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易筋壯骨功改善男性出租車司機下腰痛效果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習練易筋壯骨功改善男性出租車司機下腰痛效果的研究
【摘要】:當今社會,下腰痛成為一種常見的病狀,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狀況,而且加大國家和社會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對下腰痛的研究以及預防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論文以習練易筋壯骨功改善男性出租車司機下腰痛效果的研究為研究對象,采用實驗法對受試對象進行相應的測試和分析。實驗前后采用ODI和VAS量表對受試人群進行相應的測評,以此探索易筋壯骨功對男性出租車司機下腰痛的改善情況。本論文從北京的士太極拳協(xié)會中篩選40名患有下腰痛的男性出租車司機為受試對象,其中20名作為實驗組,另外20名作為對照組。對其進行三個月的易筋壯骨功功法的干預,所得研究結果如下:(1)實驗組在經(jīng)過三個月的易筋壯骨功的練習后,坐位體前屈身體素質(zhì)指標方面有十分顯著的差異,說明受試者在經(jīng)過運動干預之后髖關節(jié)的柔韌性有所改善。(2)VAS腰痛評價量表分析方面,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比較有十分顯著性差異,實驗組VAS得分在實驗前后有十分顯著性差異,而對照組VAS得分在實驗前后沒有顯著性差異。從VAS得分對比分析中可以得出易筋壯骨功對下腰痛的干預起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3)ODI腰痛評價量表分析方面,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比較有十分顯著的差異,實驗組在實驗前后有十分顯著的差異,而對照組ODI評分在實驗前后沒有顯著性差異。從ODI評分對比分析中可以得出易筋壯骨功對下腰痛的干預起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建議:堅持練習易筋壯骨功可以有效改善出租車下腰痛的癥狀,是一種有效的運動療法,可以長期堅持練習;出租車司機在開車的時候應該多注意防護措施,每隔一段時間停車進行易筋壯骨功功法的練習;選擇出租車時,汽車座椅應放在首位,設計要符合人因工程學的原理。
【關鍵詞】:易筋壯骨功 出租車司機 下腰痛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873;G804.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2
- 1.1 選題依據(jù)10-11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義11-12
- 2 文獻綜述12-29
- 2.1 下腰痛概述12-19
- 2.1.1 下腰痛概念界定12-13
- 2.1.2 下腰痛臨床表現(xiàn)13
- 2.1.3 下腰痛研究現(xiàn)狀13-14
- 2.1.4 下腰痛的病因以及發(fā)病機制14-19
- 2.2 下腰痛干預方法19-22
- 2.2.1 物理療法19
- 2.2.2 運動康復療法19-20
- 2.2.3 口服藥物療法20
- 2.2.4 中醫(yī)療法20-22
- 2.3 出租車司機下腰痛病因22-25
- 2.3.1 主觀因素22-24
- 2.3.2 客觀因素24-25
- 2.4 易筋壯骨功簡介25-27
- 2.5 實驗指標和評價量表簡介27-29
- 2.5.1 坐位體前屈27
- 2.5.2 視覺模擬疼痛量表27-28
- 2.5.3 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量表28-29
- 2.6 小結29
- 3 研究對象與方法29-32
- 3.1 研究對象29-30
- 3.2 研究方法30-32
- 3.2.1 文獻資料法30
- 3.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30
- 3.2.3 實驗法30-32
- 4 結果與分析32-39
- 4.1 實驗結果32-35
- 4.1.1 坐位體前屈指標對比32-33
- 4.1.2 VAS得分對比33
- 4.1.3 ODI評分對比33-35
- 4.2 分析與討論35-39
- 4.2.1 易筋壯骨功對男性出租車司機下腰痛測試的分析討論35-36
- 4.2.2 易筋壯骨功對男性出租車司機下腰痛改善的脊椎內(nèi)源性穩(wěn)定分析討論36-37
- 4.2.3 易筋壯骨功對男性出租車司機下腰痛改善的脊椎外源性穩(wěn)定分析討論37-39
- 5 結論與建議39-41
- 5.1 結論39-40
- 5.2 建議40-41
- 致謝41-42
- 參考文獻42-44
- 附錄44-50
- 個人簡歷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梁清;;下腰痛與腰背肌肌力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2 王勝利;;尾椎半脫位所致下腰痛的診治[J];中醫(yī)雜志;1985年08期
3 鄭召民,劉尚禮,黃東生;人工腰椎間盤研究進展[J];中華骨科雜志;2002年08期
4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萍;;淺析下腰痛與坐姿關系[A];2008年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術年會暨中樞神經(jīng)功能損傷康復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8年
2 楊慧;寧寧;;下腰痛的最新研究進展[A];中國康復護理學術高峰論壇暨推進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韓震;劉暢;韓冰;;談下腰痛誤診與誤治[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針刀醫(yī)學分會2008年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林向進;;下腰痛的診療新進展[A];第三屆浙江省疼痛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10年
5 吳建賢;王斌;;健康教育促進下腰痛的康復[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6 胡永善;;下腰痛康復的一些設想[A];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2003年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暨慶祝中國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7 衛(wèi)芳營;;下腰痛的社區(qū)預防和康復[A];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2003年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暨慶祝中國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8 詹暉;;下腰痛的保守治療[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體育科學分會場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安晶晶;寧寧;;下腰痛的流行病學最新研究進展[A];全國第10屆骨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10 高倩;唐東輝;劉潤芝;;普拉提運動對下腰痛的防治作用[A];2013年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運動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上海長海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陳洪達;下腰痛的運動治療小知識[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吳玲娟;改善日常生活 趕走下腰痛[N];保健時報;2006年
3 張獻懷;注射亞甲藍治療下腰痛[N];健康時報;2006年
4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吳敏;1毫升造影劑治下腰痛[N];健康時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崔偉;椎間盤源性退變性下腰痛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2 陳國俊;Modic改變在有下腰痛和無下腰痛癥狀患者中的狀況分析[D];浙江大學;2014年
3 袁建軍;腰椎退行性變與慢性下腰痛關系的基礎與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程繼偉;退變性下腰痛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隨訪評價系統(tǒng)的建立及相關臨床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凱;習練易筋壯骨功改善男性出租車司機下腰痛效果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2 沈影超;盤源性下腰痛間盤結構觀察及監(jiān)測血清前列腺素E2水平的臨床價值[D];蘇州大學;2007年
3 徐義明;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致下腰痛的臨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周阿麗;超聲波藥物透入疊加干擾電治療下腰痛的臨床應用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何高;中文版RMDQ下腰痛量表的研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5年
6 吳昊;腰椎Modic改變與下腰痛關系的研究進展[D];蚌埠醫(yī)學院;2013年
7 林建強;下腰痛與社會心理因素的相關性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1年
8 鐘林;反懸腰背運動的表面肌電觀察[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9 王權;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下腰痛7例報告[D];浙江大學;2007年
10 馬瑞;腰椎間盤退行性疾病患者Modic改變與性別、年齡、勞動量、體重及下腰痛的關系[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630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76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