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12歲兒童自報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的相關因素分析
本文選題:兒童 + 食物過敏。 參考:《衛(wèi)生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目的了解中國3~12歲兒童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的流行情況,探討其相關因素。方法采用多階段整群抽樣方法,選取七城市(北京、蘇州、廣州、鄭州、成都、蘭州和沈陽)和兩農村(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和邢臺縣),共抽取1792名3~12歲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并用Logistic回歸分析兒童自報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的相關因素。結果兒童自報食物過敏率為8.4%,食物不耐受率為7.7%。最常見的引起兒童食物過敏的食物為海鮮、魚、雞蛋、水果和牛奶。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父母有過敏史為兒童食物過敏的危險因素[OR=4.49(95%CI 2.52~8.01),P0.01],挑食為兒童食物不耐受的危險因素[OR=2.40(95%CI 1.43~4.02),P0.01],母親文化程度高為兒童食物不耐受的保護因素(母親文化程度為大學及以上者相對于初中及以下者[OR=0.40(95%CI 0.20~0.80),P=0.01]。結論兒童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和父母文化程度與家庭經濟狀況等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food allergy and food intolerance in 3-year-old children in China. Methods A total of 1792 children aged 12 years old were selected from seven cities (Beijing, Suzhou, Guangzhou, Zhengzhou, Chengdu, Lanzhou and Shenyang) and two rural areas (Nanhe County and Xingtai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by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between food allergy and food intolerance in children. Results the rate of food allergy and food intolerance were 8.4 and 7.7 respectively. The most common foods that cause food allergies in children are seafood, fish, eggs, fruits and milk.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parents had a history of allergy as a risk factor for food allergy in children [OR4.49 (95 CI 2.52 / 8.01) P 0.01], selective feeding was a risk factor for children's food intolerance [OR2.40 (95CI 1.434.02) P 0.01], and mother's high educational level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children's food intolerance (mother's text). The degree of transform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junior high school [ORX 0.40 (95 CI 0.20 / 0.80) P0. 01].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food allergy and food intolerance in childre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genetic factors,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family economic status.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中糧營養(yǎng)健康研究院;
【分類號】:R15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彭玉彬;;食物不耐受與兒童慢性腹瀉的相關性討論[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年S1期
2 黃蓉;劉志強;段榮;;食物不耐受與兒童相關性疾病的研究進展[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0年03期
3 張曉波;陸愛珍;王立波;張靈恩;;兒童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相關因素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07年09期
4 康麗敏;張鎂硒;趙青;;156例兒童食物不耐受多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年2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娟;江遜;吳玉麗;王春暉;仝海霞;王寶西;;32例食物蛋白過敏與嬰兒嘔吐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年06期
2 鄭輝;陳鋰;馬惠珍;;杭州市城區(qū)兒童過敏原的調查[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年05期
3 崔艷杰;孫秀發(fā);;母乳喂養(yǎng)預防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研究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0年02期
4 徐熾友;胥華;孫琦巍;李書云;王心聲;張偉;;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患者2076例變應原檢測結果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3年01期
5 程瑩;梁彩艷;;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治療嬰兒濕疹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1年11期
6 葉俏波;;從“治未病”探討兒童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防治[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2年12期
7 郭俊英;段全紀;門光國;楊珊珊;;飲食干預對過敏性紫癜患兒影響的研究[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8 于海霞;王瑜;林小梅;許賢照;;7~18歲超重肥胖人群IgG抗體檢測情況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4年19期
9 王令;高寧;周安傳;孟英超;姜少華;國寶蘭;邢巧葉;;中藥直腸灌注治療兒童鼻竇炎臨床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5年04期
10 莊賢文;羅海玲;許自雯;鄭穎琨;;ELISA法檢測IgG介導的食物不耐受應用于健康體檢者的作用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5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修俠;早期營養(yǎng)干預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的臨床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李平;RSV感染后引發(fā)哮喘和反復喘息的相關因素分析[D];蘇州大學;2008年
3 楊越楠;包頭市某三甲醫(yī)院變應性疾病就醫(yī)患者過敏原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王永芳;喘息患兒發(fā)生支氣管哮喘預測因素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丁燕霞;安慶市0-14歲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及危險因素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朱應紅;嬰兒期喂養(yǎng)行為與過敏性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分析[D];山東大學;2012年
7 毛曉暉;嬰兒濕疹主要發(fā)病因素相關性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李紅梅;重慶地區(qū)過敏性疾病兒童吸入性變應原分布特點[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馬福金;食源性蛋白誘導血清特異性IgG產生效果的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歐陽文獻;游潔玉;段柏萍;陳昌斌;;食物特異性IgG抗體檢測在兒童慢性腹瀉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8年01期
2 王玲;姜輝;田亞平;;普通人群14種食物不耐受情況初步分析[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武慶斌;葉建新;丁云芳;張芳;;食物IgG抗體檢測在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的臨床意義[J];臨床兒科雜志;2006年10期
4 顧恒,邵長庚;異位性皮炎的診斷[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0年02期
5 盧秋穗,張銀美;嬰幼兒喘息性疾病210例與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細胞病毒及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關系及隨訪觀察[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6 陳育智,盛錦云;關于嬰幼兒哮喘的若干問題[J];中華兒科雜志;1998年12期
7 謝志賢;劉倩;;食物不耐受與相關性疾病[J];中華內科雜志;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食物不耐受檢測臨床應用征文通知[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年12期
2 王玲;姜輝;田亞平;;普通人群14種食物不耐受情況初步分析[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張旭東;鄧敏;李梅;王曉玲;;食物不耐受與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關系[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年36期
4 向年虎;陳永華;;略論食物不耐受與人體疾病的相關性[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8年06期
5 張國兵;于燁華;陸斌;姚美娟;;以急性腹痛為主要表現的食物不耐受6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年29期
6 韓立芬;李曉鸞;趙莉;;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300例食物不耐受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年27期
7 張國軍;呂虹;周亞莉;方芳;王雅杰;康熙雄;;食物不耐受檢測臨床意義的探討[J];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年05期
8 卓廣超;王昊;鄭輝;;杭州市兒童7種食物不耐受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9年10期
9 李林;張晨宇;郝家硯;許自成;;食物不耐受與小兒相關疾病的初步研究[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9年04期
10 鄭專;陳靈曉;;紹興地區(qū)普通人群14種食物不耐受的調查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樝;曾世華;何淵民;肖莎;陳德宇;;食物不耐受在常見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患者中的檢測與分析[A];2009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永志;;246例體檢者食物不耐受情況調查[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3 秦東春;佘明聰;;成人與兒童食物不耐受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楊鳳英;;食物不耐受患者在社區(qū)的健康宣教與飲食指導[A];全國第13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5 潘德軍;;食物不耐受檢測的臨床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6 鄭專;董學君;陳靈曉;;紹興地區(qū)普通人群14種食物不耐受的調查分析[A];2009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王曉艷;王學艷;;食物不耐受致雙足抽動伴疼痛1例[A];第五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嚴孝嶺;王艾麗;虞偉;劉國瑞;鄭田;李曉軍;;食物不耐受特異性IgG抗體的臨床應用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2011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林飛燕;;高度食物不耐受致幼兒泛發(fā)性癢疹1例[A];2014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4年
10 葉筱燕;蒙秉新;趙英;;365例食物不耐受特異性IgG抗體檢測結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黃余紅邋王繼榮;腹痛竟因愛吃瓜子 “食物不耐受”悄悄傷人[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2 黃石市二醫(yī)院兒科主任 吳文華;食物不耐受誘發(fā)消化道疾病[N];黃石日報;2007年
3 羅剛 黃余紅 王繼榮;“食物不耐受檢測”走入臨床[N];健康報;2006年
4 解放軍305醫(yī)院老年病科 趙津京 王凱;當心食物“不耐受”[N];健康時報;2009年
5 通訊員 黃余紅 王繼榮;抽取0.5毫升血便可進行90項常見食物檢測[N];大眾科技報;2006年
6 武警廣東總隊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 曾晶;沒性趣或是食物過敏[N];健康時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孟剛;吃喝不當可導致病情加重或危及生命[N];中國消費者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鐘華;2962例健康體檢者14種食物不耐受分析與關聯(lián)規(guī)則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莊瑩;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食物不耐受、癥狀嚴重程度及回盲部肥大細胞變化的相關性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楊旭;中藥氣藥灌腸法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狀態(tài)影響的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陳小紅;食物不耐受輪替治療過敏性紫癜療效觀察及機制探討[D];瀘州醫(yī)學院;2012年
5 代汝俊;兒童過敏性紫癜與食物不耐受的相關性研究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相平;個性化食物sIgG試劑盒的研制及本地區(qū)5種食物不耐受組分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陳玉娟;健康體檢人群14種食物不耐受的IgG抗體檢測現狀及其與相關疾病的關系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538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05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