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新兵基礎訓練期間心理狀況與訓練傷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8-02-05 16:57

  本文關鍵詞: 訓練傷 新兵 癥狀自評量表 隊列研究 出處:《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 了解新兵的心理健康狀況與訓練傷的關系 .方法 應用癥狀自評量表 (SCL - 90 )對某團參加基礎訓練的新兵進行分組 ,觀察兩組訓練傷發(fā)生率 .共調查 6 32人 ,收回有效問卷 6 2 7份 (合格率 99.2 1 % ) .結果 基礎訓練前新兵在軀體化、焦慮、恐懼、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明顯高于青年常模組 (P0 .0 5 ) .有較明顯心理問題的 73名 (非穩(wěn)定組 ) ,占調查人數 1 1 .6 4% ,訓練傷發(fā)生率 34 .2 5 % ,而穩(wěn)定組為2 2 .0 2 % ,兩組訓練傷發(fā)生率有明顯差異 (P0 .0 5 ) .結論 新兵是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高發(fā)人群 ,心理因素是訓練傷發(fā)生的重要因素 .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training injury of recruits. Methods the recruits who participated in basic training in a certain regiment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with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The incidence of training injury i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627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99.21%). Results the recruits were somatization before basic training. The scores of anxiety, fear and psychotic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youth normal model group (P0. 05). There were 73 patients with obv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unstabl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training injury was 34.25%, while that of stable group was 22.02%. Conclusion recruits are a high risk group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mental disease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occurrence of training injuries.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預防醫(yī)學系流行病學教研室 第四軍醫(yī)大學預防醫(yī)學系流行病學教研室 第四軍醫(yī)大學護理系基礎護理教研室!陜西西安710033 第四軍醫(yī)大學預防醫(yī)學系流行病學教研室 第四軍醫(yī)大學預防醫(yī)學系流行病學教研室 第四軍醫(yī)大學預防醫(yī)學系流行病學教研室 第四軍醫(yī)大學預防醫(yī)學系
【基金】:全軍“九五”攻關課題!( 96L0 48)
【分類號】:R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磊;;某特種部隊新兵訓練傷病因調查[A];第18屆中國康協(xié)肢殘康復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9年

2 申西林;;2002年昆明地區(qū)839名新兵皮膚病調查報告[A];200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李曉一;邢葆平;馮斌;;消防部隊基層新兵焦慮情緒的自我管理[A];2011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韓先倫;趙玉林;劉堅;;十萬人次體育訓練訓練傷發(fā)生情況[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5 張翠英;朱琳;周曉青;薛建利;李偉霞;張敬娟;;1978—1999年新兵結核感染率調查(摘要)[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6 張樂之;郭峰;程靈芝;劉曉紅;李川云;鄧光輝;;心理應激對不同焦慮特質新兵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響[A];第三屆全國血液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7 陳晶;;54例膝關節(jié)訓練傷高頻超聲影像學觀察[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屆全國肌肉骨骼超聲醫(yī)學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李紅政;李雪榮;;集訓新兵軀體化癥狀特點及其相關因素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9 陳耀明;杜可軍;鄭剛;駱文靜;陳景元;康明田;李軍;;某寒區(qū)野戰(zhàn)部隊新兵的膳食調查與分析[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特殊營養(yǎng)第七屆學術會議會議資料匯編[C];2009年

10 湯傳福;張志;;空降兵跳傘訓練的衛(wèi)勤保障[A];第四屆全軍腰腿痛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全國肢殘康復護理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康洋 周璇 許傳寶;新兵下連謹防訓練傷[N];解放軍報;2009年

2 本報通訊員 孫燕;今年骨傷新兵為何一個都沒[N];解放日報;2009年

3 王燕萍、周明華;訓練傷防治成效顯著[N];解放軍報;2004年

4 楊志宏;訓練場上,新兵告別“高原紅”[N];解放軍報;2009年

5 記者 孫興維 通訊員 王林;百余新兵通過體檢奔赴雪山哨卡[N];解放軍報;2009年

6 羅建剛 劉麗;科學練體能 遠離訓練傷[N];解放軍報;2009年

7 呂媛;四大措施出手 新兵健康全有[N];解放軍報;2010年

8 董剛 本報特約記者 杜善國 姜玉坤;驚訝,新兵愛問為什么[N];解放軍報;2010年

9 程友明 姜衛(wèi)華;讓官兵遠離訓練傷[N];解放軍報;2010年

10 戴富云、周佳佳;江蘇總隊醫(yī)院 積極做好訓練傷防治工作[N];人民武警;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紅政;陸軍新兵心理狀況與生活事件相關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2 施旺紅;傘兵跳傘訓練中心理應激特點及心理衛(wèi)生保障措施[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9年

3 羅剛;復雜性科學理論在軍隊醫(yī)院為部隊(兵)服務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粟文彬;新兵基礎訓練前后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及其與訓練傷的關系[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2 劉丹陽;北京軍區(qū)某裝甲團乘員訓練傷流行病學現況調查[D];大理學院;2010年

3 劉鑫;某軍區(qū)2011年新兵訓練期間傷害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D];中南大學;2011年

4 吳遷;國家軍用標準《新兵衛(wèi)生防疫規(guī)范》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5 薛剛;不同體能訓練模式對新兵屈伸膝肌功能影響的等速測試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6 鄭章平;部隊官兵復發(fā)性肩關節(jié)脫位的調查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張軍勝;新兵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8 李海鵬;訓練傷流行病學調查與治療的相關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9 劉旭;軍隊基層衛(wèi)生士官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10 高璐璐;重組人干擾素α-2b噴霧劑預防新兵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隨機對照試驗[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4923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14923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658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