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術甘湯對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功能與心室重塑影響的實驗研究
【圖文】:
解剖可見心臟長大,肺水腫,少量胸腔積液,大量淡黃色腹腔積液,肝硬化,腹腔粘黏,推測死亡原因為心力衰竭或嚴重肝損害。第 18 天模型組死亡1 只,,第 19 天地高辛組死亡 1 只,第 25 天苓桂術甘湯組死亡 1 只,解剖均可見心臟明顯長大,肺淤血,中到大量淡黃色胸腹腔積液,肝臟長大,色暗紅,考慮死于心力衰竭。第 28 天模型組死亡 1 只,解剖后可見大量血性胸水,肺部、胸膜上散在分布白色包塊,考慮因腫瘤死亡。給藥結束后苓桂術甘湯組剩余 8 只,存活率為 80.0%,死亡率為 20.0%;地高辛組剩余 7 只,存活率為 70.0%,死亡率為 30.0%;模型組剩余 5 只,存活率50.0%,死亡率 50.0%。3.2 實驗大鼠心臟超聲結果3.2.1 造模結束 2 周后大鼠心臟超聲
解剖可見心臟長大,肺水腫,少量胸腔積液,大量淡黃色腹腔積液,肝硬化,腹腔粘黏,推測死亡原因為心力衰竭或嚴重肝損害。第 18 天模型組死亡1 只,第 19 天地高辛組死亡 1 只,第 25 天苓桂術甘湯組死亡 1 只,解剖均可見心臟明顯長大,肺淤血,中到大量淡黃色胸腹腔積液,肝臟長大,色暗紅,考慮死于心力衰竭。第 28 天模型組死亡 1 只,解剖后可見大量血性胸水,肺部、胸膜上散在分布白色包塊,考慮因腫瘤死亡。給藥結束后苓桂術甘湯組剩余 8 只,存活率為 80.0%,死亡率為 20.0%;地高辛組剩余 7 只,存活率為 70.0%,死亡率為 30.0%;模型組剩余 5 只,存活率50.0%,死亡率 50.0%。3.2 實驗大鼠心臟超聲結果3.2.1 造模結束 2 周后大鼠心臟超聲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285.5;R-3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依然;張永健;蘇素文;;阿霉素的心肌毒性機制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10期
2 李德璇;王玉明;楊紅玲;李亞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血管緊張素-Ⅱ的表達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年16期
3 張玉龍;王夢月;楊靜玉;李曉波;;炙甘草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4 顧廣富;楊冬花;羅建華;;益氣溫陽活血方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塑相關因子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15年04期
5 李慶;;附子湯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構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影響[J];新中醫(yī);2015年01期
6 張迪;;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及對血清BNP及左室射血分數影響[J];陜西中醫(yī);2014年11期
7 任培華;張志敏;譚瑋璐;何文凱;;全真一氣湯多糖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2014年10期
8 黃峻;;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指南基本特點和內容要點[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4年07期
9 黃敏華;徐燕;姚成增;符德玉;徐幫杰;周宇芳;趙燕燕;;慢性心力衰竭心氣虛、心陽虛、心腎陽虛3個不同病程階段中醫(yī)藥干預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年06期
10 金娟;崔璐;鄒國良;劉莉;;參芪益心方對阿霉素誘導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結構和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雪萍;丹芪保心方對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的實驗及臨床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郝云芳;苓桂術甘湯傳統(tǒng)湯劑、復方顆粒劑、配顆粒劑化學成分與藥效對比研究[D];山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2014年
2 沈會;心力衰竭古今中醫(yī)文獻的整理與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660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6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