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隊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本文選題:武警部隊 + 醫(yī)學生。 參考:《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年04期
【摘要】:目的 了解武警部隊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探討增進武警部隊學員心理健康的對策。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 (SCL - 90 )為工具 ,對隨機抽取的 312名武警醫(yī)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測試。結果 武警醫(yī)學生SCL - 90各項因子分普遍低于武警軍人組和國內(nèi)常模青年組 (P0 .0 5 ) ;總均分 1.39± 0 .34,低于武警軍人組 (1.4 7± 0 .4 2 ,P 0 .0 1)。結論 武警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優(yōu)于武警軍人和國內(nèi)常模青年組。但仍存在問題 ,部隊教育工作者應根據(jù)武警院校學員特點 ,積極開展心理衛(wèi)生教育 ,以提高軍校學員整體心理素質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Armed Police Force and to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cadets in the Armed Police Force. Methods by using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312 randomly selected medical students of armed police were tested on their mental health status. Results the scores of SCL 90 factors in the armed police medical students were general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armed police armymen group and the national norm group (P0. 05), and the total mean score was 1. 39 鹵0. 34,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rmed police serviceman group (1. 47 鹵0. 42) (P 0. 01). 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of the armed police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soldiers of the armed police and the youth group of the national norm.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Military educators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dets in armed police academ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adets in military academies.
【作者單位】: 武警醫(yī)學院醫(yī)學心理教研室 武警醫(yī)學院醫(yī)學心理教研室 武警醫(yī)學院醫(yī)學心理教研室 武警醫(yī)學院醫(yī)學心理教研室
【基金】:武警醫(yī)學院教研基金課題 (No .WY2 0 0 2 -2 1)
【分類號】:R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蔡麗萍,劉少壯,錢敏;癥狀量表評價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狀況的結果分析[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2 安王新;某軍校大學生SCL—90評估結果分析[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3 蔡麗萍!沈陽110034,周寧!沈陽110034,高平青!沈陽110034,王蕊!沈陽110034,嚴昌安!沈陽110034,譚百慶!沈陽110034,周玉來!沈陽110034;武警官兵心理衛(wèi)生狀況調查[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4 秦瑞蓮,曹曉平;遼寧省三千名大學生SCL-90測定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7年05期
5 王建中 ,樊富珉;北京市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狀況調研[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中良;關于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2 李祚山,唐加祥;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關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王軍,朱存梅,趙峰;工科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王曉濱;高原作業(yè)人群心理適應分析[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年01期
5 滕云;王嵐;裘秀菊;張曉仙;陸利絨;;糖尿病知識教育對糖尿病人的代謝控制和生活方式改變的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7年01期
6 黃路陽,謝軍,馮紀坤;安康師專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7 張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級保健體系的構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許之屏;鄭進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和比較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7年01期
9 郭銀寶,嚴良卉,李素勇, 朱德明,周文鼎;肺結核50例心理調查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10 章敏;環(huán)球航行船員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江寧玉;鄭愛明;袁勇貴;王志琳;;大學生自殺傾向的心理社會因素的研究[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朱國鋒;何存道;;中國海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2002年中、日、韓航海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3 吳曉玲;張冀蒙;;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健康與生存質量的探討[A];第六屆中日護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中文版)[C];1999年
4 潘麗紅;阮宏勝;李濟平;歐陽澤祥;;安慶衛(wèi)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首屆國際行為醫(yī)學學術大會暨第九次全國行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周亮;道家認知療法治療焦慮性神經(jīng)癥的理論與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2 甄志平;體育與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3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4 張本;四川地區(qū)立體定向手術治療阿片類藥物依賴的隨訪綜合評價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石建;“心身醫(yī)學”理論中醫(yī)藥學溯源及其對SLE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改;大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其心理健康的關系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2 丁慶建;大學生心理障礙運動處方的理論與方法體系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3 顏芳;冠心病心血瘀阻證與個性特征、心理狀態(tài)的相關性及其機理的初步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4 朱守民;公安刑偵人員脂質過氧化和血脂血糖水平的調查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1年
5 王靜;安徽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1年
6 王學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觀及其與自身心理健康狀況、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陳亞娣;永久型起博器患者心身癥狀的調查及影響因素[D];浙江大學;2002年
8 粟文彬;新兵基礎訓練前后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及其與訓練傷的關系[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9 毛富強;研究生神經(jīng)癥與個性特征、生活事件的關系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2年
10 王滔;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楊征,肖仁富,龔正華,王靜明,羅質璞,,李衛(wèi)忠,周士波;癥狀量表評價中國軍人心理健康狀況的應用結果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1995年01期
2 姚富通,高平青,邱國松,馮懷玉,蔡旗,張?zhí)?宋玉麗;武警部隊新兵心理衛(wèi)生調查[J];武警醫(yī)學;1997年03期
3 韋有華,湯盛欽;大學生應付活動的測驗研究[J];心理學報;1997年01期
4 答會明;大學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年04期
5 汪俊湘,胡平安;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學生心理衛(wèi)生狀況調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5年04期
6 唐秋萍,程灶火,袁愛華,鄧云龍;SCL-90在中國的應用與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9年01期
7 季建林,夏鎮(zhèn)夷,徐俊冕;不同專業(yè)大學生SCL-90評定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0年03期
8 秦瑞蓮,曹曉平;遼寧省三千名大學生SCL-90測定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7年05期
9 張智勇,羅珊紅;大學生SCL-90量表測查結果的比較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家生;;武警部隊自救互救訓練問題與對策[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1年04期
2 陳富華;;從為兵服務著手 科學管理武警部隊住院病員[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3 張岸瓊;卞小芳;馬明;賈素月;;軍隊離退休干部療養(yǎng)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牛云彤;李少平;孫妮;王敬;王丹敏;李賢慧;;武警部隊運輸和訓練人群真菌感染調查[A];200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2 楊慧寧;趙明雨;李西堂;王振東;錢桂花;陳偉;;武警某部戰(zhàn)士人體蠕形螨感染調查[A];走向21世紀的中國昆蟲學——中國昆蟲學會200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輝、韓孝天;武警部隊召開愛衛(wèi)會暨環(huán)綠會全體會議[N];人民武警報;2011年
2 肖溪、李紅志;18載科研結碩果 15項專利惠官兵[N];人民武警報;2010年
3 于斌、特約記者王彬;圍繞需求攻關 緊貼任務謀劃[N];人民武警報;2010年
4 閆青昌、特約記者劉勝;武警部隊召開醫(yī)院服務工作講評會[N];人民武警報;2011年
5 陳天平 程瑩;武警部隊肝臟移植研究所成立[N];人民武警;2003年
6 劉世凱 徐向鑫;“信息翅膀”托起“健康方舟”[N];人民武警報;2010年
7 記者 解太榮 實習生 武春香;第27屆京津冀晉蒙及北京軍區(qū)武警部隊重大動物疫病聯(lián)防會議在錫林浩特召開[N];錫林郭勒日報;2010年
8 記者 廉士傳;武警部隊總醫(yī)院與省腦科醫(yī)院舉行 “警民共建協(xié)作醫(yī)院”簽字儀式并揭牌[N];四平日報;2011年
9 魯京京;基層護理干部將改訓轉崗[N];人民武警報;2010年
10 賴棟才 王娟 吳杰;“愛兵如子好院長”,最不能怠慢的是士兵[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湯先釗;武警官兵傷害流行病學特征及預防措施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杜寧;某武警部隊戰(zhàn)士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及干預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田建偉;武警戰(zhàn)士心理素質篩選量表的研制[D];鄭州大學;2012年
4 于顯釗;軍事應激環(huán)境下功能性腸病發(fā)病情況及發(fā)病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5 卞永橋;突發(fā)事件特勤應急部隊人群的應對方式評估及干預策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750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187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