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黃蒽醌類成分的胃腸道代謝、轉運研究調胃承氣湯中甘草配伍解毒的本質
發(fā)布時間:2020-04-16 10:01
【摘要】:調胃承氣湯是傳統(tǒng)瀉下方劑,由大黃、甘草、芒硝組成。其中,大黃瀉下峻猛,配伍甘草以緩其性。為探討甘草配伍解毒的本質,尤其是胃腸道代謝環(huán)節(jié),本課題基于前期研究結果,對大黃主要蒽醌類成分的人源腸道菌代謝進行進一步研究,在此基礎上,采用Caco-2細胞單層模型考察大黃配伍甘草及調胃承氣湯全方對毒性成分大黃酸攝取和轉運的影響,結合考察甘草水煎液對大黃酸損傷的HK-2細胞的影響,進而揭示甘草可能的配伍解毒機制。結果表明,大黃蒽醌類成分在人源腸道菌中發(fā)生代謝,共鑒定出10種代謝產(chǎn)物,主要的代謝途徑有甲基化、酯化、去糖基化及羥基化。毒性成分大黃酸在Caco-2細胞以主動擴散為主要跨細胞轉運方式(考察的濃度范圍內(nèi)),轉運蛋白BCRP主要參與了大黃酸的外排轉運;配伍甘草水煎液、大黃甘草水煎液和調胃承氣湯全方配伍均能顯著降低大黃酸的吸收(P_(app AP-BL))(P0.05),并顯著增加大黃酸的分泌(P_(app BL-AP))(P0.05),提高大黃酸的外排率,說明配伍甘草水煎液及全方配伍能顯著降低大黃酸在Caco-2細胞中的吸收。此外,配伍甘草對于大黃酸損傷的人腎小管上皮細胞(HK-2)的毒性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大黃酸對HK-2細胞具有明顯的細胞毒性作用,配伍甘草水煎液后,對于大黃酸損傷后的HK-2細胞并無修復作用。本研究對大黃蒽醌類成分腸道菌代謝進行研究,并通過考察大黃單煎液、甘草單煎液、大黃甘草共煎液及全方配伍對毒性成分大黃酸的吸收轉運的變化規(guī)律,結合配伍甘草水煎液后對大黃酸損傷的HK-2細胞的影響,從吸收轉運角度揭示了甘草的解毒效應機制,為調胃承氣湯的藥效學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也為其臨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圖文】:
大黃酚在人源腸道菌中的代謝變化
=21.70 min)的準分子離子峰 [M-H]-m/z 285(圖2-2),比大黃酚(母體化合物)的準分子離子峰 [M-H]-m/z 253 高了32 Da,,推測可能是一個二羥基取代物。代謝產(chǎn)物M1與母體化合物大黃酚的主要區(qū)別在于C-4 上是否存在羥基。因此,代謝產(chǎn)物M1推斷為1,4,8-三羥基-3-羥甲基蒽醌,并分析出M1可能的質譜裂解規(guī)律(圖2-3)。圖 2-2 大黃酚在人源腸道菌中的代謝產(chǎn)物 UPLC-MS 提取離子流圖Figure 2-2 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s (XICs) of chrysophanol by human fecal bacteria-H-H-H-H-HOH OHCH2OHOHOOOH OOOHOCH2OH OHOHOOOH OOHOOOM1[M-H]-m/z 285m/z 267m/z 255m/z 239m/z183-H2O-CH 2O-CH2O2-2CO圖 2-3 大黃酚在人源腸道菌中的代謝產(chǎn)物可能的質譜裂解規(guī)律Figure 2-3 Proposed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chrysophanol by human fecal bacteria3.3.2大黃酸在人源腸道菌混合物中的代謝產(chǎn)物鑒定大黃酸在人源腸道菌混合物中的代謝隨著時間的變化如圖2-4(a)所示。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5
本文編號:2629660
【圖文】:
大黃酚在人源腸道菌中的代謝變化
=21.70 min)的準分子離子峰 [M-H]-m/z 285(圖2-2),比大黃酚(母體化合物)的準分子離子峰 [M-H]-m/z 253 高了32 Da,,推測可能是一個二羥基取代物。代謝產(chǎn)物M1與母體化合物大黃酚的主要區(qū)別在于C-4 上是否存在羥基。因此,代謝產(chǎn)物M1推斷為1,4,8-三羥基-3-羥甲基蒽醌,并分析出M1可能的質譜裂解規(guī)律(圖2-3)。圖 2-2 大黃酚在人源腸道菌中的代謝產(chǎn)物 UPLC-MS 提取離子流圖Figure 2-2 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s (XICs) of chrysophanol by human fecal bacteria-H-H-H-H-HOH OHCH2OHOHOOOH OOOHOCH2OH OHOHOOOH OOHOOOM1[M-H]-m/z 285m/z 267m/z 255m/z 239m/z183-H2O-CH 2O-CH2O2-2CO圖 2-3 大黃酚在人源腸道菌中的代謝產(chǎn)物可能的質譜裂解規(guī)律Figure 2-3 Proposed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chrysophanol by human fecal bacteria3.3.2大黃酸在人源腸道菌混合物中的代謝產(chǎn)物鑒定大黃酸在人源腸道菌混合物中的代謝隨著時間的變化如圖2-4(a)所示。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麗;余蘭彬;張啟云;尚廣彬;余文燕;單思;徐國良;;基于UPLC-MS/MS大承氣湯多種活性成分大鼠體內(nèi)藥動學研究[J];中草藥;2015年19期
2 方一杰;徐巖成;安毛毛;王芳;姜遠英;;黃酮類化合物的藥動學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5年01期
3 蘇彬;李曉波;;配伍甘草對大黃瀉下作用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5年04期
4 任歷;曾濱陽;張詩緹;楊偉;代春美;;大黃總蒽醌對人腎小管上皮細胞毒性作用及相關機制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5年01期
5 陳國杰;鄭義;宋彩霞;閆永霞;范冬梅;馬玉蘭;;大黃、芒硝及甘草導瀉治療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臨床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年35期
6 高鵬;葉祖光;;附子大黃配伍減毒存效實驗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4年05期
7 韓燕;;《傷寒論》三承氣湯探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年10期
8 章國躍;江和明;韓方磊;;調胃承氣湯內(nèi)服治療胸腰椎術后腹脹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3年12期
9 汪興生;解光艷;;調胃承氣湯加減治療失眠50例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yī)藥;2013年02期
10 張保國;劉慶芳;;調胃承氣湯實驗研究與臨床新用[J];中成藥;2012年12期
本文編號:26296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296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