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zhàn)部隊軍人焦慮、抑郁情緒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單位】: 廣州軍區(qū)聯(lián)勤部軍事醫(yī)學研究所 廣州軍區(qū)聯(lián)勤部軍事醫(yī)學研究所 廣州軍區(qū)聯(lián)勤部衛(wèi)生部 375100部隊后勤部衛(wèi)生處 375100部隊后勤部衛(wèi)生處
【基金】:全軍醫(yī)藥衛(wèi)生科研基金課題(編號 :0 1Q0 2 4 )
【分類號】:R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素珍,龔殿祥,趙華,吳夢麟;軍人焦慮、憂郁情緒研究:Ⅰ環(huán)境、文化、軍齡及其它[J];心理科學;1999年01期
2 蔣忠軍,曾嵐,李權超,藍新友,何英強;生活條件對新兵心理適應能力的影響[J];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02年04期
3 黃景仁 ,黃邱朝 ,江藹云 ,翁峰 ,楊玉輝 ,李建林;陸海野戰(zhàn)訓練官兵個性與情緒不穩(wěn)定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川云,嚴進,許濤,劉曉虹,程靈芝,李兆申;1077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關因素分析[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2 潘昱;安婷;程祺;袁水平;王麗杰;嚴進;;人格、家庭因素與軍人焦慮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3 郝世君;馮正直;楊國愉;汪鳳;付金林;李勝紅;卞永橋;;心理素質訓練對電子對抗兵人際交往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22期
4 劉俊麗,張俐;自動思維、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對高原軍人抑郁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5 王宗文;嚴進;張理義;;軍事應激中的人格特質[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6 胡鴻群;楊國愉;馮正直;張均;王乃文;余紅艷;;空軍部隊軍人焦慮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13期
7 唐翔宇;常誠;;軍事應激條件下醫(yī)護人員心理健康特點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8年05期
8 邱國欽;王貴國;夏繼斌;王劍敏;陳玉強;;軍隊醫(yī)院野戰(zhàn)醫(yī)療隊員野營訓練中不良情緒分析及對策[J];華北國防醫(yī)藥;2010年02期
9 熊波;陳孔斌;劉俊松;俞云峰;;我國軍人心理應激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海軍醫(yī)學雜志;2008年04期
10 伊麗;武國城;郭小朝;;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航空軍醫(yī);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國愉;青年軍人特質焦慮及其認知加工特點[D];西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文清;青年軍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其教育干預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黨彩萍;高考前狀態(tài)焦慮與特質焦慮、人格和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3年
3 肖蓉;駐島礁軍人社會支持、人格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4 李靜;貧困大學生人格因素、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5 傅瑜弘;初教級飛行學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郝世君;電子對抗兵人際關系特點及教育干預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7 杜士君;駕訓學兵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因素與心理訓練的效果評估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8 劉慶峰;心理減壓訓練對士兵心理健康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9 耿瑞月;廣東省武警官兵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10 李權超;新兵心理健康及相關因素調查與心理干預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素珍,趙華,,龔佃祥,楊廣才;軍人臨床心理咨詢的初步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95年05期
2 姚齊和,趙傳昌;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1998年04期
3 顏愛武,銀濤,傅建國;某部新兵SCL-90測定結果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4 何英強,楊貴平,李權超,胡蔥,馮宇;新兵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1年05期
5 李權超,藍新友,何英強,徐書同,蔣忠軍,曾嵐;心理學干預對獨生子女士兵適應能力的影響[J];現(xiàn)代康復;2001年21期
6 王煥林,崔庶,高柏良,陳繼軍,李志生,李肖榮,梅桂森,鄒華根,余海鷹,陳方斌,孫劍,劉清波,李寧,施建安,程明,畢銀花;中國軍人個性特征的調查分析[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7年03期
7 蘇敏軍,胡赤怡,耿潔,胡紀澤,李廣如,王華;深圳593名新兵心理健康調查與干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秀琴,張紅,柳文君,李峽,吳小鴿;音樂治療在終末期疾病中的效用[J];實用護理雜志;1998年10期
2 歐陽杏娟,曹玉鳴,王列全,萬學東,金泰安;貴陽農(nóng)村男性與女性絕育術者術前心理狀況比較[J];中國民政醫(yī)學雜志;1998年02期
3 田虹,周漢建,戈蘭,陳小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慮和抑郁調查分析[J];廣東醫(yī)學;1999年11期
4 易曉穎;30例慢性腎衰患者情緒障礙的調查及原因的初步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0年01期
5 陳立煌,許暉,方軍波;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研究[J];哈爾濱醫(yī)藥;2001年04期
6 楊明明;腦卒中后抑郁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1年04期
7 邵阿末,劉曉紅;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2年06期
8 許冬梅,楊杰,吳新瑩,周立梅,陳繼征,張連梅,羅玉霞;急性腦血管病情感障礙的臨床研究[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2年03期
9 自孝海,王世方,包廣亮,吳利民,苗愛蘭,芮清龍,孫永華,姜愛梅;綜合醫(yī)院住院病人焦慮抑郁狀況調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06期
10 王玉蓮;腦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礙的臨床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君;李炳汝;李青;周茂霞;劉聲濤;;中國不同群體軍人抑郁的研究進展[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海洋;鄧慧華;皋偉;金晶;康學軍;陸祖宏;;汶川地震發(fā)生一個月后受災群眾心理健康狀況和應對方式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劉文邦;方澤中;鐘海云;;博樂欣與賽樂特治療軀體形式障礙的療效比較[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4 李偉萍;張勝富;;心理治療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焦慮抑郁反應的作用[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強直性脊柱炎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薛云珍;;山西省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況調查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吳奉梁;馬慶軍;;脊髓型頸椎病住院患者焦慮抑郁的臨床研究[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頸椎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陳國忠;李桂賢;蘇成程;盧杰夫;梁雪;黎波;;柴芍六君顆粒聯(lián)合黛力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慮或(和)抑郁的臨床研究[A];第二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8 李海壘;張蔚;張文新;;受欺負兒童心理韌性與其抑郁、焦慮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翟長平;;精神病人家屬的情緒障礙與心理干預[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馬偉娜;徐華;;中學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與情緒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軍軍;抑郁帶來疾病[N];云南政協(xié)報;2002年
2 蘭永明;外軍社會保障掃描[N];中國國防報;2003年
3 陳春龍 張振進;軍人退役養(yǎng)老保險制度初探[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1年
4 記者高津英;加強阿富汗安全國際會議召開[N];人民日報;2003年
5 李準;軍人英雄夢 香港回歸情[N];人民日報;2003年
6 朱曉山(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控制抑郁的十大步驟[N];深圳商報;2000年
7 本報記者 鄭德剛 曹樹林 新華社記者 劉永華;我驕傲,我是軍人的妻[N];人民日報;2007年
8 陳小玲;在地稅戰(zhàn)線展現(xiàn)軍人風采[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9 沈振山 徐華;知識化軍人的創(chuàng)新素質[N];中國國防報;2000年
10 ;軍人撫恤優(yōu)待條例[N];中國國防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j;身體鍛煉對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再見;潰瘍性結腸炎緩解期腸易激樣癥狀的作用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郭啟智;新型復方制劑雅靜膠囊的藥學及藥理學研究:質量標準草案,急性毒理,降壓、抗焦慮抑郁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4 劉慶武;郴州市城區(qū)12-14歲學生超重、肥胖和低體重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5 胡強;“焦慮時代”中的“道德現(xiàn)實主義”[D];浙江大學;2006年
6 楊小虎;英語聽力學習中提取抑制、焦慮和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7 楊麗;完美主義、應激、應對、社會支持和抑郁的關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8 宋劍鋒;湖北省城鄉(xiāng)居民自殺意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鄒建軍;影響上海市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因素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10 張有志;小補心湯總黃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欣;心理干預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良情緒、生存質量的影響及相關因素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2 周紅兵;焦慮和抑郁對潰瘍性結腸炎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8年
3 葉麗川;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與情緒、嗜睡等的相關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4 蔣繼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問題及相關因素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蔡冬;功能性便秘中醫(yī)證型分布及與焦慮抑郁相關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徐馨琦;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策略、人際壓力及情緒反應關系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7 鄺宇香;慢性胃炎的情志致病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8 羅云;青少年焦慮抑郁單光子成像數(shù)據(jù)挖掘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張亭亭;生活事件、應對方式對大學生不良情緒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陳宇紅;大學生就業(yè)壓力及其應對方式的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44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54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