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部分農村地區(qū)3~6歲留守兒童膳食模式與缺鐵性貧血、肥胖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3-02-09 20:08
目的了解安徽省部分農村地區(qū)3~6歲兒童的膳食模式,探討其與體格指標及營養(yǎng)缺乏病之間的關系。方法 2018年9—12月,從安徽省蚌埠市(皖北)和六安市(皖南)各方便抽取1個縣(懷遠縣和舒城縣),每個縣隨機抽取2個鄉(xiāng)共10個農村幼兒園。使用自編兒童營養(yǎng)狀況問卷進行調查,測量兒童的身高和體重,檢測其血紅蛋白和血鋅含量。結果共調查904名3~6歲的農村兒童,其中留守兒童306名,非留守兒童598名;男童475名,女童429名。該地區(qū)3~6歲兒童的膳食模式分為傳統(tǒng)型、動物蛋白型、高鈣型和零食型4種,留守兒童組在動物蛋白型和高鈣型2個維度的高因子得分所占比例低于非留守兒童組(P<0.01)。傳統(tǒng)型模式的高因子得分組缺鐵性貧血檢出率高于低因子得分組(P<0.01),動物蛋白型模式低因子得分組缺鐵性貧血和鋅缺乏的檢出率均高于高因子得分組(P<0.05)。結論安徽部分農村地區(qū)3~6歲留守與非留守兒童膳食模式存在差異,留守兒童的營養(yǎng)缺乏病檢出與傳統(tǒng)型和動物蛋白型食物攝入頻率有關。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1.2 調查方法
1.3 判定標準
1.4 質量控制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2.2 膳食模式分布
2.3 留守與非留守兒童膳食模式比較
2.4 留守兒童的膳食模式與體格狀況、營養(yǎng)缺乏病的關系
3 討論
本文編號:3739173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1.2 調查方法
1.3 判定標準
1.4 質量控制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2.2 膳食模式分布
2.3 留守與非留守兒童膳食模式比較
2.4 留守兒童的膳食模式與體格狀況、營養(yǎng)缺乏病的關系
3 討論
本文編號:37391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7391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