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患者多層螺旋CT及MRI臨床診斷價值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1-03 19:46
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原發(fā)性肝細胞癌(HCC)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6例HCC患者多層螺旋CT和MRI影像資料,并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照。結果CT共發(fā)現(xiàn)101個癌灶,其中58個癌灶表現(xiàn)為動脈期明顯強化,門靜脈期強化減退,平衡期呈低密度表現(xiàn);23個癌灶在動脈期呈低密度,門靜脈期和平衡期呈稍高密度;20個癌灶在增強掃描后始終較背景肝呈稍低密度。MRI共發(fā)現(xiàn)112個癌灶,增強掃描69個癌灶表現(xiàn)為典型的"快進快出";29個癌灶在動脈期無明顯強化,門靜脈期和平衡期呈稍高信號;14個癌灶各期均未見明顯強化。CT檢測直徑>3cm癌灶的檢出率明顯高于≤3cm癌灶,而MRI各系列對兩者的檢出率均較高;CT檢出85例HCC,準確率為80.19%;MRI檢出96例HCC,準確率為90.57%。MRI診斷HCC的準確率明顯高于CT(χ2=4.57,P<0.05)。結論在HCC診斷中,MRI對HCC及小HCC癌灶的檢出率均高于CT。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檢查方法
1.2.1 CT檢查:
1.2.2 MRI檢查:
1.3 圖像分析選擇2名經(jīng)驗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CT各期和MRI各序列對106例患者120個HCC癌灶檢出情況比較
2.2 CT和MRI診斷結果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RI與CT對小肝癌診斷價值對比分析[J]. 曾學文,吳宇,陳寶.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09)
[2]CT增強掃描與MRI在診斷原發(fā)性肝癌患者中臨床價值[J]. 向森,楊光華,張開芳,高冬冬.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07)
[3]肝癌的影像學診斷進展[J]. 張春雨,付宇,李曉東,李永瑞,張惠茅.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7(07)
[4]16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掃描在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 沃方明,吳少伯.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05)
[5]原發(fā)性肝癌的早期影像學診斷[J]. 龍莉玲,彭鵬,黃仲奎.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7 (05)
[6]肝硬化患者血鈣水平與凝血指標關系的臨床分析[J]. 張盾. 血栓與止血學. 2017(02)
[7]普美顯MRI在肝癌早期影像診斷中的應用[J]. 方文亮,楊秋云,翟建春,石安斌,吳繼雄,張文俊,張育明,蘇方華. 海南醫(yī)學. 2017(03)
[8]多層螺旋CT及MRI在肝臟腫瘤診斷鑒別中的臨床應用[J]. 牛亞峰,項坤,孫秋原,安永濤. 肝臟. 2017(01)
[9]原發(fā)性肝癌磁共振與超聲成像特點及診斷價值分析[J]. 古今,王雨,羅麗.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6(12)
[10]原發(fā)性肝癌客觀檢查指標與證型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 李支龍,史話躍,吳承玉. 江蘇中醫(yī)藥. 2016(09)
本文編號:3727473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檢查方法
1.2.1 CT檢查:
1.2.2 MRI檢查:
1.3 圖像分析選擇2名經(jīng)驗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CT各期和MRI各序列對106例患者120個HCC癌灶檢出情況比較
2.2 CT和MRI診斷結果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RI與CT對小肝癌診斷價值對比分析[J]. 曾學文,吳宇,陳寶.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09)
[2]CT增強掃描與MRI在診斷原發(fā)性肝癌患者中臨床價值[J]. 向森,楊光華,張開芳,高冬冬.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07)
[3]肝癌的影像學診斷進展[J]. 張春雨,付宇,李曉東,李永瑞,張惠茅.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7(07)
[4]16層螺旋CT多期動態(tài)掃描在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 沃方明,吳少伯.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05)
[5]原發(fā)性肝癌的早期影像學診斷[J]. 龍莉玲,彭鵬,黃仲奎.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7 (05)
[6]肝硬化患者血鈣水平與凝血指標關系的臨床分析[J]. 張盾. 血栓與止血學. 2017(02)
[7]普美顯MRI在肝癌早期影像診斷中的應用[J]. 方文亮,楊秋云,翟建春,石安斌,吳繼雄,張文俊,張育明,蘇方華. 海南醫(yī)學. 2017(03)
[8]多層螺旋CT及MRI在肝臟腫瘤診斷鑒別中的臨床應用[J]. 牛亞峰,項坤,孫秋原,安永濤. 肝臟. 2017(01)
[9]原發(fā)性肝癌磁共振與超聲成像特點及診斷價值分析[J]. 古今,王雨,羅麗.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6(12)
[10]原發(fā)性肝癌客觀檢查指標與證型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 李支龍,史話躍,吳承玉. 江蘇中醫(yī)藥. 2016(09)
本文編號:3727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7274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