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薄層CT的三維影像組學在預測亞厘米磨玻璃樣肺腺癌浸潤程度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03:54
目的:探討基于術前薄層CT的三維影像組學預測亞厘米磨玻璃樣肺腺癌浸潤程度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華東醫(yī)院2013年1月-2017年7月經病理證實的394例亞厘米肺腺癌患者(共446個結節(jié))的術前肺部薄層CT和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253例患者的286個結節(jié)為驗證集;2016年1月-2017年7月141例患者的160個結節(jié)為訓練集。所有病例參照病理金標準分為浸潤前病變和浸潤性病變,且所有結節(jié)均逐層勾畫ROI而得到其容積感興趣區(qū)(VOI)。采用Matlab 2016b軟件從每個結節(jié)的VOI中提取475個影像組學特征,利用最小絕對收縮和選擇算子(LASSO)進行特征篩選,隨后建立影像組學標簽。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篩選出訓練集中兩組病變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并建立回歸模型,進一步在驗證集中對此模型進行驗證。采用ROC曲線評價模型對結節(jié)浸潤性的預測效能。結果:經可重復性分析及LASSO降維,最終篩選出13個影像組學特征并建立影像組學標簽。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影像組學標簽和CT值是預測肺癌浸潤程度的獨立危險因子。在訓練集中,回歸方程、CT值和影像組學標簽的R...
【文章來源】:放射學實踐. 2020,35(08)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研究步驟和流程示意圖。
表1 各CT機型的掃描參數(shù)及結節(jié)數(shù)量 參數(shù) GE DiscoveryCT750 HD Light SpeedVCT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Somatom Sensation 16 管電壓(kV) 120 120 120 120 管電流(mA) 200 200 200 200 螺距 0.984 0.984 1.000 0.800 準直器寬度(mm) 0.625×64 0.625×64 0.60×64 0.750×16 旋轉時間(s/r) 0.50 0.50 0.33 0.35 掃描視野(cm2) 50×50 50×50 50×50 50×50 重建層厚(mm) 1.25 1.25 1.00 1.00/1.50 重建間距(mm) 1.25 1.25 1.00 1.00/1.50 重建算法 標準 標準 中度銳利 中度銳利 結節(jié)數(shù)量 82 145 86 129圖2 a~d)患者,男,58歲,左肺上葉GGO,經病理證實為浸潤性腺癌,采用3D-slicer軟件逐層對結節(jié)進行分割和標注。
a~d)患者,男,58歲,左肺上葉GGO,經病理證實為浸潤性腺癌,采用3D-slicer軟件逐層對結節(jié)進行分割和標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肺磨玻璃樣結節(jié):有助于預判肺腺癌浸潤性的CT征象[J]. 趙嬌,李建華,費佳,李鳳,黎佳維,伍建林. 放射學實踐. 2018(04)
[2]影像組學在肺癌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胡玉川,張欣,崔光彬. 放射學實踐. 2017(12)
本文編號:3495977
【文章來源】:放射學實踐. 2020,35(08)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研究步驟和流程示意圖。
表1 各CT機型的掃描參數(shù)及結節(jié)數(shù)量 參數(shù) GE DiscoveryCT750 HD Light SpeedVCT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Somatom Sensation 16 管電壓(kV) 120 120 120 120 管電流(mA) 200 200 200 200 螺距 0.984 0.984 1.000 0.800 準直器寬度(mm) 0.625×64 0.625×64 0.60×64 0.750×16 旋轉時間(s/r) 0.50 0.50 0.33 0.35 掃描視野(cm2) 50×50 50×50 50×50 50×50 重建層厚(mm) 1.25 1.25 1.00 1.00/1.50 重建間距(mm) 1.25 1.25 1.00 1.00/1.50 重建算法 標準 標準 中度銳利 中度銳利 結節(jié)數(shù)量 82 145 86 129圖2 a~d)患者,男,58歲,左肺上葉GGO,經病理證實為浸潤性腺癌,采用3D-slicer軟件逐層對結節(jié)進行分割和標注。
a~d)患者,男,58歲,左肺上葉GGO,經病理證實為浸潤性腺癌,采用3D-slicer軟件逐層對結節(jié)進行分割和標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肺磨玻璃樣結節(jié):有助于預判肺腺癌浸潤性的CT征象[J]. 趙嬌,李建華,費佳,李鳳,黎佳維,伍建林. 放射學實踐. 2018(04)
[2]影像組學在肺癌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胡玉川,張欣,崔光彬. 放射學實踐. 2017(12)
本文編號:34959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4959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