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動量分析老年人身體站立前傾時的動態(tài)平衡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6-01 05:28
目的運用動量參數(shù)探討老年人執(zhí)行身體前傾動作時,年齡差異對動態(tài)平衡機制的影響。方法 16位健康老年人為老年組,16位健康大學(xué)生為年輕組,組內(nèi)男女各半。受試者站立于測力板上,隨機進行自然站立與雙腳并攏的前傾動作各10次,并以5臺紅外線攝影機同步紀錄;以MATLAB計算質(zhì)心線動量與角動量,并以SPSS進行檢驗。結(jié)果執(zhí)行身體前傾動作時的動態(tài)平衡能力,老年人與年輕人在不同支撐面下的質(zhì)心線動量和角動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線動量與角動量顯著相關(guān)(r=0.947),且與壓力中心偏離度(r=0.877 vs 0.720)、質(zhì)心偏離度(r=0.923 vs 0.814)、傾斜角(r=0.671 vs 0.557)等參數(shù)呈正相關(guān),而與安全限界(r=-0.819 vs-0.695)呈負相關(guān)。結(jié)論利用動量參數(shù)可以作為評價老年人動態(tài)平衡的手段,而促進老年人動態(tài)平衡提升,應(yīng)以訓(xùn)練動態(tài)穩(wěn)定極限位置的質(zhì)心速度控制能力為優(yōu)先考慮。
【文章來源】: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 2020,40(1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動作起始點與動作完成點
表3 兩組不同BOS下前傾動作的COM線動量 ( x ˉ ±s,n=16) 組別 COM線動量(kg·m/s) 最大線動量時間點(%) 老年組 自然站立 3.68±2.391) 63.0±9.21) 并腳站立 3.28±2.131) 62.8±12.81) 年輕組 自然站立 7.24±1.77 55.2±3.9 并腳站立 7.41±1.76 52.9±4.82.3 不同BOS下的COM角動量
表4 兩組不同BOS下前傾動作的COM角動量 ( x ˉ ±s,n=16) 組別 COM角動量(kg·m2/s·rad/s) 最大角動量時間點(%) 老年組 自然站立 4.09±1.98 55.3±16.2 并腳站立 3.87±1.2 64.8±13 年輕組 自然站立 6.47±1.54 53.6±6.7 并腳站立 6.45±1.69 53.1±5.52表5 LOS參數(shù)與COM動量的相關(guān)矩陣(r值) 指標 角動量 壓力中心偏離度 動作開始壓力中心值 安全限界 質(zhì)心偏離度 傾斜角 線動量 0.9472) 0.8772) -0.5692) -0.8192) 0.9232) 0.6712) 角動量 - 0.7202) -0.4352) -0.6952) 0.8142) 0.5572) COP偏離度 - - -0.7152) -0.8882) 0.9392) 0.7582) 動作開始COP值 - - - 0.3151) -0.5802) -0.5112) 安全限界 - - - - -0.8912) -0.6822) COM偏離度 - - - - - 0.7102) 1)P<0.05;2)P<0.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核心肌群鍛煉提升老年人功能性體能與平衡能力[J]. 張帆,蔣琴華,王竹影,吳志建,宋彥李青. 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 2019(14)
[2]上、下樓梯時認知任務(wù)介入對下肢協(xié)調(diào)性影響的研究[J]. 張帆,王長生,祝捷,谷松,Reza Seyedi,Reza Zourmand,Susilo. 體育科學(xué). 2015(01)
[3]老年人的身體平衡能力與“外部干擾適應(yīng)理論”[J]. 渡部和彥,王蕓. 體育科學(xué). 2014(02)
[4]人體動態(tài)穩(wěn)定性理論及防跌倒擾動性訓(xùn)練進展[J]. 李世明,Tanvi Bhatt. 體育科學(xué). 2011(04)
本文編號:3209749
【文章來源】: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 2020,40(1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動作起始點與動作完成點
表3 兩組不同BOS下前傾動作的COM線動量 ( x ˉ ±s,n=16) 組別 COM線動量(kg·m/s) 最大線動量時間點(%) 老年組 自然站立 3.68±2.391) 63.0±9.21) 并腳站立 3.28±2.131) 62.8±12.81) 年輕組 自然站立 7.24±1.77 55.2±3.9 并腳站立 7.41±1.76 52.9±4.82.3 不同BOS下的COM角動量
表4 兩組不同BOS下前傾動作的COM角動量 ( x ˉ ±s,n=16) 組別 COM角動量(kg·m2/s·rad/s) 最大角動量時間點(%) 老年組 自然站立 4.09±1.98 55.3±16.2 并腳站立 3.87±1.2 64.8±13 年輕組 自然站立 6.47±1.54 53.6±6.7 并腳站立 6.45±1.69 53.1±5.52表5 LOS參數(shù)與COM動量的相關(guān)矩陣(r值) 指標 角動量 壓力中心偏離度 動作開始壓力中心值 安全限界 質(zhì)心偏離度 傾斜角 線動量 0.9472) 0.8772) -0.5692) -0.8192) 0.9232) 0.6712) 角動量 - 0.7202) -0.4352) -0.6952) 0.8142) 0.5572) COP偏離度 - - -0.7152) -0.8882) 0.9392) 0.7582) 動作開始COP值 - - - 0.3151) -0.5802) -0.5112) 安全限界 - - - - -0.8912) -0.6822) COM偏離度 - - - - - 0.7102) 1)P<0.05;2)P<0.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核心肌群鍛煉提升老年人功能性體能與平衡能力[J]. 張帆,蔣琴華,王竹影,吳志建,宋彥李青. 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 2019(14)
[2]上、下樓梯時認知任務(wù)介入對下肢協(xié)調(diào)性影響的研究[J]. 張帆,王長生,祝捷,谷松,Reza Seyedi,Reza Zourmand,Susilo. 體育科學(xué). 2015(01)
[3]老年人的身體平衡能力與“外部干擾適應(yīng)理論”[J]. 渡部和彥,王蕓. 體育科學(xué). 2014(02)
[4]人體動態(tài)穩(wěn)定性理論及防跌倒擾動性訓(xùn)練進展[J]. 李世明,Tanvi Bhatt. 體育科學(xué). 2011(04)
本文編號:32097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2097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