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中各組分比例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22 19:50
本文選題:戰(zhàn)傷 切入點:止血劑 出處:《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由于高科技武器的使用,使戰(zhàn)傷更趨于受傷部位多、創(chuàng)面大、傷情復雜等特點。由此而引起的戰(zhàn)斗人員出血死亡,感染致畸等發(fā)生率也會增高。所以,我科自2003年起一直致力于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工作的研究,以期研制出一種快速止血并兼有預防傷口感染功能的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本課題是在課題組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完成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的組方研究。其研究的目的是:1、確定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附載金屬離子的量。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5A沸石附載金屬離子后能夠降低沸石放熱反應造成的副損傷和預防傷口感染,但未對附載量作進一步研究,故本實驗擬篩選并最后確定5A沸石止血劑中附載金屬離子的合適劑量;2、確定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中藻酸鹽含量。止血劑中復合藻酸鹽可以增強凝血塊強度,降低再出血的發(fā)生率,提高戰(zhàn)傷急救止血的成功率,但過多復合藻酸鹽又會降低5A沸石的止血性能,故本實驗擬確定其復合比例;3、觀察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在體內(nèi)的抗菌效果;4、觀察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在體內(nèi)的放熱反應及止血效果。實驗共分為四個部分: 1.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中金屬離子含量的實驗研究。共分為3個小實分驗:1、5A沸石附載金屬離子的標準曲線制作,在60℃、pH6~8的條件下,改變金屬離子溶液的離子濃度,以液相法合成附載金屬離子銀、鋅及銀鋅雙載的5A沸石,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量5A沸石中附載的金屬離子的量,制成標準曲線;2、附載金屬離子后5A沸石的抗菌性能,根據(jù)標準曲線合成不同金屬離子含量的5A沸石,按倍比稀釋法測定其對創(chuàng)面檢出率最高的格蘭陽性、格蘭陰性和真菌即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及白色念珠菌的MIC。結(jié)果:5A沸石附載Ag+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孢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別達到了125μg/ml~500μg/ml、31.25μg/ml~500μg/ml、250μg/ml~500μg/ml;附載Zn2+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孢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別達到了12.5mg/ml~25mg/ml、6.25mg/ml~ 50mg/ml、25mg/ml;雙離子附載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孢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別達到了250μg/ml~500μg/ml、62.5μg/ml~ 500μg/ml、500μg/ml。統(tǒng)計學分析表明:①5A沸石附載金屬離子后均具有抗菌作用,且抗菌作用與了附載金屬離子的量正相關;②附載相同質(zhì)量Ag+的5A沸石較附載Zn2+者具有更強的抗菌作用;③雙金屬離子附載在抗菌上具有協(xié)同作用;④三種細(真)菌對Ag+、Zn2+的敏感性為:銅綠假單孢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⑤2%Ag++8%Zn2+與2%Ag++10%Zn2+及4%載銀組與陽性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3、附載金屬離子后5A沸石的水合熱,將依標準曲線合成的不同金屬離子含量的5A沸石300℃下,完全脫水后,在濕度為0%的條件下,利用微熱量熱儀測定其水合熱。結(jié)果:沸石附載Ag+后水合熱可以降低到396.873±5.712~598.399±6.377 J/g;附載Zn2+后可使水合熱降低到578.937±5.334~622.438±5.763 J/g;雙離子附載后可使水合熱降低到430.572±8.371~503.344±5.261 J/g。說明Ag+、Zn2+附載均可以降低沸石的水合熱,且降低的程度與金屬離子附載量密切相關;對相同載量的銀型沸石與鋅型沸石作比較時發(fā)現(xiàn)銀型沸石可以降低更多的水合熱(p0.01);其中2%Ag++8%Zn2+的5A沸石組、2%Ag++10%Zn2+的5A沸石組及4%載銀沸石組兩兩比較后,其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根據(jù)既能達到降低放熱反應又其有一定的抗菌性能的原則對止血劑中Ag+、Zn2+的量確定為2%Ag++8%Zn2+。 2.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中藻酸鹽復合比例的實驗研究。止血劑中添加藻酸鹽是為了增強止血過程中形成的凝血塊強度,從而提高止血能力。故本實驗按止血劑中添加藻酸鹽的比例分為0%、5%、10%、15%共4組,每組加入1ml血液后形成凝血塊,再利用片劑強度分析儀測定每組凝血塊的強度。結(jié)果:單純銀鋅雙載5A沸石組凝血塊的強度為10.1±1.51 N/cm2,對銀鋅雙載5A沸石復合5%、10%、15%的藻酸鹽后,凝血塊的強度分別為12.3±1.22、15.7±1.13、16.5±0.98 N/cm2。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5%組與單純銀鋅雙載5A沸石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10%組或15%組與單純銀鋅雙載5A沸石組相比凝血塊強度顯著增加(p均0.01);同時,10%組與15%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證明對沸石的復合10%的藻酸鹽即可顯著增加血凝塊的強度。從而將止血劑中藻酸鹽的復合比例固定為10%。 3.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體內(nèi)抗菌的實驗研究。本實驗以兔背污染創(chuàng)面為模型,予創(chuàng)面覆蓋抗菌止血劑3天后,觀察創(chuàng)面表現(xiàn)并檢測創(chuàng)內(nèi)組織中的細菌量,以評價復合止血劑的抗菌功能。結(jié)果:創(chuàng)面大體及組織學觀察均顯示單純5A沸石止血劑組和Quikclot組較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組有較重的炎癥反應;空白對照組、5A沸石止血劑組、Quikclot組、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組組織內(nèi)細菌含量分別為2.28±0.17×109、2.37±0.16×109、2.43±0.15×109、8.11±0.26×104(cfu/g)。單純5A沸石止血劑組和Quikclot組組織內(nèi)細菌定量均達到109,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證明這兩種止血劑均無感染作用。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組織內(nèi)細菌含量為104,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 4.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體內(nèi)放熱及止血功能的實驗研究。本實驗以豬腹股溝部股動、靜脈橫斷為模型,對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體內(nèi)放熱及止血功能進行了觀察。方法:健康家豬38頭,體重40~47kg,實驗前3天標準喂養(yǎng),實驗前一晚禁食,不禁水。以17.5mg/kg苯巴比妥鈉+0.1ml /kg速眠新頸部肌注麻醉動物后,仰臥位固定于手術臺上,頸部及左腹股溝區(qū)備皮后碘伏消毒,常規(guī)鋪單,暴露頸部和左腹股溝部,行氣管切開插管后接動物呼吸機。實驗過程中每20分鐘追加速眠新0.1ml/3kg體重,以維持麻醉。動物麻醉平穩(wěn)后,取右側(cè)頸部中正切口約4~5cm,分離出右側(cè)頸動脈和頸外靜脈,分別置管,頸外靜脈接輸液瓶,暫不輸液,頸動脈插管接壓力傳感器,并和多導生理記錄儀連接。同時連接好多導生理記錄儀的心電圖等導聯(lián)。取腹股溝部縱行切口約10cm.分離腹四頭肌在腹股溝韌帶下找到股動靜脈后,將數(shù)字型電子測溫儀探頭固定于距腹股韌帶下約2cm處的股動靜脈后方。觀察實驗動物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于腹股溝韌帶下約2cm處橫斷股動靜脈。任其出血3min后,輕輕吸出血池內(nèi)的血液,然后施加各組治療,并以紗布輕壓腹股溝部5分鐘。在股血管橫斷15分鐘后進行復蘇,從頸外靜脈快速補液(平衡鹽)1000ml。在股血管橫斷15分鐘內(nèi)每5分鐘(溫度測量為1次/min)記錄一次觀察指標,以后每15分鐘測量一次,持續(xù)觀測180分鐘或直到動物死亡。180分鐘后對存活動物常規(guī)行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8/0顯微外科縫線縫合股動脈,關閉傷口,手術過程中補液500ml,術后予動物肌肉注射青霉素80萬單位后送回動物房,單欄喂養(yǎng)。術后7日內(nèi),每日肌注青霉素80萬單位并檢視傷口。于術后14日麻醉動物后行腹股溝部股動脈B超檢查,觀察股動脈吻合后的通暢率。實驗分為5組,即空白對照組、標準敷料組、單純5A沸石組、Quikclot組和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組。觀測指標包括平均動脈壓、心輸出量、血紅蛋白、乳酸含量、創(chuàng)面溫度、動物死亡率、股動脈通暢率等。結(jié)果:股動靜脈橫斷后動物平均動脈和心輸出量最低下降為20.3±8.6mmHg、2.1±0.5L/min,血紅蛋白量也逐漸下降,乳酸值逐漸上升。使用3組止血劑后均獲得100%動物存活率,與ND組的0%和SD組的33.3%相比差異顯著;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組的創(chuàng)面溫度為39.1±1.6,與Quikclot組、單純5A沸石組的68.7±3.0、65.3±1.8相比差異顯著(p均0.01);Quikclot組、單純5A沸石組、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組的股動脈通暢率分別為16.7%、28.6%、100%,3組相比差異顯著(p均0.01)。 結(jié)論: 1、綜合考慮附載金屬離子后沸石的水合熱及抗菌性能,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中最佳金屬離子附載量為銀2%+鋅8%。 2、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中復合醫(yī)用藻酸鹽的量應為10%。 3、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可預防傷口感染,從而改善戰(zhàn)傷的預后。 4、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5、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在止血過程中不會造成熱損傷。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天寶;;NaX型沸石分子篩中吸附質(zhì)分子對吸附熱的QSAR研究[J];池州師專學報;2007年03期
2 陳艷玲,袁軍華,范疇,葉立庭;環(huán)氧樹脂/沸石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表征[J];地球科學;2002年04期
3 孫鴻濤,裴國獻,王運斗,張洪濤,張敬良;止血氣霧劑對動脈破裂傷口的止血研究[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8期
4 侯文生,張穎,魏麗喬,戴晉明,賈虎生,劉旭光,許并社;熱處理對載銀4A沸石抗菌劑結(jié)構與性能的影響[J];電子顯微學報;2005年04期
5 何麗新,趙臨遠,崔天順;雙金屬抗菌沸石研究[J];非金屬礦;2003年01期
6 馮晉陽,吳建鋒 ,徐曉虹;幾種抗菌載體之對比[J];佛山陶瓷;2002年02期
7 諶喜珠;金屬離子沸石的制備及其抗菌活性[J];貴金屬;1999年01期
8 王洪水;喬學亮;王小健;陳建國;熊建裕;曹元成;;高溫對載銀沸石抗菌性能的影響[J];硅酸鹽學報;2006年02期
9 肖士民,鄧新華,曾光明,章莉娟,黃文t,
本文編號:1650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16501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