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預處理對運動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
本文選題:大負荷運動 + 大蒜素; 參考:《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年07期
【摘要】:目的:觀察大蒜素預處理對一次性大負荷游泳運動后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并分析其可能機制。方法:將48只大鼠隨機分為安慰劑組(A組)和用藥組(B組),兩組又各分為安靜對照(A0、B0)、運動后即刻(A1、B1)和運動后24h(A2、B2)3小組。B組每日定時經口腔灌胃給予大蒜素30mg/kg體重,A組給予相同體重比例的安慰劑(蒸餾水)。兩周后,觀察各組在安靜時及完成一次性大負荷游泳運動后即刻、運動后24h心肌細胞凋亡情況;心肌組織SOD活性、MDA含量及心肌超微結構變化情況。結果:A、B兩組運動后即刻心肌細胞凋亡率都非常顯著升高,B組顯著低于A組對應時相。心肌SOD運動后明顯升高,B組顯著高于A組對應時相;MDA變化趨勢則與SOD相反。心肌超微結構A1組表現為線粒體腫脹,染色質趨邊固縮,核膜不清晰;胞漿中空泡增多、變大,并且出現凋亡小體;A2組和B1組結構改變較輕微,B2組超微結構已趨于正常。結論:大蒜素可能抑制運動性大鼠心肌微損傷過程中的心肌細胞凋亡現象。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llicin preconditioning on cardiac myocyte apoptosis in rats after a one-time swimming exercise and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48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placebo group (group A) and drug group (group B),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A0 (B0), A1, B1, and 24h (A2, B2) 3 group.B group after exercise. The 30mg/kg weight of allicin was given in the oral cavity, and the A group was given the same weight proportion as the placebo (distilled water). After two weeks, the apoptosis of 24h myocardium was observed at the quiet time a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one time large load swimming. The SOD activity of the myocardium, the content of MDA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myocardium were changed. Results: A, B two. The apoptosis rate of cardiac myocytes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fter exercise. The SOD move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yocardium and the B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 group. The change trend of MDA was opposite to that of SOD. The myocardial ultrastructure A1 group showed mitochondria swelling, chromatin chemotactic contraction, non clear membrane and vacuoles in the cytoplasm, increased vacuoles in the cytoplasm. Th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group A2 and B1 were slight,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group B2 tended to be normal. Conclusion: allicin may inhibit the apoptosis of myocardial cells in the process of myocardial microinjury in the exercise rats.
【作者單位】: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yī)學系;
【基金】: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 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資助項目
【分類號】:R8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廣高;蘇全生;李新建;董柔;何建偉;;大蒜素與聯合抗氧化劑對一次大強度離心運動后運動員血清T-AOC等水平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2 李建鋼;蔡文麗;;大蒜素對一次大強度運動后心肌肌鈣蛋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3 史春志;張繪莉;吳士堯;嚴毓勤;馮義柏;;大蒜素通過調節(jié)Bcl-2,Bax及NF-κB表達而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細胞凋亡(英文)[J];心臟雜志;2010年06期
4 常蕓,袁箭峰,祁永梅,王萊芮;運動心臟重塑與微損傷發(fā)生中的細胞凋亡現象[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3年04期
5 史春志;谷翔;馮義柏;黎明;張新平;傅作林;;大蒜素對培養(yǎng)乳鼠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損傷細胞凋亡的影響[J];江蘇醫(yī)藥;2006年01期
6 劉艷霞;劉佳妮;沈明志;李榕;張榮懷;翟雅莉;趙萌;王躍民;王曉明;;EDRV和DIDS對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組織活性氧水平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年04期
7 王東輝;孫君志;蘇全生;熊若虹;華冰;;大蒜素對大鼠離心運動后不同時相血清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7年01期
8 傅俊英,史載祥,劉秀華,王彥貞,張久亮,蔡莉蓉;大蒜素對乳鼠心肌細胞延遲預處理保護作用及其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4年05期
9 潘月順;仇琪;;不同負荷運動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細胞凋亡及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年12期
10 趙廣高;蘇全生;付近梅;朱生根;;大蒜素防治運動性疲勞的研究進展[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莉莉;史紹蓉;王娟;郭遠盤;徐哲;黃思敏;雷雄;彭勇;;4周不同強度運動對大鼠右心室肌蛋白質組差異表達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2 李巖;趙麗;;有氧運動對大鼠心肌組織Rho GTPases表達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3 李雅菲;賴雁;;大蒜素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4 王會玲;閆鳳霞;袁亞非;;大蒜素與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5 張海英;;淺談運動對細胞凋亡影響的研究進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9期
6 綦俊;楊雙強;;心肌缺血預適應中的細胞信號轉導機制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07年01期
7 崔釗;;運動對細胞凋亡的影響研究進展[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8 王良峽;劉若穎;林福鴻;劉娟;夏志;;支鏈氨基酸在運動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15年01期
9 宋文華;張濤;富麗靜;胡宗云;李赫;姚福向;張健;;大蒜素、枸杞多糖對草魚血清非特異性免疫指標的影響[J];河北漁業(yè);2011年06期
10 趙杰;薛文華;梁淑紅;;香青蘭提取物對體外培養(yǎng)乳鼠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損傷的保護作用[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白云飛;施惠;張劍曄;;運動性心肌微損傷的發(fā)生機制及其與心肌縫隙連接的關系[A];2007全國運動生理學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7年
2 徐建雄;陳小連;;自由基對動物機體的氧化損傷與抗氧化劑的修復作用研究[A];動物營養(yǎng)研究進展——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第八屆全國代表大學暨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欣;中等強度耐力訓練對心肌肥大中相關信號通路分子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汪燕;大蒜素長循環(huán)脂質體保護缺血心肌的實驗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3 谷萬里;大蒜素對寒凝血瘀心肌缺血氣體信號分子調控及微循環(huán)影響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4 史春志;大蒜素對大鼠心肌細胞缺氧/復氧、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燕炯;Genistein藥物后適應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容俊芳;過度訓練誘導心肌細胞凋亡的機制及活血化瘀藥物干預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朱海燕;黃芪多糖對人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再灌注損傷粘附分子表達及調控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8 李憲倫;大蒜素和前列地爾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后無復流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潘孝貴;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對運動心臟重塑和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8年
10 張駿艷;UT受體拮抗劑-urantide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及其機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琳琳;不同游泳運動大鼠下丘腦室旁核內NF-κB、Bcl-2、Bax基因的表達[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湯艷美;不同負荷負重訓練對老齡大鼠心肌細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達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黃思敏;60~70%最大攝氧量有氧運動后大鼠心房肌差異蛋白質的篩選及其表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萬莉莉;60%~70%最大攝氧量跑臺運動對大鼠右心室肌蛋白質組差異表達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梁偉騰;玷污層對大蒜素和氫氧化鈣抗菌活性影響的體外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6 施璐;大蒜素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腸溶膠囊的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王銘陸;大蒜中蒜氨酸的提取分離工藝研究[D];江南大學;2012年
8 黃旭東;過度訓練致腎臟細胞凋亡、凋亡相關基因表達及東莨菪堿干預作用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9 吳庚華;力竭運動對大鼠心臟傳導系統的影響[D];揚州大學;2005年
10 常秀春;大蒜素和金銀花抗VSV誘導的細胞凋亡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翼,汪世灝,方峰;大蒜新素對MCMV感染小鼠脾細胞Th1/Th2類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馮煒權;對運動疲勞機理的再認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3 黃麗英;;低氧運動對大鼠心肌線粒體結構和功能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趙廣高;蘇全生;李新建;董柔;何建偉;;大蒜素與聯合抗氧化劑對一次大強度離心運動后運動員血清T-AOC等水平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5 劉杰;歐洲心臟病學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試驗和運動訓練建議簡介[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2年04期
6 李予蓉,商立軍,范風云;成熟心肌細胞的分離與培養(yǎng)方法[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7 李巧汶;邱健;;調控細胞凋亡治療慢性心力衰竭[J];廣東醫(yī)學;2007年12期
8 沈玉芹;宋浩明;王樂民;;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氧運動康復[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8年03期
9 徐諾;大蒜及大蒜制劑對生理、心理應激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98年04期
10 彭峰林;張林;彭玉宇;陳德權;任綺;鄧樹勛;;間歇運動對I/R損傷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芳洲,李庚山,唐國華,余細球,周云;缺血再灌注時心肌細胞凋亡情況及去甲腎上腺素預處理對其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2年03期
2 鄧樺;楊鴻;馬春全;盧玉葵;王德文;王水明;李楊;;微波輻照對心肌細胞凋亡促進基因影響[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年10期
3 于瑜;左紅艷;王德文;王少霞;李楊;徐新萍;王曉明;林凱;彭瑞云;閆傲霜;;失血復合缺氧缺水缺食誘導心肌細胞凋亡及相關機制研究[J];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11年02期
4 常志文,劉琦;缺血再灌注心肌細胞凋亡及藥物干預[J];中國新藥雜志;2000年01期
5 周泉,李志梁,王素華,陸青;大鼠甲狀腺功能狀態(tài)對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15期
6 王興祥;β-腎上腺素能受體介導的心肌細胞凋亡[J];國外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2001年05期
7 楊玉興,黃熙;冠心病心肌細胞凋亡及中藥對其影響[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8 劉軍,張峰;心肌細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及檢測方法[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2年06期
9 鄧杰,熊瑋,鄭智;丹參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肌細胞凋亡及基因蛋白表達的影響[J];江西醫(yī)藥;2003年05期
10 張偉華,張偉才,王麗娜,李全鳳,周令望,高彥輝,徐長慶;熱誘導延遲損傷大鼠心肌細胞凋亡機理的探討[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師綠江;尹昭云;洪欣;辛益妹;賀鵬飛;任宏偉;韓行湛;關景芳;;金屬硫蛋白對加速度致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A];中國生理學會第六屆應用生理學委員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龐錦江;許榮q;徐向斌;曹濟民;趙三妹;單惠敏;陳晨;;Hexarelin對血管緊張素Ⅱ誘導離體心肌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A];中國生理學會肥胖的臨床與基礎暨神經免疫內分泌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3 董建文;丁海雷;朱海峰;朱衛(wèi)中;周兆年;;間歇性低氧減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肌細胞凋亡[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4 龐錦江;許榮q;徐向斌;曹濟民;趙三妹;單惠敏;陳晨;;Hexarelin對血管緊張素Ⅱ誘導離體心肌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A];中國生理學會第六屆應用生理學委員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5 盧紅;林麗;嚴曉紅;王媛;任安經;;內皮素-1參與心肌細胞凋亡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楊世杰;王艷春;李紅;李晶;;牛磺酸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及心肌成纖維細胞增殖的實驗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楊德業(yè);林素;黃曉燕;王本極;潘加林;王良國;;FGF6基因保護心肌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8 徐敏;;凋亡抑制蛋白XIAP對缺氧-復氧誘導的新生大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A];貴州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學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專題講座及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9 泰瑤;程軍;宋治遠;;凋亡調控因子XIAP對缺氧誘導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楊德業(yè);戴曉春;周希;黃曉燕;王良國;林素;;Pax-8基因干擾后線粒體功能在心肌細胞凋亡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慕欣;PNS可否抑制心肌細胞凋亡?[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2 記者 鄭福漢 見習記者 甘青;執(zhí)著的追求[N];咸寧日報;2006年
3 記者 王丹;防治心肌梗死有新靶點[N];健康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旭東;壓力負荷誘導心肌細胞凋亡的機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3年
2 趙宇光;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β對高脂誘導心肌細胞凋亡的預防作用及機制[D];吉林大學;2011年
3 程何祥;氧自由基、鈣離子在心肌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牛磺酸、胺碘酮、鉀通道開放劑等的影響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任亮;甲基苯丙胺誘導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高友山;急慢性心肌缺血心肌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0年
6 周小波;缺氧/復氧誘導肥大的心肌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馬穎艷;缺血再灌注誘導心肌細胞凋亡及NO、缺血預處理、熱休克對其不同影響與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0年
8 張鵬;乙醛脫氫酶2抑制氧化應激導致的心肌細胞凋亡及其分子機制[D];復旦大學;2010年
9 時慧琦;軟脂酸致H9c2心肌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10 劉善新;羥基紅花黃素A對缺氧/復氧誘導的H9c2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秀秀;小檗堿抑制去甲腎上腺素誘導的心肌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2 孫靜嫻;高表達整合素連接激酶對阿霉素誘導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上官海娟;當歸對心肌梗死后心肌細胞凋亡及心室重構的影響[D];武漢大學;2005年
4 王鵬飛;P物質對去甲腎上腺素誘導培養(yǎng)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孔瑞瑞;應激致心肌細胞凋亡過程中TR3移位線粒體的分子調控機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6 鄭娟;瘦素抑制血清剝奪所誘導的心肌細胞凋亡[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7 張建龍;尼莫地平對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對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萬莉;冷誘導RNA結合蛋白在心肌細胞凋亡中的保護作用[D];南昌大學;2012年
9 聶園園;外源性視黃酸誘導乳鼠心肌細胞凋亡的研究[D];桂林醫(yī)學院;2012年
10 孟祥熙;組蛋白去乙;敢种苿⿲50%TBSAⅢ°燙傷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179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91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