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白及品質評價與總酚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圖文】:
圖 2.1 不同產(chǎn)地栽培白及的外觀形態(tài)特征Fig.2.1 Appearanc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ion B. striata from differproducing areas從本次觀測研究的栽培白及 7 種樣本來看,白及塊莖在地下多年生長的布位置存在較明顯差異。大部分栽培樣本的塊莖呈“扇形平鋪生長”,,即
圖 2.2 白及生長過程中折干率的動態(tài)變化 Dynamic changes of dry break rate during B. striat的評價與分析占比分析樣本植株各部位質量分布通常為:莖>葉>
【學位授予單位】:吉首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567.239;R284.2;R28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長姣;王海瑞;劉長龍;王磊;;福林-酚法測定黑米總酚含量方法的建立[J];糧食與油脂;2017年10期
2 許金蓉;王清章;;蓮中總酚含量與分布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25期
3 任宇鵬;劉加艷;;水果貯藏中總酚含量變化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09期
4 周志軍;王洪梅;郭樹平;;柳樹總酚含量與光肩星天牛危害的關系[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12年06期
5 陳龍;景丹龍;王軍輝;;6個不同種源梓樹葉片的總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比較[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6 熊汝琴;王銳;陳屏昭;陳順芳;;不同產(chǎn)地紅天麻總酚含量測定[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3年31期
7 李騰飛;李俊清;;四川王朗自然保護區(qū)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e Yi.)總酚含量及變化規(guī)律[J];生態(tài)學報;2009年08期
8 王姍姍;李路寧;孫紅男;陳健;孫愛東;;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構建藍莓總酚含量的模型[J];光譜實驗室;2011年06期
9 張鵬飛;趙志遠;宋宇琴;劉亞令;劉群龍;;核桃果實內(nèi)總酚含量的分析研究[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10 郭榮輝,張紅良,李暉;吸光光度法測定蘇木中總酚含量[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李進偉;范柳萍;丁霄霖;張連富;;五種棗成分及功能研究[A];2008’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董建偉;方海仙;陳秀華;蔡樂;丁中濤;;白及經(jīng)八種植物病原菌發(fā)酵后的總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變化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周曉鳳;郭雪飛;馮一峰;王志強;吳翠云;;不同棗品種果實中功能性成分含量的比較[A];中國園藝學會2017年論文摘要集[C];2017年
4 蔣增良;毛建衛(wèi);黃俊;吳元鋒;方晟;蔡成崗;;樹莓酵素在天然發(fā)酵過程中營養(yǎng)組成和抗氧化性能的變化[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5 徐莉娜;郭尚;李艷婷;周偉;張生萬;;三株真菌固態(tài)發(fā)酵對全谷物總酚含量及其體外抗氧化活性的影響[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6 朱亞紅;呼生春;伍毅;何海潮;張強;黃曉華;;不同種源的澀柿在不同采樣時間主要成分含量的變化[A];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暨2018年全國生物技術大會論文集[C];2018年
7 何永美;湛方棟;祖艷群;陳海燕;李元;;大田條件下UV-B輻射對元陽梯田2個地方水稻硅、類黃酮和總酚含量的影響[A];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安全——第五屆全國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8 陳斯凱;王則金;周冬梅;王春蓮;;貯藏溫度對猴頭菇貯藏過程中褐變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食品冷藏鏈大會暨第六屆全國冷凍冷藏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焱;栽培白及品質評價與總酚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D];吉首大學;2019年
2 高煒;干燥方式對檸檬中酚類物質及其品質的影響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3 顧偉j;檳榔保鮮及加工過程對其活性成分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7年
4 李騰飛;缺苞箭竹總酚含量及其對大熊貓采食的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5 楊亞麗;菊苣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6年
6 張廷偉;小麥抗禾谷縊管蚜的生理機制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7 唐璐;氮磷鉀營養(yǎng)對芥菜和生菜生長及總酚含量的影響[D];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8 侯健華;地涌金蓮組織培養(yǎng)中的褐化抑制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5年
9 王志毅;凹葉厚樸再生體系構建及愈傷組織總酚含量變化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3年
10 吳瑩瑩;茉莉酸甲酯誘導水稻后對褐飛虱的抗性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479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4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