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遞藥系統(tǒng)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遞藥系統(tǒng)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士的寧(Strychnine)為馬錢科植物馬錢子(Strychons nux-vanica L.)干燥后的成熟種子中的主要有效成份之一,其藥理作用主要表現為興奮脊髓及神經中樞、增強骨骼肌張度、抑制腫瘤生長等。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的解救及弱視、偏癱等疾病。現已有硝酸士的寧片劑、士的寧注射液等劑型應用于臨床,但因其毒性大、治療窗窄、溶解度差、半衰期短、代謝速度快等缺點大大的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采用適合的藥物載體可減緩士的寧藥物的釋放和代謝速度,以延長藥物作用時間、提高療效、增強藥物安全性及靶向性為本次實驗研究的主要目的。固體脂質納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系粒徑為1 0-1000nm的膠體給藥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緩釋作用,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穩(wěn)定性及靶向性等優(yōu)點,有較高的研究和應用價值。本實驗采用乳化蒸發(fā)法制備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通過建立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及凝膠色譜法測定藥物的包封率。該方法靈敏度高,重現性好,符合方法學要求。經單因素考察及正交試驗優(yōu)化后,篩選出最優(yōu)工藝及處方:F-68濃度為0.3%,藥物/單甘酯比例為1:1 0,單甘酯/卵磷脂比例為1:2,單硬脂酸甘油酯用量為30mg。對優(yōu)化后的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進行理化性質的考察。通過透射電鏡的觀察,納米粒外表較為光滑,呈圓整的球型。經測得平均粒徑為(137.2±3.2)nm,多分散系數(PDI)值為0.44±0.01,Zeta電位為(-38.9±1.8)mV,包封率為(72.8±0.8)%。采用動態(tài)膜分析法模擬人體內部環(huán)境,考察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體外釋藥特性,結果表明,士的寧納米粒體外釋放曲線符合Higuchi動力學方程:Q=15.826+8.837tm(R=0.9837)士的寧溶液的體外釋放符合一級動力學方程:In(100-Q)=-0.1084t+4.5274 (R=0.9957)。表明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具有一定的緩釋作用。同時在小鼠體內組織分布學研究中發(fā)現,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對肝臟器官具有靶向性,且較士的寧溶液組具有一定緩釋作用。本研究不僅提高了士的寧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了毒副作用,還使其具有了緩釋及靶向特性,為士的寧新劑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并為后續(xù)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士的寧 固體脂質納米粒 制各工藝 體外釋放 組織分布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943
【目錄】:
- 縮略語6-7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1-17
- 1 固體納米粒的研究進展11-14
- 1.1 制備方法11-12
- 1.1.1 載體材料及表面活性劑11
- 1.1.2 薄膜超聲分散法11
- 1.1.3 溶劑擴散法11
- 1.1.4 乳化蒸發(fā)法11
- 1.1.5 微乳法11-12
- 1.1.6 高壓乳勻法12
- 1.2 固體脂質納米粒給藥途徑12-13
- 1.2.1 肺部給藥12
- 1.2.2 經皮給藥12
- 1.2.3 口服給藥12
- 1.2.4 注射給藥12-13
- 1.3 固體脂質納米粒的靶向性13-14
- 1.3.1 固體脂質納米粒的被動靶向13
- 1.3.2 固體脂質納米粒的主動靶向13-14
- 2 士的寧的研究概況14-15
- 2.1 士的寧的理化性質14
- 2.2 士的寧的藥理作用14-15
- 2.2.1 對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14
- 2.2.2 對脊髓的影響14-15
- 2.2.3 對延髓的影響15
- 2.2.4 抗腫瘤的作用15
- 2.3 士的寧的毒理作用15
- 3 立題依據15-17
- 第二章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檢測方法的建立17-25
- 1 儀器與試劑17
- 2 士的寧分析方法的建立17-24
- 2.1 士的寧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的建立17-21
- 2.1.1 檢測波長的建立17-18
- 2.1.2 色譜條件18-19
- 2.1.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19
- 2.1.4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19
- 2.1.5 標準曲線的制備19
- 2.1.6 精密度試驗19-20
- 2.1.7 重復性試驗20
- 2.1.8 穩(wěn)定性試驗20
- 2.1.9 回收率試驗20-21
- 2.2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包封率測定方法的建立21-24
- 2.2.1 檢測波長與色譜條件21
- 2.2.2 破乳劑的篩選及樣品的處理21
- 2.2.3 專屬性考察21-22
- 2.2.4 精密度試驗22
- 2.2.5 回收率試驗22
- 2.2.6 包封率的測定方法22-23
- 2.2.7 葡聚糖凝膠柱的裝填23
- 2.2.8 洗脫曲線的繪制23
- 2.2.9 柱回收率的測定23-24
- 2.2.10 包封率的測定24
- 3 討論與小結24-25
- 第三章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制備工藝研究及性質考察25-36
- 1 儀器與試劑25
- 2 方法與結果25-34
- 2.1 單因素考察初選制備條件25-30
- 2.1.1 載藥脂質的選擇26
- 2.1.2 表面活性劑的選擇26
- 2.1.3 有機溶劑的選擇26
- 2.1.4 有機相和水相的比例26-27
- 2.1.5 攪拌速度的選擇27-28
- 2.1.6 乳化溫度的選擇28
- 2.1.7 F-68的濃度28
- 2.1.8 卵磷脂/單甘酯的比例28-29
- 2.1.9 單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29
- 2.1.10 藥物/單甘酯的比例29-30
- 2.2 正交試驗優(yōu)化最佳工藝30-32
- 2.3 最佳工藝的驗證32
- 2.4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的理化特性研究32-33
- 2.4.1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形態(tài)觀察32-33
- 2.4.2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Zeta電位和粒徑分布33
- 2.5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初步穩(wěn)定性考察33-34
- 2.5.1 低溫穩(wěn)定性(4℃)34
- 2.5.2 室溫穩(wěn)定性(25℃)34
- 3 討論與小結34-36
- 第四章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體外釋放的研究36-43
- 1 儀器與試劑36
- 2 方法與結果36-41
- 2.1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釋放試驗前研究36-37
- 2.1.1 透析袋的處理36
- 2.1.2 釋放介質的穩(wěn)定性試驗36-37
- 2.2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的體外釋放試驗37-40
- 2.2.1 體外釋放分析方法的建立37-38
- 2.2.2 體外釋藥曲線38-40
- 2.3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釋放行為的分析40-41
- 2.3.1 釋藥機理的研究40-41
- 3 討論與小結41-43
- 第五章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在小鼠體內分布的初步研究43-53
- 1 儀器、試劑及實驗動物43-44
- 1.1 實驗儀器試劑43
- 1.2 實驗動物43-44
- 2 方法與結果44-51
- 2.1 士的寧在各組織中分析方法的建立44-49
- 2.1.1 色譜條件44
- 2.1.2 組織樣品預處理44
- 2.1.3 專屬性試驗44-46
- 2.1.4 標準曲線及線性范圍46
- 2.1.5 精密度試驗46-47
- 2.1.6 回收率試驗47-48
- 2.1.7 提取回收率試驗48-49
- 2.2 小鼠體內分布與實驗結果49-50
- 2.2.1 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49
- 2.2.2 小鼠體內分布試驗49
- 2.2.3 各組織中藥物濃度測定結果49-50
- 2.3 小鼠體內靶向性評價50-51
- 3 討論與小結51-53
- 全文結論53-54
- 致謝54-55
- 參考文獻55-62
- 個人簡歷6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萬忠;王復民;楊純華;周性堯;;士的寧—PVC膜電極的研制與應用[J];化學傳感器;1986年03期
2 施猛;任亞東;肖艷;劉志強;;HPLC法測定痛痹康膠囊中士的寧含量[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年12期
3 王朝虹,果德安,胡春華;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全血中馬錢子堿和士的寧的含量[J];色譜;2003年04期
4 劉學湘;潘揚;蔣亞平;韋慶芳;;紅栓菌液體發(fā)酵條件下馬錢子中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質量分數變化[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2年03期
5 傅應華,韓偉東,徐宏祥;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制馬錢子中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6 姜建輝;楊玲;;以吖啶橙為熒光探針研究士的寧和布魯辛與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J];光譜實驗室;2012年02期
7 張靜,賀浪沖,傅強;士的寧分子印跡整體柱的制備[J];分析化學;2005年01期
8 牛家萍,胡海廷;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伸筋丹中士的寧含量[J];色譜;1996年04期
9 王漢平;趙磊;;HPLC法測定強筋健骨片中士的寧含量[J];陜西中醫(yī);2014年06期
10 張振秋,曹愛民,袁昌魯,陰月,王雅坤,侯海杰;薄層掃描法測定含馬錢子中成藥中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含量[J];時珍國藥研究;199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楊希國;王麗娜;李永才;張建勛;劉笑;陳玉艷;李麗萍;李雪蘭;張明;;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飼料中士的寧的研究[A];首屆中國獸藥大會動物藥品學暨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藥品學分會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許妍妍;司端運;劉昌孝;;痹祺膠囊配伍士的寧在大鼠體內的藥動學比較[A];第九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劉雅敏;王晨平;郭丹丹;婁玉鈐;;熱痹清片中士的寧和馬錢子堿的血藥檢測方法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4 彭飛;徐峰;趙倩;佟巖;陳俠;韋媛媛;;中國林蛙卵油對士的寧驚厥小鼠脊髓和大腦單胺神經遞質的影響[A];中國生理學會肥胖的臨床與基礎暨神經免疫內分泌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5 徐佳雯;于亞梅;常永青;陳捷;張桂香;王杭;孟晶;;右美托咪啶抗驚厥作用的實驗機制研究[A];全國第四次麻醉藥理學學術會議暨2013年貴州省麻醉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6 楊艷嬌;劉雅敏;韓德恩;白月明;崔夢麗;陳慶;郭艷麗;;液質聯用測定骨痹舒片中士的寧的濃度及其藥動學研究[A];2013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3年
7 葉俊華;;犬士的寧中毒臨床急救病例報告[A];第十三次全國養(yǎng)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吳玉紅;吳維蓉;王曉波;;一種簡便、快速測定肝臟中馬錢子堿和士的寧含量的方法[A];第五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9 劉志梅;韓丹丹;臧曉歡;王春;王志;;在線推掃富集-膠束毛細管電泳法測定中草藥中的士的寧和馬錢子堿[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楊艷等;氟病寧膠囊中士的寧含量的薄層掃描測定[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程偉;物料性質對通脈丸中士的寧與馬錢子堿體內外釋放的影響[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5年
2 郭雪瑩;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遞藥系統(tǒng)的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3 趙曉燕;士的寧對神經元鉀離子通道的作用[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4 高倩;鹽酸士的寧及其與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對大鼠肝臟CYP450酶的mRNA表達和酶活性的影響[D];湖北大學;2011年
5 童俊;馬錢子堿、士的寧與人血清白蛋白間的非共價結合作用研究[D];湖北大學;2011年
6 楊艷嬌;骨痹舒片中制馬錢子含量測定方法及藥代動力學研究[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4年
本文關鍵詞:士的寧固體脂質納米遞藥系統(tǒng)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10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41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