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研究抗骨質疏松中藥組合和藥對的藥理作用機制
【圖文】:
表 2-2 抗骨質疏松中藥(前 10 種)Table 2-2Anti-osteoporosis Chinese medicine (top 10 species)序號 名稱 藥物類型 性味 歸經(jīng) 頻數(shù)1 淫羊藿 補益藥 溫;辛,甘 肝、腎 1822 熟地黃 補益藥 微溫;甘 肝、腎 1623 當歸 補益藥 溫;辛,甘 肝、心、脾 1374 黃芪 補益藥 微溫;甘 肝、腎、脾 1265 骨碎補 活血祛瘀藥 溫;苦 肝、腎 1196 杜仲 補益藥 溫;微辛、甘 肝、腎 1127 山藥 補益藥 平;甘 肺、脾、腎 1038 牛膝 活血祛瘀藥 平;酸、苦 肝、腎 1029 補骨脂 補益藥 溫;苦、辛 腎、脾 9410 山茱萸 收斂藥 溫;酸、澀 肝、腎 93歸納統(tǒng)計抗骨質疏松組方中藥物類型,,結果如圖 2-1 所示,使用的中藥大多屬虛藥,占 54.9%;其次為活血化瘀藥(19.8%);再者為祛風濕藥(4.25%)。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C1 聚類方含有補血藥熟地黃、當歸,補氣藥黃芪,補陽藥杜仲,活血化瘀藥物牛膝 5 味中藥,篩選出 beta-sitosterol、stigmasterol、berberine、coptisine 等 55 個入血活性成分,作用于 Progesterone receptor、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2、Trypsin-1、Calmodulin 等 251 個靶點;钚猿煞峙c靶點之間有 1526 個作用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28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VitE能抗骨質疏松嗎?[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94年03期
2 喻吉;;各類抗骨質疏松藥物研究進展[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年14期
3 ;抗骨質疏松癥藥鮭魚降鈣素長期使用具有致癌風險[J];藥學進展;2013年04期
4 年華;徐玲玲;馬明華;鄭漢臣;;抗骨質疏松中藥的研究現(xiàn)狀[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5 雷昱;;給予足跟痛患者抗骨質疏松輔助治療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9年34期
6 朱東;谷貴山;高甲子;張睿;董心;張西正;;間歇1-7天高頻低載振動對抗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9年S1期
7 董心;谷貴山;朱偉民;包呼日查;朱東;張西正;;間歇1-4周振動對抗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9年S1期
8 莊艷;;骨折后抗骨質疏松如何用藥?[J];保健文匯;2019年12期
9 張雪沖;萬兵;周唯敏;潘麗玉;;某醫(yī)院門診抗骨質疏松類藥物使用情況調查[J];人民軍醫(yī);2019年02期
10 范於菟;孔祥鶴;梅其炳;;茶多酚抗骨質疏松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立萍;;抗骨質疏松癥中藥的研究和分布情況[A];2013第六次臨床中藥學學術年會暨臨床中藥學學科建設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2 朱東;谷貴山;高甲子;張睿;董心;張西正;;間歇1-7天高頻低載振動對抗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董心;谷貴山;朱偉民;包呼日查;朱東;張西正;;間歇1-4周振動對抗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龐小芬;王培霞;;利用去卵巢小鼠模型研究抗骨質疏松癥中藥的作用及機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成立十周年論文匯編[C];2011年
5 李建新;吳靜;;新型齊墩果酸類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骨質疏松雙重活性[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1)[C];2015年
6 谷云景;李帥;趙建鵬;陳華;李小六;張金超;;新型SERMs類香豆素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抗骨質疏松活性評價[A];2011年全國藥物化學學術會議——藥物的源頭創(chuàng)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苗登順;;甲狀旁腺素相關肽在抗骨質疏松中的作用機制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成立十周年論文匯編[C];2011年
8 秦路平;張巧艷;年華;;二仙湯中抗骨質疏松化學成分的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成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張巧艷;年華;秦路平;鄭漢臣;;二仙湯中抗骨質疏松化學成分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藥用植物和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郭曉東;王玉龍;;骨轉換與骨質量——兼談新型抗骨質疏松活性多肽藥物的研發(fā)[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中青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宿健桃;抗骨質疏松藥膳四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2 徐錚奎;抗骨質疏松癥新品潛力預測[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8年
3 熊迎;抗骨質疏松癥長效新藥面世[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4 特約撰稿 蔡德山;抗骨質疏松“五虎將”威武[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5 邵建國;抗骨質疏松新藥層出不窮[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6 王婷 張金超 楊夢u& 肖培根;頗具潛力的抗骨質疏松癥中藥[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7 邵建國;抗骨質疏松:新藥還是新制劑?[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8年
8 蔡宇;女貞子抗骨質疏松機制揭曉[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9 萬仁英;他汀類藥物不能對抗骨質疏松?[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10 張巧艷;蛇床子抗骨質疏松癥研究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曉麗;基于骨代謝潛在靶點的抗骨質疏松候選化合物的發(fā)現(xiàn)和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8年
2 潘婭嵐;蛇床子素/殼聚糖衍生物“相須”為伍抗骨質疏松的靶向效應及機制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9年
3 王慧娟;桑白皮黃酮類化合物抗骨質疏松活性及作用機制的研究[D];貴州大學;2019年
4 楊序娟;接骨木中抗骨質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5年
5 劉浩;瑪咖(Lepidium meyenii)中抗骨質疏松活性物質篩選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6 殷軍;綿萆參中抗骨質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3年
7 王珊珊;鱈魚骨膠原肽與活性鈣的制備及其抗骨質疏松活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8 邵華一;2-;鍐T不飽和雜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骨質疏松與抗糖尿病活性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馬學琴;菱葉山螞蝗抗骨質疏松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10 屠鳳娟;中藥復方“仙靈骨葆”抗骨質疏松物質基礎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晶晶;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研究抗骨質疏松中藥組合和藥對的藥理作用機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2 秦曉潔;牦牛骨粉制備及其抗骨質疏松活性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9年
3 張少杰;兩種補腎壯骨類中藥中糖聚物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及抗骨質疏松活性評價[D];廣東藥科大學;2018年
4 張敏;振動結合藥物對抗骨質疏松及骨表面應變校準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5 歐陽富;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中抗骨質疏松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9年
6 徐飛飛;基于系統(tǒng)藥理學的中藥抗骨質疏松活性研究[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高甲子;持續(xù)與間歇振動對抗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王雪倩;仙茅多糖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及抗骨質疏松活性研究[D];廣東藥科大學;2017年
9 李曉莉;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抗骨質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4年
10 毛翠平;基于細胞水平的抗骨質疏松中藥藥效學評價方法的建立[D];浙江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605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0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