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素補充對人體DNA損傷及抗氧化功能影響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葉黃素補充對人體DNA損傷及抗氧化功能影響的研究
【摘要】:目的:近年來對膳食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功效已有很多研究,葉黃素作為一種天然生物活性成分也得到了更多關注,但其補充對健康人體的抗氧化功效尚未完全明確,本文旨在探討葉黃素補充對人體DNA損傷及抗氧化功能的影響。方法: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年齡20~30歲),將其隨機分為2組,即空白對照組和葉黃素補充干預組。葉黃素組連續(xù)3周口服補充葉黃素膠囊(20 mg/d),空白對照組不給予任何營養(yǎng)補充劑。所有志愿者在試驗期間避免攝入葉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日常作息規(guī)律。于首次口服葉黃素前及末次服用24h后分別留取兩組研究對象清晨空腹靜脈血7 m L。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血漿中葉黃素含量,彗星電泳實驗(單細胞凝膠電泳實驗)測定外周血淋巴細胞DNA氧化損傷程度,采用羥胺法檢測血漿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二硫代-2-硝基苯甲酸(DTNB法)比色法測定血漿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檢測血漿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法)檢測血漿血紅素氧合酶-1(HO-1)活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濃度,采用紅細胞膜熒光標記法(DPH法)測定紅細胞膜流動性,定磷法測定紅細胞膜Na+-K+-ATP酶活性,CCK-8法檢測外周血淋巴細胞增殖活性。結果:補充葉黃素3周后,受試者血漿中葉黃素水平達1.112μg/m L,較補充干預前升高了228%(P0.01)。DNA損傷分析顯示,葉黃素組5μmol/L H2O2、10μmol/L H2O2誘導的外周血淋巴細胞DNA損傷水平分別為92.48 AU、134.31 AU,均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自發(fā)性DNA損傷、25μmol/L H2O2誘導的DNA損傷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經(jīng)Pearson相關分析,干預后葉黃素組血漿中葉黃素濃度與自發(fā)性DNA損傷、10μmol/L H2O2誘導的DNA氧化損傷呈負相關(分別為r=-0.795,P=0.018;r=-0.693,P=0.043)。補充葉黃素3周后葉黃素組血漿中MDA含量為3.5nmol/m L,與補充前及空白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P0.05);血漿GSH-Px活力為117.4 U/m L,與補充前及空白對照組相比顯著升高(P0.05);血漿T-SOD、HO-1活性及Ox-LDL含量均無顯著改變(P0.05)。干預后葉黃素組紅細胞膜流動性偏振度ρ和微粘度η分別為0.123、0.762,均顯著低于干預前水平,紅細胞膜流動性升高(P0.05);紅細胞膜Na+-K+-ATP酶活性為3.232 U/m L,較補充前及空白對照組均顯著升高(P0.01)。補充葉黃素后外周血淋巴細胞增殖活性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葉黃素補充對健康人體DNA氧化損傷有保護作用,可增強人體抗氧化功能。
【關鍵詞】:葉黃素 抗氧化 DNA損傷 紅細胞膜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151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8
- 第一章 葉黃素補充對人體DNA氧化損傷的影響8-17
- 1 研究對象與方法8-11
- 1.1 研究對象與試驗流程8-9
- 1.1.1 研究對象8
- 1.1.2 試驗分組8
- 1.1.3 現(xiàn)場工作程序8
- 1.1.4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8-9
- 1.2 儀器與材料9
- 1.3 試驗方法9-10
- 1.3.1 血漿葉黃素水平檢測9
- 1.3.2 DNA損傷的檢測和分析9-10
- 1.4 統(tǒng)計方法10-11
- 2.結果11-15
- 2.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11
- 2.2 血漿葉黃素水平分析11-12
- 2.3 葉黃素干預對外周血淋巴細胞DNA損傷的影響12-13
- 2.4 血漿葉黃素濃度與DNA損傷水平相關性分析13-15
- 3 討論15-17
- 第二章 葉黃素補充對人體抗氧化功能影響的研究17-24
- 1 研究對象與方法17-20
- 1.1 研究對象與試驗流程17
- 1.2 儀器與材料17
- 1.3 試驗方法17-19
- 1.3.1 血漿抗氧化酶系指標檢測17-18
- 1.3.2 血漿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檢測18
- 1.3.3 血紅素氧合酶-1 活力檢測18
- 1.3.4 紅細胞膜流動性檢測18
- 1.3.5 紅細胞膜Na+-K+-ATP酶活性檢測18-19
- 1.3.6 外周血淋巴細胞增殖活性檢測19
- 1.4 統(tǒng)計學方法19-20
- 2 結果20-22
- 2.1 葉黃素干預對血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20
- 2.2 葉黃素干預對血漿血紅素氧合酶-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響20
- 2.3 葉黃素干預對紅細胞膜流動性的影響20-21
- 2.4 葉黃素干預對紅細胞膜Na+-K+-ATP酶活力的影響21
- 2.5 葉黃素干預對外周血淋巴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21-22
- 3.討論22-24
- 結論24-25
- 參考文獻25-28
- 綜述 葉黃素與氧化應激及相關疾病的研究進展28-38
- 綜述參考文獻34-38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38-39
- 附錄39-40
- 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40-41
- 致謝41-4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彥會;張輝珍;梁惠;馬愛國;何麗敏;祝彤彤;;血漿樣品中葉黃素的快速測定[J];衛(wèi)生研究;2015年01期
2 黃緋緋;林曉明;;老年黃斑變性患者與對照人群膳食、血清葉黃素/玉米黃素以及血脂水平的比較[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2期
3 馬愛國;鄭櫻;;葉黃素[J];營養(yǎng)學報;2013年06期
4 麥嘉儀;沈新南;魏延;吳岷;姚國英;;葉黃素對D-半乳糖致小鼠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年04期
5 何穎;肖常青;;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與糖尿病腎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0年04期
6 劉春泉;李大婧;雷芳;宋江峰;;葉黃素軟膠囊抗氧化功能人體試食試驗研究[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5期
7 王建禮;徐興華;林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9年09期
8 汪之頊;劉敏;張惠珍;谷貽光;邢茜宜;賴建強;;濟寧市城鄉(xiāng)社區(qū)成人四個季節(jié)膳食類胡蘿卜素的攝入量[J];營養(yǎng)學報;2009年01期
9 馬樂;林曉明;;葉黃素干預對長期熒屏光暴露者視功能的影響[J];營養(yǎng)學報;2008年05期
10 宋新娜;汪之頊;;成人膳食中類胡蘿卜素攝入量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年11期
,本文編號:6634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66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