥材采用混合粉碎的方式;乳香、沒藥、冰片、薄荷腦4味藥材遇熱會出現(xiàn)溶解粘連,故采用“冷凍粉碎法”。中粉、細粉、最細粉的手感均佳,但細粉與基質的相容性較其余兩種好。根據臨床的應用情況,結合所查閱文獻,選擇黃凡士林、羊毛脂、甘油、液體石蠟為基質,確定其比例為藥粉:黃凡士林:羊毛脂:甘油(4:2:1:2)。結論:篩選雙香藤芷貼處方,確定全方生粉入藥的工藝路線,選定貼劑劑型,優(yōu)選出部分藥味混合粉碎、其余藥味冷凍粉碎成細粉,成型工藝選定了基質及其配比。本課題所研制的雙香藤芷貼的制備工藝可行、合理,對于化療性靜脈炎小鼠模型有一定的抗炎效果,為中醫(yī)腫瘤治療化療性靜脈炎提供參考,也為進一步開發(fā)中藥外敷貼劑提供實驗依據。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28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芳;傅杰;張春霞;崔秀君;;乳香酸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生命的化學;2015年04期
2 張慧林;趙妍;;大黃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分析[J];光明中醫(yī);2015年05期
3 胡仙華;;化療性靜脈炎的防治及護理新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5年04期
4 韓璐;孫甲友;周麗;付雪艷;白長財;;沒藥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年03期
5 于玲;姜桂春;蘇蘭若;;化療性周圍靜脈炎發(fā)生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年30期
6 王紅;吳婷婷;盧慧芳;宋梅;楊波;;長春瑞濱化療性靜脈炎動物模型的建立[J];護理學雜志;2014年17期
7 尤翠俠;;馬鈴薯預防乳腺癌化療性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年08期
8 熊敏;;黃柏化學成分分析及藥理作用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年14期
9 胡春蘭;耿榕徽;楊冬麗;王春民;張東閣;張歡;裴有志;;薄荷藥材的提取與含量測定[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年17期
10 李丹丹;江培;楊書美;高尚;;黃柏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yī)藥;2014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閆菁華;用于靜脈炎的甘草次酸醇質體水凝膠貼劑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2 張少梅;廣西產川黃柏和巴豆中抗癌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周靜;大血藤中綠原酸成分及總皂苷對腹膜粘連的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
27162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71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