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離心運動后低氧暴露對骨骼肌utrophin的影響
本文選題:dystrophin 切入點:utrophin 出處:《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摘要】:目的:Utrophin是dystrophin的同源蛋白,在dystrophin蛋白不足時有替代dystrophin的潛力。本研究選用EIMD為切入點采用損傷特征明顯的離心運動方式模擬“高住低訓(xùn)”模式,從utrophin蛋白的角度來研究低氧對EIMD膜損傷影響及可能的分子機制。方法:將70只八周齡健康的SD雄性大鼠(體重196.75±8.14g)隨機分成:安靜組(C);常氧下運動,常氧組(N);常氧下運動,低氧組(H);后兩組又隨機分為3個亞組:24H組、48H組、72H組。共7組,每組10只。低氧環(huán)境的氧濃度為12.7%。每組各取2只腹腔注射熒光染料EBD (Evans blue dye,伊文氏藍)來檢測肌細胞膜通透性。運動方式采用坡度為-16度的大負荷間歇性下坡跑,運動速度為26.8米/分,運動5分鐘×10組,組間歇1分鐘。運動結(jié)束后,取大鼠小腿腓腸肌用Western blot、RT-PCR和熒光免疫組化方法進行dystrophin基因表達、utrophin蛋白含量和基因表達等指標(biāo)的測定。結(jié)果:一次性離心運動后N24h和H24h組均出現(xiàn)EBD陽性纖維,常氧組EBD陽性細胞數(shù)先增加后減少,低氧組EBD陽性細胞數(shù)逐漸降低,均顯著高于安靜組(P0.05)。低氧組和常氧組dystrophin基因表達量隨時間推移均逐漸下降,且均明顯低于安靜組(P0.05)。與安靜組相比,H24h和H48h組utrophin蛋白含量顯著增高(P0.05),72h組降低明顯,恢復(fù)至接近安靜組水平。隨著時間推移,低氧各組utrophin蛋白含量持續(xù)升高,均明顯高于安靜組(P(0.05)。Utrophin各組基因表達與蛋白含量變化并不完全相符,說明該蛋白的表達除了由基因轉(zhuǎn)錄調(diào)節(jié)的控制外,還可能存在其他的調(diào)節(jié)機制。結(jié)論:1.一次性離心運動后低氧暴露不僅使骨骼肌細胞膜損傷提前,而且會延緩肌細胞膜的修復(fù)。2.一次性離心運動后低氧暴露使utrophin蛋白的表達增加。
[Abstract]:Objective: Utrophin is the homologous protein of dystrophin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replace dystrophin when the dystrophin protein is insufficient. In this study, we used EIMD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simulate the "high living and low training" model by centrifugal exercise with obvious damage characteristic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ypoxia on EIMD membrane damage and its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trophin protein. Methods: 70 healthy SD rats (body weight 196.75 鹵8.14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quiet group, normoxic group, normoxic group, normoxic group, normoxic group, normoxic group, and normal oxygen group. The latter two group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subgroups, 1: 24 H group, 48 H group and 72 H group. 10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given oxygen concentration of 12.70.Two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fluorescent dye EBD Evans blue dye (Yi Wen's blue) to detect the permeability of muscle cell membrane. The speed of exercise was 26.8 m / min, 5 minutes 脳 10 group, the interval of group was 1 minute. The content and expression of dystrophin gene in gastrocnemius muscle of rats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r RT-PCR and fluorescence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EBD positive fibers were found in N24 h and H24 h groups after single centrifugation. The number of EBD positive cells in normoxic group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EBD positive cells in hypoxic group decreased gradually,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quiet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dystrophin gene in hypoxia group and normoxic group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Compared with the rest group, the content of utrophin protein in H24 h and H48 h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recovered to the level of quiet group. With time, the content of utrophin protein in hypoxic groups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Utrophin gene wa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of protein conten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tein was controlled by gene transcription. There may be other regulatory mechanisms. Conclusion 1. Hypoxic exposure after one time centrifugation can not only lead to early damage of skeletal muscle cell membrane, but also delay the repair of muscle cell membrane. 2. Hypoxia exposure after one time centrifuge exercise can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utrophin protein.
【學(xué)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8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力;高前進;;骨骼肌小熱休克蛋白在離心運動訓(xùn)練后的表達及作用[J];河北醫(yī)藥;2009年13期
2 張建宏;向心性訓(xùn)練增加離心運動所致的功能障礙和肌肉損害的易損性[J];國外醫(yī)學(xué)(物理醫(yī)學(xué)與康復(fù)學(xué)分冊);1999年02期
3 高前進;張立立;;骨骼肌小熱休克蛋白在離心運動后的表達[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fù);2011年07期
4 馬新東;周越;王瑞元;;一次性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骨架蛋白表達和肌力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xué)雜志;2012年01期
5 吳翊馨;張海平;高巖;蘇勝林;;維生素E對離心運動后大鼠骨骼肌波形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4年09期
6 王雷;汪黎明;劉向輝;;離心運動重復(fù)效應(yīng)及肌肉生物力學(xué)適應(yīng)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fù);2009年15期
7 梁麗;王宏偉;;高強度離心運動后熱休克蛋白70在骨骼肌細胞中的表達及其特征分析[J];現(xiàn)代預(yù)防醫(yī)學(xué);2011年15期
8 魏海成;孫小雪;邴國強;孫茹;;不同負荷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組織結(jié)構(gòu)和血清中酶活性的影響及其意義[J];吉林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版);2012年04期
9 董貴俊;呂晨曦;葛新發(fā);李可峰;潘衛(wèi)東;;一次和重復(fù)大強度離心運動前后大鼠骨骼肌超微結(jié)構(gòu)變化[J];中國運動醫(yī)學(xué)雜志;2013年02期
10 王作軍,郭建生;各型大鼠肌纖維在離心運動時肌肉損傷中的變化[J];第四軍醫(yī)大學(xué)學(xué)報;1999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滿維祥;廖艷萍;湯長發(fā);;大強度離心運動對大鼠腓腸肌肌纖維類型的影響[A];湖南省首屆生理—藥理科學(xué)青年論壇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2 張海平;;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超微結(jié)構(gòu)影響的研究[A];第3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趙曉琴;李俊平;周越;王瑞元;;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細胞凋亡的影響[A];2013年中國生理學(xué)會運動生理學(xu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運動與健康”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3年
4 馬新東;周越;李俊平;;離心運動對細胞外基質(zhì)蛋白含量及膜完整性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xué)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5 張海平;;一次力竭性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超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A];2011年中國生理學(xué)會運動生理學(xué)專業(yè)委員會會議暨“運動與骨骼肌”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馬新東;周越;王瑞元;;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骨架蛋白表達和肌力的影響[A];2011年中國生理學(xué)會運動生理學(xué)專業(yè)委員會會議暨“運動與骨骼肌”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羅麗娜;王瑞元;周越;李俊平;;急性離心運動及針刺對大鼠骨骼肌解聚因子絲切蛋白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xué)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8 趙曉琴;李俊平;周越;王瑞元;;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細胞凋亡的影響[A];2013年中國生理學(xué)會運動生理學(xu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運動與健康”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3年
9 宋衛(wèi)紅;湯長發(fā);;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細胞凋亡的時序性影響[A];湖南省首屆生理—藥理科學(xué)青年論壇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10 馬建;劉波;羅小兵;戴國鋼;王煜;潘秋輝;;連續(xù)2周離心運動對人體上臂屈肌等速肌力和最大等長收縮力影響的研究[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xué)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童強;文化敏感的缺失曾使我們同科學(xué)擦肩而過[N];光明日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9條
1 劉曉然;離心運動后大鼠骨骼肌微管蛋白和線粒體的關(guān)聯(lián)及針刺干預(yù)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3年
2 汪黎明;不同時間間隔重復(fù)離心運動后肌肉損傷與適應(yīng)特點及機制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08年
3 袁建琴;低氧、離心運動對結(jié)蛋白的分布和表達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04年
4 馬新東;運動后骨骼肌基質(zhì)蛋白和完整膜蛋白變化及其對肌肉收縮和材料特性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06年
5 廖鵬;急性長時間離心運動誘導(dǎo)大鼠骨骼肌TNF-α表達的機制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07年
6 史冀鵬;離心運動對骨骼肌生肌調(diào)節(jié)因子的影響及針刺干預(yù)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1年
7 趙曉琴;Omi在離心運動誘導(dǎo)骨骼肌細胞凋亡及針刺干預(yù)中的作用[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4年
8 李世成;補充大豆肽對一次離心運動后骨骼肌微結(jié)構(gòu)損傷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04年
9 王瑞元;一次力竭性離心運動后大鼠骨骼肌α-actin代謝、α-actin和MHC基因表達及針刺對其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0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婷婷;一次性離心運動后低氧暴露對骨骼肌utrophin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6年
2 紀(jì)穎清;一次性離心運動后低氧暴露對p94和dysferlin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6年
3 朱琳;適應(yīng)性離心運動對大鼠腓腸肌蛋白質(zhì)組學(xué)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1年
4 白勝超;針剌對一次離心運動后骨豁肌炎癥反應(yīng)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5年
5 宋衛(wèi)紅;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細胞凋亡和增殖的時序性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6 董效蒙;大強度重復(fù)離心運動后骨骼肌微損傷線粒體氧化應(yīng)激狀的變化[D];山東體育學(xué)院;2015年
7 艾磊;布洛芬對一次性離心運動大鼠骨骼肌炎癥及衛(wèi)星細胞增殖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xué);2013年
8 雷濤;急性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bFGF表達的影響[D];蘇州大學(xué);2007年
9 姚瑤;低功率激光對大鼠急性力竭離心運動后骨骼肌微損傷的修復(fù)作用[D];蘇州大學(xué);2007年
10 陸彩鳳;一次力竭性離心運動對大鼠骨骼肌VEGF表達的影響[D];蘇州大學(xué);2006年
,本文編號:1599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59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