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膳食與運動干預單純性肥胖初中生效果評價
本文選題:飲食習慣 + 肥胖癥。 參考:《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討平衡膳食與運動干預對單純性肥胖初中生身體的影響,為制定有效干預措施提供依據(jù)。方法選取連云港市2所中學肥胖初中生48名,隨機均分為對照組、極限有氧運動組、平衡膳食組、平衡膳食加極限有氧運動組4組。測試體質量指數(shù)(BMI)、血液部分指標、皮脂厚度、圍度。結果干預后,平衡膳食極限有氧運動組與對照組在BMI(27.82±2.52,30.68±2.56)kg/m2、腰圍(90.38±9.22,101.38±5.58)cm、上臂圍(29.54±2.39,31.70±5.24)cm,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1),且優(yōu)于其他兩組;極限有氧運動組三酰甘油與對照組比較顯著降低,且優(yōu)于其他兩組(P值均0.01)。結論平衡膳食極限有氧運動對肥胖中學生BMI、皮脂厚度、圍度的影響具有協(xié)同效應。極限有氧運動可以顯著降低三酰甘油含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alanced diet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body of ob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48 ob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2 middle schools in Lianyungang c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imit aerobic exercise group, the balanced diet plus extreme aerobic exercise group. Body mass index (BMI), blood index, sebum thickness, circumference.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BMI(27.82 鹵2.52t 30.68 鹵2.56 kg / m2, waist circumference 90.38 鹵9.22101.38 鹵5.58cm,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29.54 鹵2.39 鹵31.70 鹵5.24 cm in the balanced dietary limit aerobic exercis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P < 0.01), triglyceride in the extreme aerobic exerci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in P value of 0. 01%. Conclusion balanced dietary limit aerobic exercise has synergistic effects on BMI, sebum thickness and circumference of ob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xtreme aerobic exercis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triglyceride.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寧中學;連云港市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連云港市新海中學;
【基金】:江蘇省營養(yǎng)學會資助項目(JYX201109)
【分類號】:G637.8;R15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付娟;肖明;喬靜;;健康管理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血液指標的影響[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2 季成葉;;兒童肥胖篩查方法研究的最新進展[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4期
3 季成葉;;全球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的流行現(xiàn)狀和趨勢[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8期
4 季成葉;;我國中小學生超重肥胖流行現(xiàn)狀及其社會經(jīng)濟差異[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年02期
5 劉曉靜;崔君;劉蘭靜;龔小虎;;烏魯木齊市漢族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現(xiàn)狀[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年02期
6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 ,季成葉;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shù)值分類標準[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龍;席莉;黃武勝;;有組織運動干預對肥胖大學生BMI影響的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宋文輝;項黎明;江文勝;黃旭升;;銅陵市7~13歲兒童體質指數(shù)的分布特征[J];安徽醫(yī)學;2009年03期
3 王素青;布仁巴圖;哈森高娃;李紅美;林哲;肖劍嵐;孫嵐;李永山;張壯偉;佟偉軍;;蒙古族7~18歲兒童青少年不同年齡段體質量參考值的建立[J];安徽醫(yī)學;2012年03期
4 朱凱;林加斌;項躍林;宋顯相;;溫州市鹿城區(qū)兒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病學調查[J];安徽醫(yī)藥;2009年02期
5 陸旭亞;張愛珍;馬小琴;;肥胖兒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譜及其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分析[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6 余宏;;德州市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患病率調查[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2年06期
7 汪香姣;段永強;陳年發(fā);費世暖;;肥胖兒童體質指數(shù)與血漿內皮素水平的關系及其干預措施[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0年06期
8 黃永良;;單純性肥胖青少年服用綠茶多酚配合運動對部分相關指標的干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9 張志成;鄒曉峰;;學齡肥胖兒童足底壓力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10 鄒志春;陳佩杰;莊潔;;上海城區(qū)7~17歲男女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余婷;李李;博慶麗;韓艷萍;穆敏;杜秋菊;王纓;;大學生血壓的出生至成年體質指數(shù)變化影響因素分析[A];中國西部第六屆營養(yǎng)與健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姜雪;常翠青;黃志卓;劉文;趙小倩;陳志民;陳燕波;;Plin基因11482 G>A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運動干預肥胖漢族少年減肥效果的相關關系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公共營養(yǎng)分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念蓉;周曉軍;趙妍;;重慶城區(qū)正常體重學生和超重學生的體脂含量推算[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10年論文集[C];2011年
4 李百惠;吳雙勝;王?;馬軍;張世偉;;全國五城市兒童青少年運動狀況調查[A];膳食營養(yǎng)、身體活動與健康——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丁慧萍;丁倩;張福東;王濤;蔡美琴;;兒童代謝綜合征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A];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膳食脂肪與健康”論文集[C];2010年
6 李廷玉;劉嵐;陳潔;劉友學;肖曉秋;馬冠生;胡小琪;;重慶市城區(qū)兒童肥胖與代謝綜合征的流行情況[A];中國營養(yǎng)學會婦幼營養(yǎng)第七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7 梁國威;王樹琴;邵冬華;;單純性超重、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肪細胞及炎癥因子的水平變化及相關性分析[A];第二十三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六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調查對象與方法[A];中國不同家庭收入學齡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報告[C];2007年
9 ;隨著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我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明顯改善[A];中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報告2009:關注兒童肥胖 遠離慢性疾病[C];2009年
10 ;兒童少年肥胖已成為一個公共衛(wèi)生問題,影響著人口素質和人力資源的發(fā)展[A];中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報告2009:關注兒童肥胖 遠離慢性疾病[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體力活動測量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張瑩;幼兒期體能練習方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3 王忠山;武術套路運動員體能技能的年齡特征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4 梁亞軍;兒童期高血壓預測成年高血壓及靶器官損害的前瞻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5 胡躍華;兒童期肥胖及高血壓預測成年期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前瞻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6 周樂山;長沙市3-11歲兒童BMI篩查參考值及肥胖兒童自尊水平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李敏;哈族肥胖兒童環(huán)境因素、FTO基因和腸道菌群的關聯(lián)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賴愛萍;運動對肥胖兒童少年糖脂代謝和內脂素的影響及內脂素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9 李強;同場對抗性集體球類項目比賽跑動能力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10 鄒志春;上海市青少年體質指標體系的初步建立與應用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歡歡;肥胖、超重對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甲狀腺功能及結構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劉松;黑龍江省青少年田徑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與身體素質特征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洪茯園;上海市部分中學生體力活動和靜態(tài)生活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張高華;上海體育學院乒乓球運動員核心力量的實驗性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5 馬麗娟;學齡期兒童單純性肥胖心理發(fā)育特征調查與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6 余初孺;安徽省少年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現(xiàn)狀調查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7 黃華敏;廣西邊境地區(qū)基層公安民警身體健康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林子路;中國舞、拉丁舞、健美操對青春期前期(9-13歲)女生身心發(fā)育影響的比較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強;廣西民族大學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體質與健康促進發(fā)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10 孫晨;裝甲兵院校新生上肢力量訓練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成葉,孫軍玲;中國學生超重、肥胖流行現(xiàn)狀與15年流行趨勢[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年02期
2 趙幸娟;張?zhí)K明;;醫(yī)務工作者對代謝綜合癥認識的調查[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08年03期
3 黃景玲;更登;劉鳳云;;西寧地區(qū)職業(yè)人群代謝綜合征患病情況研究[J];高原醫(yī)學雜志;2008年03期
4 ;Predictive Value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for Risk Factors of Certain Related Diseases in Chinese Adults - Study on Optimal Cut-off Point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in Chinese Adults[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2年01期
5 季成葉;中國學生超重肥胖BMI篩查標準的應用[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4年01期
6 季成葉;;兒童肥胖篩查方法研究的最新進展[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4期
7 季成葉;;兒童青少年肥胖代謝綜合征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5期
8 季成葉;;兒童肥胖流行和肥胖易感環(huán)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6期
9 季成葉;;全球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的流行現(xiàn)狀和趨勢[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8期
10 季成葉;;我國中小學生超重肥胖流行現(xiàn)狀及其社會經(jīng)濟差異[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海樂,方慧敏,周穗萍;平衡膳食對幼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中國自然醫(yī)學雜志;2005年02期
2 何櫻;;談平衡膳食與健康[J];實用全科醫(yī)學;2006年06期
3 方慧婷;;某幼兒園幼兒營養(yǎng)平衡膳食探討[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7年06期
4 ;衛(wèi)生日介紹(2):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年01期
5 何健;關俊鋒;羅永樂;周東升;胡智超;;個性化平衡膳食配餐的研究[J];硅谷;2008年18期
6 趙海;;運動與平衡膳食對身體健康的影響[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8年20期
7 張虹;;平衡膳食改善學前兒童營養(yǎng)對比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年05期
8 李耕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精編版即將出版[J];營養(yǎng)學報;2010年06期
9 葛可佑;;平衡膳食保健康[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創(chuàng)新版);2011年05期
10 周振亞;李建平;張晴;陶陶;;基于平衡膳食的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供需研究[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1年3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營養(yǎng)、促進健康[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六屆臨床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7年
2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營養(yǎng)、促進健康[A];四川省營養(yǎng)學會1997年學術會議暨婦幼營養(yǎng)保健學習班專題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C];1997年
3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營養(yǎng)、促進健康[A];四川省營養(yǎng)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暨1998年學術會議專題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C];1998年
4 朱萬玲;杜劍云;;學生平衡膳食樹[A];中國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4年
5 寧小偉;;平衡膳食防治學齡前兒童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A];首屆中國西部營養(yǎng)與健康、亞健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李想;;川渝家庭平衡膳食的設計與應用[A];首屆中國西部營養(yǎng)與健康、亞健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翟鳳英;;植物蛋白在平衡膳食中的作用[A];中國居民蛋白質脂肪攝入狀況與相關慢性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蔡纓;沈忠松;;營養(yǎng)宣教對797例軍隊老干部推行平衡膳食的作用[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八屆臨床營養(yǎng)學術會議暨第三屆營養(yǎng)與腫瘤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9 于康;陳君石;;以平衡膳食為基礎,適量補充維生素預防慢性疾病[A];營養(yǎng)健康新觀察(第三十六期):膳食營養(yǎng)與代謝專題[C];2007年
10 徐澄清;;平衡膳食在圍孕期營養(yǎng)干預中的作用[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12屆全國臨床營養(yǎng)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道安 李運紅 趙迎;平衡膳食遠離癌癥[N];健康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吳佩;平衡膳食:追求舌尖上的健康[N];農(nóng)民日報;2014年
3 劉燕;平衡膳食與健康[N];大眾科技報;2007年
4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柳君;平衡膳食才能養(yǎng)育健康寶寶[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5 葛可佑,,中國營養(yǎng)學會名譽理事長、首席顧問;首席專家開講第一課:平衡膳食保健康(1)[N];中國食品報;2011年
6 指導專家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消化內科博士、副教授、高級營養(yǎng)師 張霞 記者 許宏;平衡膳食增加消耗 遠離肥胖[N];醫(yī)藥導報;2007年
7 廈門鼓浪嶼療養(yǎng)院 馮瑞華;療養(yǎng)中也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則②[N];中國食品報;2009年
8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胡新中 徐瑩;燕麥平衡膳食營養(yǎng)[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9年
9 熊江峰;平衡膳食最滋補[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10 301醫(yī)院臨床醫(yī)學基礎研究所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 趙霖;平衡膳食 受益終生[N];中國消費者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韓加;平衡膳食對集體兒童營養(yǎng)狀況改善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9586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95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