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社會性反應問卷》的編制、信效度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嬰兒社會性反應問卷》的編制、信效度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 編制一個適合基層保健醫(yī)師使用的嬰兒社會性反應父母評價問卷,對其進行信度和效度評價,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嬰兒社會性發(fā)育的篩查提供依據(jù)。 方法 在廣泛查閱相關文獻和參考嬰兒相關發(fā)育評定量表的基礎上提出理論構想,把嬰兒社會性反應分為應人-應物反應、游戲性反應和自主運動3個方面,由此建立量表的初始項目庫。通過專題小組討論、專家咨詢等方法對項目進行修改,構建了由62個項目組成的初始問卷。選取到馬鞍山市婦幼保健所兒童保健門診進行常規(guī)體檢的1200名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嬰兒進行調查,,結合通過率、兩樣本t檢驗、相關性分析、因子分析等多種統(tǒng)計學方法對問卷的項目進行篩選,并最終編制成由42個項目組成的《嬰兒社會性反應問卷》(InfantSociality Performance Questionnaire,ISPQ)。 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評價。利用上述樣本,計算Cronbachα系數(shù)評價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采用便利抽樣,在3、6、9、12月齡組各抽取20人(共80人),由一名調查員對兒童家長進行詢問,另外兩名調查員根據(jù)家長的回答分別進行評分,用Pearson相關系數(shù)法分析問卷的同測信度;另每個年齡組抽取20人(共80人),間隔3~5天后,對填寫過問卷的家長進行相同問卷的調查,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shù)法分析問卷的重測信度。同樣使用上述1200人的樣本,對項目篩選過后的3月齡、6月齡、9月齡和12月齡問卷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法),并采用方差分析比較不同母親文化程度和不同母親工作性質人群得分的差異,從而判斷量表的區(qū)分效度;另選取樣本6月齡1093人、9月齡930人、12月齡657人進行社會性反應評定,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的基礎上進行模型構建,以考察問卷的結構效度。 進一步分析社會性反應的影響因素。選取馬鞍山市婦幼保健所兒童保健門診的2099名3月齡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建立隊列,在兒童3月齡、6月齡、9月齡、12月齡時使用ISPQ對其進行社會性反應評價并做影響因素問卷調查。資料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 有20個條目的通過率≥80%或<35%,予以刪除后對剩下的條目作進一步的項目篩選。項目分析結果顯示,采用t檢驗分析方法,所有條目均入選,說明構建的條目具有很好的鑒別度;相關系數(shù)法分析結果顯示,5個條目的r<0.3,考慮刪除;內部一致性分析結果顯示,6個條目刪除后,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shù)升高,這6個條目考慮刪除;因子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條目因子的負荷均大于0.4。最終有3個條目達到規(guī)定標準的指標總數(shù)≤2,予以刪除。因此,初步確定的問卷包含42個條目,其中3月齡問卷、6月齡問卷、9月齡問卷和12月齡問卷分別8條、10條、12條和12條。 4個月齡問卷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746、0.773、0.916、0.782,評分者間信度分別為0.719、0.728、0.943和0.790,總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分別為0.595、0.607、0.625、0.624。3月齡、6月齡、9月齡、12月齡問卷因子分析分別提取1、3、3、2個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分別為80.1%、51.2%、46.4%、40.8%;驗證性因子分析顯示,模型擬合良好;母親不同特征組間嬰兒社會性反應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問卷區(qū)分效度良好。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低出生體重、母親工作性質、家庭人均月收和父母在孕前是否學習健康妊娠相關知識是3月齡嬰兒社會性反應的影響因素;兒童性別、早產(chǎn)、父親工作性質、父母在孕前是否學習健康妊娠相關知識是6月齡嬰兒社會性反應的影響因素;9月齡嬰兒社會性反應的影響因素有3個,分別是兒童性別、低出生體重、父母在孕前是否學習健康妊娠相關知識;12月齡嬰兒社會性反應的影響因素僅一個,即父母在孕前是否學習健康妊娠相關知識。 結論 初步完成了《嬰兒社會性反應問卷》(ISPQ)的編制及信效度評價工作,ISPQ結構清晰,信效度指標符合測量學要求,可作為嬰兒社會性發(fā)育篩查工具。
【關鍵詞】:問卷調查 因素分析 信度 效度 嬰兒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174
【目錄】:
- 目錄4-5
- 英文縮略語5-6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研究背景11-13
- 2 對象與方法13-18
- 3 結果18-31
- 4 討論31-34
- 5 結論34-35
- 參考文獻35-40
- 綜述:年齡與發(fā)育進程問卷——使用最多的兒童發(fā)育篩查問卷40-48
- 參考文獻44-48
- 附錄48-50
- 致謝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艷華;徐秀;馮玲英;李慧蓉;;貝莉嬰兒發(fā)育量表-Ⅱ在我國的引進和使用初探[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年02期
2 于穎;何青;任春惠;;早期干預對早產(chǎn)兒智能發(fā)育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年02期
3 劉建新;廖捷;賴雪芳;;早產(chǎn)與足月嬰兒氣質特點對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年04期
4 孟召學;李榮萍;陳林英;;早期教育對6月齡嬰兒氣質影響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年09期
5 吳少晶;劉文靜;張華;曾紅;王蕓;鄭明慈;;P53基因多態(tài)性及環(huán)境因素與低出生體重兒的關系[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年02期
6 劉冬芝;;腦癱兒童的早期智力干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年07期
7 陳珊;;早期兒童神經(jīng)心理發(fā)育評估[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年12期
8 劉軍防;尚延慧;張巧玲;;低出生體重兒的發(fā)生情況及相關因素調查[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年02期
9 陳會昌;兒童社會性發(fā)展量表的編制與常模制訂[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4年04期
10 趙必華;顧海根;;心理量表編制中的若干問題及題解[J];心理科學;2010年06期
本文關鍵詞:《嬰兒社會性反應問卷》的編制、信效度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85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45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