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的制備及其體外抗腫瘤研究
本文關鍵詞: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的制備及其體外抗腫瘤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制備羥喜樹堿聚乙二醇單甲醚聚乳酸共聚物納米粒(hydroxyeamptotheeine-loaded MePEG-block-PLA copolymer nanoparticles, HCPT-MePEG-PLA-NPs),對其進行理化性質(zhì)及體外釋藥行為考察,并研究其體外抗腫瘤活性。以期以MePEG-PLA-NPs為載體延長藥物的釋放時間,增強其抗腫瘤活性。 方法選擇HPLC建立HCPT含量測定的分析方法。以聚乙二醇單甲醚聚乳酸共聚物(MePEG-PLA)為載體材料,采用復乳溶劑揮發(fā)法(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制備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以納米粒粒徑、包封率及載藥量等為評價指標進行處方工藝的單因素考察,并用正交設計試驗優(yōu)化處方工藝,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HCPT-MePEG-PLA-NPs外觀形態(tài)、激光粒度測定儀測定其粒徑分布、Zeta電位,超速離心法考察其包封率及載藥量,采用透析法考察NPs的體外釋藥行為,并通過MTT染色法考察其對體外腫瘤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細胞形態(tài)結構變化等。 結果建立了HPCP含量測定的HPLC分析方法,在0.2~16.0μg·mL-1范圍內(nèi)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7)。經(jīng)過單因素考察和正交優(yōu)化確定的HCPT-MePEG-PLA-NPs最佳處方為MePEG-PLA用量為30mg,乳化劑濃度為2.0%,外水相體積為3mL。NPs外觀呈圓整球形,平均粒徑為(100.13±0.56)nm,多分散系數(shù)(PDI)為(0.08±0.02),Zeta電位為(2.31±0.38)mV。HCPT-MePEG-PLA-NPs包封率和載藥量分別為(61.40±1.65)%和(0.41-0.02)%;NPs在含20%乙醇的pH7.4PBS釋放介質(zhì)中具有明顯的緩釋特征,并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結論采用復乳溶劑揮發(fā)法制備的HCPT-MePEG-PLA-NPs表面圓整光滑,粒徑較小、分布均勻,包封率較高,NPs的體外釋放具有明顯緩釋特征,并有較強的體外抗腫瘤活性。本實驗結果為抗腫瘤藥物緩釋制劑的設計、開發(fā)與評價提供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羥喜樹堿 聚乙二醇單甲醚聚乳酸共聚物 納米粒 制備 正交設計 理化性質(zhì) 體外抗腫瘤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943;R96
【目錄】:
- 目錄3-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12
- 第一部分 羥喜樹堿體外分析方法的建立12-18
- 一、實驗材料12-13
- (一) 實驗藥品與試劑12-13
- (二) 實驗儀器13
- 二、方法與結果13-17
- (一) 吸收波長的選擇13
- (二) 色譜條件13
- (三) 對照品儲備液的配制13-14
- (四) 專屬性實驗14-15
- (五) 標準曲線的繪制15
- (六) 重復性實驗15-16
- (七) 精密度實驗16
- (八) 回收率實驗16-17
- 三、分析與討論17
- 四、小結17-18
- 第二部分 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的制備18-38
- 一、實驗材料18-19
- (一) 實驗藥品與試劑18
- (二) 實驗儀器18-19
- 二、方法與結果19-32
- (一) 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的制備19-25
- 1. 制備方法19
- 2. 單因素考察19-22
- 3. 處方工藝優(yōu)化22-25
- (二) 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的理化性質(zhì)25-28
- 1. 外觀形態(tài)25-26
- 2. 平均粒徑及其分布、PDI和Zeta電位26-27
- 3. 包封率與載藥量27-28
- (三) 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的體外釋放28-32
- 1. 釋放介質(zhì)的選擇28-29
- 2. 體外釋放分析方法的建立29-31
- 3. 體外釋放測定方法31
- 4. 體外釋放試驗結果31-32
- 三、分析與討論32-37
- (一) 載體材料32-33
- (二) 制備方法33
- (三) 處方工藝因素33-34
- (四) 理化性質(zhì)34-35
- 1. 外觀形態(tài)、平均粒徑、PDI、Zeta電位34-35
- 2. 包封率與載藥量35
- (五) 體外釋放35-37
- 四、小結37-38
- 第三部分 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的體外抗腫瘤活性38-45
- 一、實驗材料38
- (一) 實驗藥品與試劑38
- (二) 實驗儀器38
- 二、方法與結果38-43
- (一) 主要試劑的配制38-39
- 1. 細胞培養(yǎng)液的配制38-39
- 2. D-Hanks的配制39
- 3. 胰蛋白酶溶液的配制39
- 4. PBS的配制39
- 5. MTT溶液的配制39
- (二) 體外抗腫瘤研究39-43
- 1. BEL-7402細胞株的復蘇與培養(yǎng)39
- 2. 體外抗腫瘤作用39-41
- 3. 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41-43
- 三、分析與討論43
- 四、小結43-45
- 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50
- 致謝50-51
- 文獻綜述51-58
- 參考文獻57-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力,李蘇,廖海,姜文奇,管忠震;羥基喜樹堿Ⅰ期藥代動力學及人體耐受性臨床研究[J];癌癥;2001年12期
2 王杰,張強,易翔,曹棟,黎洪珊,魏樹禮;表面修飾對載環(huán)孢菌素A聚乳酸納米粒體外細胞攝取和體內(nèi)組織分布的影響[J];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3 楊凱,陳紹維,陳睿,溫玉明;隱形順鉑聚乳酸納米微粒對口腔鱗癌原發(fā)灶的靶向性研究[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年05期
4 彭茗;陸丹;劉瑾;楊永健;;HPLC同時測定羥喜樹堿注射液的有關物質(zhì)及含量[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1年09期
5 羅穎;李樂;王衍戈;常迪;侯振清;張其清;;透析法制備載羥基喜樹堿-聚乳酸納米粒及其理化性質(zhì)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6 李紅茹;李淑芬;;脂質(zhì)體中藥物包封率的測定方法[J];藥物分析雜志;2007年11期
7 董靜,劉明星,楊亞江,徐輝碧,楊祥良;改進的自乳化溶劑揮發(fā)法制備的核/殼型Me.PEG-PLA納米粒的表征[J];藥學學報;2004年09期
8 周建軍,劉鍵,胥彬;羥基喜樹堿內(nèi)酯環(huán)形式與其抗癌活性的關系(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1年09期
9 宋金春;章莉;;羥基喜樹堿修飾納米粒的制備及藥動學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9年24期
10 周景云,汪蘋,李銀增;pH及緩沖劑對利福平水溶液穩(wěn)定性的影響[J];中國藥學雜志;1996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方超;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隱形納米粒腫瘤靶向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羥喜樹堿MePEG-PLA納米粒的制備及其體外抗腫瘤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9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6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