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課題受到國家自然基金NO.81673618資助,旨在通過CNT2探討菊苣提取物降尿酸作用機制。研究背景高尿酸血癥全球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國已達到10%,在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城市甚至達到25%。目前,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飲食的變化等因素更是加劇了高尿酸血癥發(fā)病率的增長,并且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腎臟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已成為繼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后不容忽視的第四高。高尿酸血癥(Hyperuricaemia,HUA)是血尿酸水平在體內持續(xù)性升高或者血尿酸過飽和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chǎn)物,血尿酸水平是基于嘌呤的吸收、嘌呤的代謝以及尿酸的排泄之間的平衡,嘌呤攝入增多、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泄減少或三者共同作用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臨床中常用的降尿酸藥物主要包括兩類,抑制嘌呤代謝酶活性的藥物,如非布司他、托匹司他、別嘌呤醇等;增加尿酸排泄的藥物,如苯溴馬隆、丙磺舒、新型URAT-1抑制劑、尿酸酶等,而目前臨床上尚無作用于嘌呤吸收途徑的降尿酸藥物。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富含嘌呤飲食的過量攝入是高尿酸血癥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并且有實驗證明攝入酵母核酸僅在幾天內就能誘發(fā)健康受試者血尿酸水平升高。同時有實驗證明,低嘌呤飲食可使高尿酸血癥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降低。因此可以看出嘌呤攝入增加確可增加血尿酸水平,抑制其腸胃吸收可以作為防治高尿酸血癥的一個作用環(huán)節(jié)。嘌呤(Purine)類物質胃腸道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腸,吸收主要形式是核苷,核苷的跨膜運輸需要依賴核苷轉運蛋白。人體內核苷轉運蛋白主要有兩類:濃度型核苷轉運體(concent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CNTs 或 SLC28)和平衡型核苷轉運體(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ENTs或SLC29)。CNTs是Na+依賴的富集型核苷轉運蛋白,是一種主動轉運蛋白,可逆濃度差將細胞外核苷轉運至細胞內,主要分布在腸上皮細胞頂膜;ENTs是通過易化擴散方式轉運嘧啶和嘌呤類物質,主要分布在腸上皮細胞基底外側膜,其中,濃度型核苷轉運體CNT2是腸道吸收轉運嘌呤核苷的主要轉運體。hCNT2是嘌呤核苷特異性轉運蛋白,在胃、空腸、回腸和腎等臟器豐富表達,在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嘌呤核苷的過程中,CNT2起主要作用。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CNT2的蛋白和mRNA表達水平升高,使外源添加的核苷酸經(jīng)載體轉運量增加。亦有實驗證實口服給予猴CNT2選擇性抑制劑可通過抑制腸道嘌呤核苷的攝入顯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時實驗室前期虛擬篩選出菊苣中含有的可與CNT2結合的咖啡酸類、黃酮類及倍半萜類等21個化合物,其中含量較高、專屬性相對較強的菊苣酸可抑制IEC-6細胞CNT2對腺苷的轉運。那么菊苣提取物能否通過干預CNT2的表達而影響腸道的嘌呤核苷吸收?嘌呤的過量吸收對內源性核苷酸合成途徑及嘌呤的分解代謝途徑的關鍵酶以及血清尿酸水平的影響又是如何?尚有待研究;谶@些生活與臨床中的問題,提出如下假說: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病原因之一是過量的嘌呤攝入使得腸道嘌呤轉運蛋白CNT2表達增多,而CNT2的表達增加又可引起腸道嘌呤吸收增加,嘌呤代謝酶活化,尿酸生成增多。健脾祛濕中藥菊苣可通過對腸道CNT2的調控發(fā)揮降尿酸的作用機制。為驗證此假說,本實驗利用大鼠和鵪鶉兩種高尿酸血癥模型動物進行實驗研究。研究目的第一:切入腸道嘌呤轉運蛋白CNT2,從腸道嘌呤吸收角度明確HUA大鼠和鵪鶉CNT2表達與高尿酸血癥發(fā)病的病理聯(lián)系,并結合嘌呤代謝途徑關鍵酶活性進一步闡釋兩種模型動物的病理表現(xiàn)。第二:通過分析菊苣提取物對高尿酸血癥大鼠及鵪鶉腸道CNT2、嘌呤代謝途徑關鍵酶的影響,以及菊苣提取物對HUA鵪鶉空腸外翻腸囊轉運腺苷的干預,探討其降尿酸可能的干預環(huán)節(jié)和作用機制。研究方法本論文包括文獻綜述研究和實驗研究兩部分。文獻綜述部分通過查閱國內外近十年文獻,對高尿酸血癥流行病學特征、發(fā)病機制、中醫(yī)藥治療的研究進展以及腸道嘌呤轉運蛋白的研究進展及其與高尿酸血癥的關聯(lián)進行梳理,為后續(xù)實驗研究提供理論與方法基礎。實驗研究部分采用病因誘導法復制動物模型,利用高嘌呤食餌一定劑量的酵母誘導的HUA鵪鶉模型,利用同大鼠模型相同劑量的酵母合用小劑量腺嘌呤誘導HUA大鼠模型。結合生化檢測、實時熒光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組化、高效液相等實驗手段,從整體動物、器官、組織、分子多層面對嘌呤轉運蛋白CNT2病理狀態(tài)下的表達變化進行研究,闡釋菊苣提取物對于兩種模型動物血清尿酸水平、嘌呤代謝酶活性、嘌呤吸收量、CNT2蛋白、mRNA表達量等的干預作用。實驗研究內容分為兩個章節(jié)。第一章高尿酸血癥狀態(tài)下模型動物小腸CNT2的表達研究結合實驗室前期基礎及文獻檢索結果,選擇嘌呤攝入增多為誘因的高尿酸血癥大鼠模型,篩選造模劑劑量,復制高尿酸血癥大鼠模型,觀察高尿酸血癥大鼠血尿酸水平、大鼠腸道CNT2表達變化。復制高嘌呤食餌誘導的高尿酸血癥鵪鶉模型,檢測其小腸CNT2的表達變化,探討高尿酸血癥狀態(tài)下CNT2的表達變化,為后續(xù)藥理藥效研究奠定基礎。第二章探討菊苣提取物對高尿酸血癥大鼠、鵪鶉小腸CNT2表達的影響在病理研究的基礎上,明確菊苣提取物對高尿酸血癥大鼠、鵪鶉小腸CNT2mRNA及蛋白表達的干預,探討菊苣提取物對高尿酸血癥大鼠、鵪鶉嘌呤代謝關鍵酶的影響,以及菊苣提取物對HUA鵪鶉空腸外翻腸囊腺苷轉運的干預,闡釋菊苣提取物降尿酸可能的作用環(huán)節(jié)及機制。研究結果高尿酸血癥狀態(tài)下模型動物小腸CNT2的表達研究結果顯示:①一定劑量酵母聯(lián)合腺嘌呤誘導的高尿酸血癥大鼠模型、高嘌呤食餌誘導的高尿酸血癥鵪鶉模型的血清尿酸水平持續(xù)穩(wěn)定的升高,模型比較穩(wěn)定。②與正常組相比,高尿酸血癥大鼠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的CNT2 mRNA相對表達量均增加,其中空腸的CNT2 mRNA表達增加顯著。③與正常組相比,高尿酸血癥鵪鶉空腸CNT2蛋白相對表達量顯著增加。菊苣提取物對高尿酸血癥大鼠、鵪鶉的小腸CNT2表達的干預結果顯示:①菊苣提取物可穩(wěn)定降低模型動物的血清尿酸水平、血清及肝臟中嘌呤代謝酶活性。②菊苣提取物可顯著下調高尿酸血癥大鼠CNT2 mRNA、蛋白相對表達量,顯著下調高尿酸血癥鵪鶉CNT2蛋白相對表達量。③腸囊外翻實驗中菊苣提取物可降低高尿酸血癥鵪鶉空腸底物的轉運量。研究結論1.HUA大鼠、鵪鶉腸道嘌呤轉運蛋白CNT2相對表達量上調與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存在病理聯(lián)系。2.中藥菊苣的成分可與CNT2結合,干預小腸CNT2的相對表達量,及腸道嘌呤的吸收轉運。菊苣提取物可顯著下調高尿酸血癥大鼠腸道嘌呤轉運蛋白CNT2mRNA及蛋白表達、高尿酸血癥鵪鶉腸道CNT2蛋白表達,減少模型動物腸道嘌呤吸收,降低嘌呤代謝酶活性,從而達到降尿酸的作用機制。創(chuàng)新點:1.從嘌呤吸收的角度切入,探討高尿酸血癥大鼠、鵪鶉兩種動物模型HUA與腸道嘌呤轉運蛋白CNT2的相對表達量的病理聯(lián)系。2.發(fā)現(xiàn)菊苣提取物降尿酸的作用機制之一是顯著下調模型動物腸道CNT2的相對表達量,減少嘌呤吸收。
【圖文】:
低(P<0.05),乙胺丁醇組、酵母+腺嘌呤組大鼠體重在1442d顯著降低(P<0.05),逡逑酵母+乙胺丁醇組大鼠體重在28 ̄42d顯著降低(P<0.05),酵母+小劑量乙胺丁醇組大鼠逡逑體重在7d、28 ̄42d顯著降低(PC0.05)。結果如表2,,圖1所示。逡逑表2各組大鼠不同時間體重變化(g

49d攝食量顯著減少(P<0.05),乙胺丁醇組在21d攝食量顯著增加(P<0.05),酵母+逡逑乙胺丁醇組及酵母+小劑量乙胺丁醇組在42d、49d攝食量顯著減少(P<0.05)。如表3,逡逑圖2所示。逡逑表3各組大鼠不同時間攝食量變化(g/kg,T±s,n=10)逡逑組別邐7d邐14d邐21d邐28d邐35d邐42d逡逑正常組邐96.39±5.90邐75.96士9.25邐74.20±5.00邐68.71±6.69邐57.87±6.00邐59.06±2.41逡逑酵母組邐91.18±5.79邐69.16±l0.35邐69.53±5.95邐63.37±6.86邐50.09±4.56*邐50.34±2.37*逡逑腺嘌呤組邐79.57±6.71*邐75.04±6.47邐81.64土5.95*邐72.85±8.08邐60.41士6.73邐46.64±5.08*逡逑乙胺丁醇組邐93.97±6.05邐78.68±10.41邐84.83±4.36*邐77.54±8.88邐61.76±9.91邐57.41±4.67逡逑酵母+腺嘌呤組邐89.47±9.04邐68.08±11.37邐59.82±3.76*邐50.71±10.18*邐45.14±8.65*邐41.51±5.44*逡逑酵母+小劑量腺邐95.90±7.28邐73.40±9.09邐66.37±5.55*邐62.02±3.69邐51.68±5.52邐49.51±3.22*逡逑嘌呤組逡逑酵母+乙胺丁醇邐94.25±4.32邐71.42±11.20邐74.38±1.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28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少峰;陳燕;董陸玲;甄剛;李芙琴;;張家口市體檢人群高尿酸血癥患病現(xiàn)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預防醫(yī)學;2018年03期
2 師朵芝;李德利;方明月;劉雙月;王青青;賡迪;馬超;王如峰;;外翻腸囊法研究金蓮花總黃酮的吸收特征[J];藥物評價研究;2018年01期
3 鞏仔鵬;李梅;侯靖宇;吳林霖;陳亭亭;李月婷;陳思穎;李勇軍;王愛民;蘭燕宇;王永林;;外翻腸囊法研究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腸內的吸收[J];中國中藥雜志;2018年03期
4 吳鴻霞;王娟;李偉;;2014-2016年新疆阿克蘇地區(qū)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癥患病率調查及影響因素[J];職業(yè)與健康;2017年14期
5 劉藝;程梅梅;董健健;周安;;外翻腸囊法研究肝豆湯醇提物主要成分的腸吸收特征[J];中國中藥雜志;2017年13期
6 馮國華;林華;普菁瑩;高麗輝;李玲;牛艷芬;;3,5,2',4'-四羥基查爾酮對大鼠尿酸及PC12細胞嘌呤代謝酶的影響[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年05期
7 張云紅;沙敏;趙義娟;陳曉云;龍瓏;張碧芳;馬皓楠;;大理白族灣橋社區(qū)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與代謝綜合征各組分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年05期
8 朱春勝;張冰;林志健;白云飛;;菊苣降尿酸有效成分及機制研究[J];中草藥;2017年05期
9 王陳芳;徐英英;瞿中潔;留菁菁;;泄?jié)嵋婺I方對高尿酸血癥腎損害大鼠白介素-1β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年06期
10 聶安政;林志健;王雨;周月;孫小霞;李凡;蔡萌;周偉龍;張冰;;氧嗪酸鉀聯(lián)合酵母對SD大鼠尿酸生成和排泄及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6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國強;馬秋剛;吳興利;計成;;外翻腸囊法研究肉仔雞腸道對肌苷酸的吸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唐文迎;李小武;滕脈坤;;人源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1(hPRS1)的表達、純化、結晶以及初步晶體學分析[A];第十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月;基于分子對接技術探討菊苣抑制嘌呤吸收作用機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2 吳倩;;撬釋Ω吣蛩嵫Y腎病大鼠尿酸排泄的影響[D];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3 楊會軍;健脾滲濕方對痛風尿酸鹽轉運蛋白調控作用研究[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4年
4 于舒雁;金錢草總黃酮對高尿酸血癥動物模型的影響[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4年
5 譚唱;萆參除痹湯對于高尿酸血癥模型血清尿酸及小鼠腎臟尿酸轉運鹽蛋白OAT1、URAT1 mRNA表達的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6 劉楊柳;甜菜堿對高尿酸血癥小鼠腎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7 伍麗娟;血府逐瘀湯對高尿酸血癥大鼠腎小管上皮細胞OAT3和URAT1作用的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8 朱立然;萆參總皂苷對高尿酸血癥大鼠尿酸轉運蛋白表達的影響[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9 陳美南;李富玉教授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10 王圣燕;水柳皂苷對痛風相關酶活性影響的初步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
2647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4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