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利醫(yī)療隊護理人員執(zhí)行任務前心理彈性特點及其與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的關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elasticity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aid medical team,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 psycho-elasticity. Methods 54 nursing staff were investigated with Chinese version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scale (CD-RISC),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CSQ),).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s of psychoelasticity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73.50 鹵10.01) and (47.77 鹵6.81) respectively. The total score of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styl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elasticity (r = 0.365, 0.326, P0.05).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f 54 nursing staff in aid medical team is better. The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style can affect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the total score of social support can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predict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ability of positive coping style can enhance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nursing team of the aid medical team. Contribute to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task.
【作者單位】: 第三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第三軍醫(yī)大學心理學院基礎心理學教研室;第三軍醫(yī)大學心理學院軍事心理學教研室;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護理部;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批援利醫(yī)療隊;
【分類號】:R8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燕秋;張佳佳;任景敏;黃健;李敏;許瑩;彭李;繆毅;張鈺;;大學生心理彈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2 左昕;彭李;汪金生;李敏;鐘敏琴;楊安強;陳昊;于永菊;;心理彈性訓練對水面艦艇軍人自我意識和應對方式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15期
3 謝倩,劉建芬;軍隊護士主觀幸福感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J];南方護理學報;2004年02期
4 張麗平;鄭舟軍;;海島地區(qū)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與特質應對方式關系研究[J];護理學報;2011年18期
5 徐曉艷;陳友慶;;海軍新兵心理彈性與應對方式的特點及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年01期
6 寧連才;賈夢楠;王曉麗;蔡太生;;心理彈性在武警新兵應付方式與適應不良間的中介效應[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年08期
7 余強;劉瑋;周靜;王冬華;;某民辦高校護生心理彈性與適應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4年18期
8 佘麗芳;;ICU護士心理彈性水平現(xiàn)狀[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年11期
9 萬育辰;楊海;苗丹民;;軍校大學生心理彈性與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的關系[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10 林婉霞;任夢;張琰;秦晗;朱霞;武圣君;;軍醫(yī)大學新生心理彈性、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朝暉;趙楠;;高層次人才主觀幸福感調查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2 陳翰;張佳佳;李敏;許瑩;繆毅;汪琴;劉宏亮;;創(chuàng)傷康復期患者應激障礙與心理彈性的相關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年18期
3 彭李;李軍;李敏;張佳佳;左昕;繆毅;許瑩;張鈺;;成人心理彈性量表在陸軍中的應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19期
4 張佳佳;彭李;李敏;;某軍校不同心理彈性水平的大一新生自主神經反應特點[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21期
5 任志洪;葉一舵;;國內外關于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研究述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李曉麗;王雯;;關注護士婚姻質量對激勵管理的重要作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8年06期
7 蔡秀水;;縣級醫(yī)院臨床護士總體幸福感現(xiàn)狀調查及因素分析[J];醫(yī)院管理論壇;2011年05期
8 董澤松;張大均;張繼煌;;在押人員心理韌性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3年01期
9 潘運;;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韌性素質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對策——以黔東南州侗族為例[J];貴州社會科學;2013年07期
10 逯嘉;劉琴;李恒徑;代容;郭雪;黃軻;張帆;汪洋;;中國大學生心理彈性現(xiàn)狀及其特征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柳;宋華淼;伊麗;彭飛;劉娟;楊蕾;徐珀;;軍事人員心理危機干預效果分析[A];第七屆全國心理衛(wèi)生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任海燕;綜合性醫(yī)院臨床醫(yī)生幸福感評價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禮艷;流動兒童外顯/內隱心理韌性與應對方式及其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艷春;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D];河南大學;2011年
2 劉琦;泥石流災后中學生PTSD共病重癥抑郁癥狀及與心理彈性的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張佳佳;軍校大學生心理彈性特點及心理彈性促進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李慧;綜合性大型三級甲等醫(yī)院手術室護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伍軍姣;軍事飛行人員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6 王晶;在寧六所高校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五七;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在高職學生自評癥狀與總體幸福感中的調節(jié)/中介效應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劉冠軍;烏魯木齊市三級甲等醫(yī)院臨床醫(yī)生主觀幸福感與職業(yè)緊張的現(xiàn)況調查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陳翰;創(chuàng)傷康復期患者應激障礙、心理彈性及大腦皮層厚度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10 陳炯;醫(yī)患關系、自我效能感等因素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教育部《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課題組 ,方曉義,沃建中,藺秀云;《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2期
2 李敏;魏琳;任景敏;;軍醫(yī)本科生心理承受能力及影響因素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18期
3 汪濤;譚靜;李敏;張夔;馮正直;;醫(yī)學生社交焦慮與自尊和人格特征的關系[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11期
4 左昕;彭李;李敏;繆毅;許瑩;葉民文;項新能;邱太興;;水面艦艇軍人自我意識、心理應激水平和作業(yè)疲勞的關系[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5 左昕;彭李;李敏;姚占韻;李軍;;心理彈性訓練對水面艦艇軍人正/負性情緒和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24期
6 王小景;;論大學生的心理彈性[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陸虹;;用因子分析測量“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的結構效度[J];護士進修雜志;2007年11期
8 周艷;尹惠茹;劉紅建;;社區(qū)護士心理健康現(xiàn)況調查與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06期
9 袁玉濤,田振生,劉春明,周燕;農業(y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其體育鍛煉行為特征的相關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年10期
10 趙雪;;臨床護士工作家庭沖突及應對方式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海;軍校新生心理彈性因素及心理訓練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婷婷;戒毒勞教人員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張麗;護士心身健康的調查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陳瑜;孤獨癥患兒家長復原力及相關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高登峰;大學生學習壓力、心理彈性、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張旭良;韌性角度下大學生應付方式與心理健康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6 張?zhí)K;中學生心理彈性及其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7 司旭艷;醫(yī)院護士心理彈性狀況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郭焱;高職新生心理彈性及其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9 楊光;高中生心理韌性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萌;賈麗霞;陳心月;房寧寧;張銀玲;;心理彈性對大學生風險決策行為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1期
2 鄭栻華;楊翠容;;對手術室護士進行心理彈性培養(yǎng)的做法和成效[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3年05期
3 董澤松;張大均;;536名少數(shù)民族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生活滿意度關系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年22期
4 李丹丹;林芹蘭;高玲;;心理彈性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年01期
5 劉巧蘭;何芙蓉;蔣敏;周艷陽;;5.12地震災區(qū)青少年心理彈性及其影響因素的縱向研究[J];衛(wèi)生研究;2013年06期
6 任雅欣;周英;馬春花;楚翠蘭;張歡;嚴夏舒;潘勝茂;;心理彈性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年03期
7 祥云;;增強心理彈性須放得下[J];長壽;2007年08期
8 陳文貴;;心理彈性大,焦慮不再來[J];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2013年08期
9 趙淑娟;鄭秀娟;劉嘉邦;;流動兒童心理彈性研究——現(xiàn)狀及啟示[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8期
10 王燕秋;張佳佳;任景敏;黃健;李敏;許瑩;彭李;繆毅;張鈺;;大學生心理彈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書萍;徐光興;;心理彈性研究的科學價值、存在問題以及發(fā)展前景[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許燕平;宋娟;;優(yōu)秀貧困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建構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彭李;李敏;;不同心理彈性個體對情緒圖片刺激的認知偏向[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張佳佳;李敏;;不同心理彈性水平的大學生自主神經反應特點的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茹;;基于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設計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團體訓練[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張莎;唐立;;應激情景下不同心理彈性大學生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滕秀杰;崔麗霞;;青少年心理彈性量表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修訂[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鮑軍超;;體育參與對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影響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9 董昒;耿文秀;;團體音樂治療對地震災區(qū)青少年心理彈性的干預[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葉艷;范方;;心理彈性研究中變量定向與個體定向的方法[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華勤;“心理彈性”利健康[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7年
2 記者 舒薇 實習生 江文龍;80、90后需補心理彈性課[N];長沙晚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張清俐;心理彈性研究關注人類發(fā)展“正能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4 記者 欒吟之;發(fā)展孩子的“心理彈性”[N];解放日報;2011年
5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李義平;構建和諧社會的經濟學思考[N];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
6 李茜 王安立 劉振庭;農民工隨遷子女:如何適應社會[N];光明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席居哲;基于社會認知的兒童心理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蔡穎;心理彈性與壓力困擾、適應的關系[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彈性的結構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4 范方;留守兒童焦慮/抑郁情緒的心理社會因素及心理彈性發(fā)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5 張帆;三峽庫區(qū)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心理彈性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楊海;軍校新生心理彈性因素及心理訓練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7 柳菁;心理彈性新論:多視角PAC人格模型理論與實證[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愛華;意外創(chuàng)傷者的心理彈性及其發(fā)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561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245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