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訓練對女運動員慢性下腰痛近期療效觀察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07:09
目的:研究康復訓練對女運動員慢性下腰痛的療效,通過比較康復訓練治療前后后的ODI問卷得分,分析問卷得分分值,判斷康復訓練在緩解腰痛、恢復腰部功能方面的作用。同時,將國內外公認的有效治療方法—牽引治療法作為對照,分析康復訓練對治療慢性下腰痛的效果。方法:選取廣西民族大學健美操專選班經運動訓練引起慢性下腰痛的女性運動員60名,記錄姓名、年齡、專項開始進行實驗。將60名運動員隨機分為康復組(30人)和對照組(30人)。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調查問卷(ODI)作為評定患者腰痛病情變化的指標?祻徒M試驗周期為3個月,對照組周期為2周,分別于治療前、治療結束時、治療結束后2周、治療結束后6周四個時期讓受試者填寫問卷。計算數據,最后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結果:經過康復訓練和牽引治療,由治療后與治療前ODI問卷得分分值顯示,兩組受試者腰痛病情均有顯著改善。其中,康復組P<0.01,有極顯著性差異,牽引理療組P<0.05,有顯著性差異。而且,兩組ODI下降值顯示,康復訓練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下降幅度。兩組受試者中病情顯著改善者所占的比例比較大,均在80%以上。結論:(1)康復訓...
【文章來源】:武漢體育學院湖北省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獻綜述
2.1 腰椎的解剖學特點
2.2 運動員下腰痛病因
2.2.1 肌肉損傷和韌帶拉傷
2.2.2 椎間盤退行性疾病
2.2.3 脊柱峽部崩裂
2.2.4 骶骨壓縮性骨折
2.2.5 其他原因
2.3 下腰痛的診斷
2.3.1 疼痛部位
2.3.2 體格檢查
2.3.3 實驗室與影像學檢查
2.4 下腰痛的治療方法
2.4.1 康復訓練對慢性下腰痛的療效
2.4.1.1 肌肉力量訓練
2.4.1.2 耐力訓練
2.4.1.3 柔韌性練習
2.4.2 牽引對慢性下腰痛的療效
2.5 下腰痛治療的評定
2.5.1 疼痛的評價
2.5.1.1 疼痛強度的評價
2.5.1.2 疼痛發(fā)作頻率的評價
2.5.2 功能狀況評價
2.5.2.1 問卷調查
2.5.2.2 客觀量化檢查
3 研究方法
3.1 實驗對象
3.2 慢性下腰痛診斷標準
3.3 治療方案
3.3.1 康復訓練
3.3.2 電動牽引
3.4 評定指標
3.4.1 ODI問卷得分
3.4.2 ODI問卷得分下降值
3.5 評定次數及時間
3.6 數據處理
4 實驗結果
4.1 受試者數量分析
4.2 康復組四次ODI問卷得分
4.3 牽引理療組四次ODI問卷得分
4.4 兩組ODI問卷得分比較
5 分析與討論
5.1 ODI調查問卷可應用性分析
5.2 康復訓練對治療慢性下腰痛的作用
5.3 電動牽引對治療慢性下腰痛的作用
5.4 康復訓練與電動牽引治療效果的比較
5.5 ODI問卷得分顯著下降受試者的比例
6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運動訓練性下腰痛患者肌肉及腰椎組織的生物力學變化[J]. 邱燕春.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7(49)
[2]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學生下腰痛的橫斷面調查[J]. 丁萌,朱玉珍,車廣偉. 中國臨床康復. 2006(48)
[3]主動運動與推拿治療非特異性下腰痛:臨床隨機對照[J]. 王斌,吳建賢,王靜. 中國臨床康復. 2005(10)
[4]下腰痛的診斷與治療[J]. 梁新軍,夏仁云,夏侃.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 2005(01)
[5]USS椎弓根釘系統(tǒng)治療下腰椎骨折[J]. 袁文,王新偉,陳德玉,張竟,劉百峰. 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 2004(11)
[6]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的病例對照研究[J]. 陳靜,吳青,楊磊.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04(08)
[7]ODI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療效評價中的應用[J]. 許斌,王與榮,趙建寧,吳蘇稼,陳躍先,毛廣平. 頸腰痛雜志. 2004(01)
[8]關于下腰痛康復的一些設想[J]. 胡永善.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03(11)
[9]Oswestry和Roland-morris失能問卷:測量慢性下腰痛病人生存質量實用性評價[J]. 陳華,高謙,王誠宏,王福根. 中國臨床康復. 2002(16)
[10]腰椎后路手術治療腰間盤突出癥遠期療效分析——定量評定及術后查體的綜合評價[J]. 劉學勇,王海一,王歡.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1(10)
本文編號:3160976
【文章來源】:武漢體育學院湖北省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獻綜述
2.1 腰椎的解剖學特點
2.2 運動員下腰痛病因
2.2.1 肌肉損傷和韌帶拉傷
2.2.2 椎間盤退行性疾病
2.2.3 脊柱峽部崩裂
2.2.4 骶骨壓縮性骨折
2.2.5 其他原因
2.3 下腰痛的診斷
2.3.1 疼痛部位
2.3.2 體格檢查
2.3.3 實驗室與影像學檢查
2.4 下腰痛的治療方法
2.4.1 康復訓練對慢性下腰痛的療效
2.4.1.1 肌肉力量訓練
2.4.1.2 耐力訓練
2.4.1.3 柔韌性練習
2.4.2 牽引對慢性下腰痛的療效
2.5 下腰痛治療的評定
2.5.1 疼痛的評價
2.5.1.1 疼痛強度的評價
2.5.1.2 疼痛發(fā)作頻率的評價
2.5.2 功能狀況評價
2.5.2.1 問卷調查
2.5.2.2 客觀量化檢查
3 研究方法
3.1 實驗對象
3.2 慢性下腰痛診斷標準
3.3 治療方案
3.3.1 康復訓練
3.3.2 電動牽引
3.4 評定指標
3.4.1 ODI問卷得分
3.4.2 ODI問卷得分下降值
3.5 評定次數及時間
3.6 數據處理
4 實驗結果
4.1 受試者數量分析
4.2 康復組四次ODI問卷得分
4.3 牽引理療組四次ODI問卷得分
4.4 兩組ODI問卷得分比較
5 分析與討論
5.1 ODI調查問卷可應用性分析
5.2 康復訓練對治療慢性下腰痛的作用
5.3 電動牽引對治療慢性下腰痛的作用
5.4 康復訓練與電動牽引治療效果的比較
5.5 ODI問卷得分顯著下降受試者的比例
6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運動訓練性下腰痛患者肌肉及腰椎組織的生物力學變化[J]. 邱燕春.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7(49)
[2]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學生下腰痛的橫斷面調查[J]. 丁萌,朱玉珍,車廣偉. 中國臨床康復. 2006(48)
[3]主動運動與推拿治療非特異性下腰痛:臨床隨機對照[J]. 王斌,吳建賢,王靜. 中國臨床康復. 2005(10)
[4]下腰痛的診斷與治療[J]. 梁新軍,夏仁云,夏侃.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 2005(01)
[5]USS椎弓根釘系統(tǒng)治療下腰椎骨折[J]. 袁文,王新偉,陳德玉,張竟,劉百峰. 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 2004(11)
[6]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的病例對照研究[J]. 陳靜,吳青,楊磊.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04(08)
[7]ODI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療效評價中的應用[J]. 許斌,王與榮,趙建寧,吳蘇稼,陳躍先,毛廣平. 頸腰痛雜志. 2004(01)
[8]關于下腰痛康復的一些設想[J]. 胡永善.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03(11)
[9]Oswestry和Roland-morris失能問卷:測量慢性下腰痛病人生存質量實用性評價[J]. 陳華,高謙,王誠宏,王福根. 中國臨床康復. 2002(16)
[10]腰椎后路手術治療腰間盤突出癥遠期療效分析——定量評定及術后查體的綜合評價[J]. 劉學勇,王海一,王歡.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1(10)
本文編號:31609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1609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