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紅細胞氧-還輔酶的整合評價膳食多酚健康效益的新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0-07-24 14:38
【摘要】:富含膳食多酚的食物對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衰老等多種慢性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及輔助治療的效果,但由于膳食多酚復雜的存在體系以及體內靶點不明的特點,對于膳食多酚健康效益及作用機制的研究和評價方法體系的建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本文旨在開發(fā)一種精確快速的評價方式,來量化評價膳食多酚的健康效益,主要通過UPLC-MS/MS檢測手段,精準分析氧化應激狀態(tài)下的體外紅細胞中氧-還輔酶的濃度和比例,提出整合尼克酰胺二核苷酸比例法概念(簡稱IPDR),IPDR與NAD~+/NADH比值呈正相關、與NADP~+/NADPH比值呈負相關,以此為數(shù)學模型推算IPDR值,實現(xiàn)多酚健康效益的定量評價。該方法有望進一步應用到對藥食兩用植物進行健康效益評價及有效成分篩選,為功能食品的開發(f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評價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UPLC-MS/MS的技術建立了快速精確的檢測細胞內尼克酰胺氧-還輔酶的定量方法。該方法采用多反應監(jiān)測(MRM)模式,對NAD~+,NADH,NADP~+,NADPH的檢測靈敏度達到了50-100 fmol級別,分析每個樣品只需要5 min,可以實現(xiàn)兩對輔酶同時快速檢測。并且該檢測方法的RSD小于5%,回收率為87%-95%,檢測方法的線性范圍5-25000 nM。2.探究了體外兔紅細胞過氧化氫及高糖添加誘導的氧化應激模型中紅細胞溶血、脂質過氧化等指標,發(fā)現(xiàn)紅細胞溶血和脂質過氧化與過氧化氫及葡萄糖處理濃度和處理時間呈正相關,最后確定了過氧化氫處理濃度為250μM、處理時間2 h和葡萄糖添加濃度為150 mM、處理時間24 h、48 h、72 h作為體外紅細胞氧化應激細胞模型。3.選擇上述兩種紅細胞氧化應激模型,添加8種典型多酚(槲皮素QU、槲皮苷QI、金絲桃苷HY、表兒茶素ECE、蘆丁RU、兒茶素CE、矢車菊素CY、矢車菊素苷CYG)對損傷模型進行保護,檢測紅細胞溶血、脂質過氧化、及輔酶濃度等指標,推算IPDR值并驗證該指標與多酚對紅細胞的綜合保護作用的相互關系。結果表明8種膳食多酚在兩種氧化應激細胞模型中對溶血及脂質過氧化均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但多酚分子結構與溶血保護作用之間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過氧化氫模型引起細胞的IPDR值大幅上升,說明急性氧化應激模型不適合健康效益評價,而在高糖模型中的IPDR值與脂質過氧化保護的變化趨勢相似,順序由大到小依次是QI、QU、HY、ECE、RU、CE、CY、CYG,說明高糖模型更能模擬體內氧化應激的狀態(tài),利用高糖添加下IPDR值可以更合理的反映這些膳食多酚的健康效益,因而確定了IPDR值評價多酚健康效益的主要實驗條件為:150 mM高糖添到體外培養(yǎng)的兔紅細胞,體外無菌孵育24 h-48 h。4.探討了IPDR法的機理。通過膳食多酚與紅細胞膜的親和力佐證多酚綜合抗氧化的健康效益。利用改量的福林酚法,分析了上述8種膳食多酚與紅細胞膜結合率。結果發(fā)現(xiàn),相同濃度下膳食多酚的結合力由高到低排列順序為:QI、QU、HY、CY、ECE、CE、RU、CYG,該順序和用IPDR模型對膳食多酚保護作用的評價表現(xiàn)一致,進一步說明了本研究建立的膳食多酚健康效益評價模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151
【圖文】:
1. 緒 論產物概述于古希臘語πολ ,是指許多個苯酚單位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 1894,距今 124 年溫·海斯藍和同事[3]。多酚是一類含有特定酚都是來源于天然動植物和微生物[6],酚認識是從單寧開始的,上世紀 20 年的結構差異將單寧分成了兩大類:水解單使用,單寧的典型結構如圖 1-1 所示。
這些化合物的快速氧化就會產生強烈的變暗的汁液。而汁在其早期具有輕微殺菌作用,是由于天然產生的一種單寧酸的多酚類物作用而產生的醌類物質。在此過程中溶液會有一定的抑菌作用[47]。3 抗腫瘤膳食多酚對腫瘤的發(fā)生以及對體外培養(yǎng)癌細胞生長的抑制已經得到認可[48, ra R. Saunders 和 Eric Verdin 調查發(fā)現(xiàn) SIRT1 的酶活性可以被由植物多酚激活的 SIRT1 蛋白會通過細胞信號途徑激活熱休克蛋白因子 HSF1 使其對信號減弱,HSF1 對信號壓力的抵抗力增強也可能有助于癌癥的發(fā)展,幫助癌細力如圖 1-4。不同來源的人類癌癥細胞株對 HSF1 功能的依賴性更大,其維存活的能力比非轉化型的細胞要高。所以多酚可以通過調節(jié) SIRT1 的酶活發(fā)揮抗癌作用[50]。美國科學家 Fang MZ 等人證實茶多酚 EGCG 可以抑制 D轉移酶來控制癌細胞的惡性增長,這一現(xiàn)象在人類結腸癌 HT-29 細胞、食E 150 細胞和前列腺癌 PC3 細胞中也證實了。
科 技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谷胱甘肽的還原,抗壞血酸濃度的穩(wěn)定,鐵硫H、NADP+、NADPH 在細胞代謝中的地位和NADH系列輔酶是細胞內物質代謝和能量代+和 NADH 涉及到機體 700 多個氧化還原的反酶[70],NAD+和 NADH 不僅在三大物質代謝中起點[71]。在生物細胞中 NAD+通過接受糖酵解和生成還原態(tài)的 NADH 如圖 1-5 所示。
本文編號:2768973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151
【圖文】:
1. 緒 論產物概述于古希臘語πολ ,是指許多個苯酚單位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 1894,距今 124 年溫·海斯藍和同事[3]。多酚是一類含有特定酚都是來源于天然動植物和微生物[6],酚認識是從單寧開始的,上世紀 20 年的結構差異將單寧分成了兩大類:水解單使用,單寧的典型結構如圖 1-1 所示。
這些化合物的快速氧化就會產生強烈的變暗的汁液。而汁在其早期具有輕微殺菌作用,是由于天然產生的一種單寧酸的多酚類物作用而產生的醌類物質。在此過程中溶液會有一定的抑菌作用[47]。3 抗腫瘤膳食多酚對腫瘤的發(fā)生以及對體外培養(yǎng)癌細胞生長的抑制已經得到認可[48, ra R. Saunders 和 Eric Verdin 調查發(fā)現(xiàn) SIRT1 的酶活性可以被由植物多酚激活的 SIRT1 蛋白會通過細胞信號途徑激活熱休克蛋白因子 HSF1 使其對信號減弱,HSF1 對信號壓力的抵抗力增強也可能有助于癌癥的發(fā)展,幫助癌細力如圖 1-4。不同來源的人類癌癥細胞株對 HSF1 功能的依賴性更大,其維存活的能力比非轉化型的細胞要高。所以多酚可以通過調節(jié) SIRT1 的酶活發(fā)揮抗癌作用[50]。美國科學家 Fang MZ 等人證實茶多酚 EGCG 可以抑制 D轉移酶來控制癌細胞的惡性增長,這一現(xiàn)象在人類結腸癌 HT-29 細胞、食E 150 細胞和前列腺癌 PC3 細胞中也證實了。
科 技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谷胱甘肽的還原,抗壞血酸濃度的穩(wěn)定,鐵硫H、NADP+、NADPH 在細胞代謝中的地位和NADH系列輔酶是細胞內物質代謝和能量代+和 NADH 涉及到機體 700 多個氧化還原的反酶[70],NAD+和 NADH 不僅在三大物質代謝中起點[71]。在生物細胞中 NAD+通過接受糖酵解和生成還原態(tài)的 NADH 如圖 1-5 所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賈剛;謝麗陽;張迪;蔡圣寶;籍保平;;黃酮對AAPH誘導的HepG2細胞氧化應激的作用[J];食品科技;2011年09期
2 韓飛;周孟良;;過氧化氫誘導HepG2細胞產生氧化應激細胞模型的建立[J];食品科學;2011年05期
3 王維蓉;林蓉;彭寧;韓純潔;;丹參酮ⅡA對過氧化氫損傷人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J];中藥材;2006年01期
4 呂梅,張勇,李靜先,時慶德,張薇,陳家琦;運動性疲勞狀態(tài)下線粒體膜生物學特征的研究-Ⅲ:遞增負荷力竭性運動后大鼠肝線粒體膜NADH-CoQ還原酶及肝組織NAD~(+)的變化[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98年01期
5 陳江華,王毓三;3-磷酸甘油脫氫酶偶聯(lián)法測定血清醛縮酶活性[J];臨床檢驗雜志;1996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亞紅;細胞內NAD水平分析及多酶氧化體系抑制效應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7689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7689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