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對人心血管系統(tǒng)及相關影響因素的自然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26 15:32
【摘要】:通過中等強度冷空氣活動對人群血壓及生化指標水平的影響實驗研究,探討冷空氣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選取甘肅省張掖市為實驗地點,經(jīng)健康篩查及血液學檢查,于現(xiàn)場研究前,選擇3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為病例組,40例健康人為對照組。在2013年4月27—28日冷空氣發(fā)生的過程中進行了科學實驗,分別于冷空氣暴露前24 h(4月26日上午)、過境時(氣溫降至最低,4月28日07:00-08:00)和過境后24 h(4月29日上午)對70名研究對象進行血脂、全血黏度、心肌肌鈣蛋白I、肌紅蛋白和血管內(nèi)皮素-1檢查,分析各個生化指標水平在冷空氣過境前、中、后的變化。結果表明,受冷空氣影響,可使心腦血管患者和健康人的全血黏度低切和中切、全血還原低切和高切均顯著升高,使血液處于高凝、高聚和高黏狀態(tài);可使心腦血管患者血清TG、VLDL—C呈顯著上升,HDL-C、ApoA1呈顯著下降,導致血液黏稠,沉積在血管壁的膽固醇、血小板顆粒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加重;可使血管內(nèi)皮素-1濃度在冷空氣過境時顯著升高,可使肌紅蛋白和肌鈣蛋白I無論是冷空氣發(fā)生時還是影響結束后均呈持續(xù)升高,導致血管收縮、心肌細胞受損。主要結論:受冷空氣影響,無論是健康人還是心腦血管病人,一是均可使血液處于高凝、高聚和高黏狀態(tài),影響其流動性;二是可使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或加重;三是可導致血管收縮、心肌細胞受損。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冷空氣對人群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影響的事實及機理。
本文編號:256619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伍文彬;賴先榮;索朗其美;孟憲麗;;藏藥多血康對家兔血瘀癥模型全血黏度及紅細胞流變性的影響[J];西藏科技;2009年02期
2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葛淼;;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參考值的地理分布[A];自然地理學與生態(tài)安全學術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葛淼;姜吉琳;許金輝;;老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參考值的地理分布[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七卷)[C];2013年
3 葛淼;;青年女性全血黏度(230s~(-1))參考值與海拔高度的關系[A];2014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第三章)[C];2014年
4 葛淼;;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參考值的地理分布[A];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2011年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彭曉青;劉鳳華;顏培實;;高溫對仔豬組織形態(tài)及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家畜環(huán)境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8年
,本文編號:25661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5661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