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鉬靶X線攝影征象及與乳腺良性病變的鑒別診斷
本文選題:乳腺癌 切入點:鉬靶 出處:《中國CT和MRI雜志》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鉬靶X線攝影征象,并與乳腺良性病變進行鑒別。方法選擇62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另選擇以腫塊為主要表現(xiàn)的乳腺良性病變30例,以鈣化為主要表現(xiàn)的乳腺良性病變30例進行對照。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鉬靶X線檢查。觀察乳腺癌病灶鉬靶X線攝影征象,包括病變大小、形態(tài)、密度、邊緣等,重點分析腫塊及鈣化特征。并與乳腺良性病變進行對比。結果 1.乳腺癌主要征象包括單純腫塊、單純鈣化、腫塊合并鈣化及鈣化合并結果扭曲等。其中表現(xiàn)為腫塊最多,共52例,比例為83.9%,表現(xiàn)為鈣化次之,共23例,比例為37.1%。2.在腫塊徑線方面,乳腺癌與乳腺良性病變邊界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乳腺癌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緣毛刺、分葉及邊界模糊的比例顯著高于乳腺良性病變,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乳腺癌病變中泥沙、短棒及針尖樣鈣化的比例顯著高于乳腺良性病變,而乳腺良性病變圓點、小片及蛋殼樣鈣化的比例顯著高于乳腺癌,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癌鉬靶X線征象主要包括腫塊及鈣化,且其主要征象與乳腺良性病變比較具有顯著差異。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mmographic signs of breast cancer,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Methods 6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other 30 cases with masses 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with calcification 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in 3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ammography X-ray examination. Observation of breast cancer mammography features, including lesion size, shape, density, edg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and calcification. Compared with benign breast lesions. Results of the 1. breast cancer signs included simple tumor, pure calcification, calcification and calcification of mass with the combined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of twisted for the masses most, a total of 52 cases, the ratio was 83.9%, for the calcification of 23 cases, the ratio of 37.1%.2. in the mass lin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reast cancer and breast benign lesion boundary (P0.05). But breast cancer with irregular shape, edge burr, fuzzy boundary and lea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roportion of breast benign lesion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ediment.3. breast cancer lesions, short rod and needle like calcific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and benign breast lesions and small dots, eggshell calcificatio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breast canc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molybdenum target X-ray signs of breast cancer include mass and calcification, and the main signs and benign lesions compar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作者單位】: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放射科;
【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S20120 040007285
【分類號】:R737.9;R730.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宗美;趙嶺;王義亮;劉藝;王少璐;何艷;;超聲彈性成像、彩色多普勒超聲與鉬靶X線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3年30期
2 陳圓圓;李智賢;魏晏平;劉軍杰;曾健;韋康來;;超聲聯(lián)合鉬靶X線對三陰性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3年30期
3 賈懿;詹維偉;張曉曉;;乳腺超聲、鉬靶和增強磁共振的診斷效能比較[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年10期
4 趙立新;洪常華;孫德國;;X線鉬靶與定量超聲彈性成像聯(lián)合應用在乳腺小結節(jié)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年19期
5 周子君;王佳銘;王長青;;高頻彩超與鉬靶X線聯(lián)合應用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拔俊;李義美;李林;;鉬靶X線及高頻超聲診斷觸診陰性乳腺病灶的比較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4年05期
2 蔡賢護;;鉬靶聯(lián)合彩超在未捫及腫塊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年24期
3 鄧遠瓊;王海榮;萬長輝;王海飛;陶久志;湯兵輝;呂雪;;超聲聯(lián)合彈性成像與常規(guī)超聲、鉬靶X線攝影對觸診陰性乳腺病灶診斷價值的對比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4年05期
4 王路;王慧民;;彩色多普勒超聲與鉬靶X線診斷乳腺疾病的對比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年23期
5 鄭碧玉;饒明月;;超聲與抣靶檢查對乳腺小結節(jié)的診斷價值的對比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年23期
6 許以蘭;花雪琴;徐英美;王立君;曹冰;;乳腺可視化觸診成像系統(tǒng)在乳腺癌篩查中的應用[J];臨床誤診誤治;2014年10期
7 尹安平;邱冬梅;蔡健;;乳腺黏液腺癌的超聲診斷及誤診分析[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4年11期
8 王博;李晶;楊威;張偉;;對乳腺病灶進行第二次超聲檢查的意義[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4年12期
9 沈軍;;彩超在兩癌篩查乳腺癌篩查中的價值及檢查體會[J];醫(yī)藥與保健;2014年02期
10 張瑞;馮威;李彥明;;數(shù)字化鉬靶X線成像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4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西琪;丁懷銀;謝正平;袁莉莉;;鉬靶X線與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掃描對乳腺疾病診斷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1年18期
2 蔡石蘭;黃巧燕;黃毅鋒;梁雪珍;;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腫塊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醫(yī)學;2011年10期
3 陳圓圓;李智賢;劉軍杰;魏晏平;曾健;李富;馮衛(wèi)連;;常規(guī)超聲結合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癌的鑒別診斷價值[J];廣東醫(yī)學;2012年23期
4 莊承成;肖螢;;超聲彈性成像與鉬靶X線成像對乳腺病灶臨床診斷價值的比較[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1期
5 張倩倩;王學梅;李銀燕;耿晶;張義俠;李響;康姝;;剪切波彈性成像在乳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2年06期
6 王冉;羅毅;溫紅;賴林秀;裘品丹;李堅;;超聲彈性成像與X線鉬靶在乳腺病灶的對比研究[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年14期
7 孫渭玲;嚴碧歌;馬磊;;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及其應用[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7年09期
8 李波;李斌;;彩色多普勒超聯(lián)合鉬靶X線對乳腺腫瘤鑒別診斷的臨床應用[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1年10期
9 楊琳;馬方;劉媛媛;黨媛媛;;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實質性腫瘤定性診斷價值[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5期
10 趙巧玲;李芬;盛薇;段紹雪;張華;阮驪韜;;二維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腫塊診斷價值的評價[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云凌;超聲彈性成像與乳腺攝影對乳腺腫塊診斷的對比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夏長虹;超聲彈性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對乳腺癌診斷價值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王俊玲;超聲新技術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與“螢火蟲”技術在乳腺實性病灶診斷中的價值探討[D];鄭州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米粲;易誤診為惡性的乳腺良性病變及腫瘤[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3年03期
2 李大力;楊文濤;;乳腺良性病變病理診斷應重視的問題[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年03期
3 孫青,丁華野,皋嵐湘,丁彥青;易誤診為惡性腫瘤的常見乳腺良性病變[J];診斷病理學雜志;1997年04期
4 楊軍樂;寧文德;董季平;郭佑民;閆銳;徐敏;;乳腺良性病變的鉬靶X線、磁共振表現(xiàn)對照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8年03期
5 許東峰;金清;王雪林;錢宏亮;馮全林;;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切除乳腺良性病變[J];上海醫(yī)學影像;2008年02期
6 李炳軍;曾學文;張為群;郝曉妍;艾尼;蘇毅;;超聲引導下利用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在乳腺良性病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年19期
7 都繼成;;乳腺良性病變的鉬靶X線診斷[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8年06期
8 暴龍;張峰;劉華萍;;男性乳腺結核誤診為乳腺良性病變1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年04期
9 李漢賢;乳腺良性病變單切術后殘乳癌變五例[J];衡陽醫(yī)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10 陳杏初;尹紅;;乳腺良性病變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國現(xiàn)代手術學雜志;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銀燕;王學梅;劉暢;耿品;李繼光;金鋒;;乳腺癌超聲惡性征象在乳腺良性病變中的分布特征[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杜恩;媽媽得乳癌 女兒要小心[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李躍輝;他用基因送給乳腺癌患者福音[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瑜;乳腺良性病變射頻超聲圖像特征及病理基礎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崔春國;射頻消融術治療乳腺良性病變的形態(tài)學觀察(動物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于靜;cyclineD1、Bax和p53的異常表達在乳腺良性病變惡性轉化中的作用[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7162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71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