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方程模型和縱向多分類項目反應理論在阿爾茨海默病生命質量反應轉移評價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8-02-11 10:09
本文關鍵詞: 反應轉移 結構方程模型 縱向多分類項目反應理論 阿爾茨海默病 生命質量 出處:《山西醫(yī)科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將結構方程模型和縱向多分類項目反應理論用于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生命質量評價中的反應轉移現(xiàn)象研究,分析反應轉移的類型并評價生命質量真實的改變,促進對癡呆患者生命質量變化的正確認識,同時為其他疾病患者生命質量評價中的反應轉移現(xiàn)象研究提供統(tǒng)計學方法借鑒。方法:介紹結構方程模型和縱向多分類項目反應理論的基本原理、模型操作化原理以及模型探索步驟。以2016年5月-12月在太原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和老年科就診的60歲以上A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SF-12量表(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調查患者住院前和出院后1個月的生命質量,采用軟件Mplus擬合結構方程模型和縱向多分類項目反應理論,分別從量表維度水平和量表條目水平分析患者生命質量評價中的反應轉移發(fā)生情況并評價生命質量真實的改變。結果:1.本次調查AD患者238人,平均年齡為72.17±8.77歲,認知平均得分為23.13±4.50分。SF-12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配對t檢驗發(fā)現(xiàn)SF-12量表中公因子一般生理健康(general physical health,PHYS)和維度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發(fā)生惡化,公因子一般心理健康(general mental health,MENT)和維度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MH)、活力(vitality,VT)、軀體疼痛(bodily pain,BP)有所提高。2.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基于量表維度水平探索反應轉移發(fā)生情況,結果顯示,維度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發(fā)生價值觀改變(reprioritization)的反應轉移()1(2c=4.128,P0.05);維度情緒對角色影響(role limitations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RE)發(fā)生目標概念重新定義(reconceptualization)的反應轉移()1(2c=17.028,P0.001);維度BP發(fā)生固定內在評價標準改變(uniform recalibration)的反應轉移()1(2c=12.241,P0.001);維度MH發(fā)生非固定內在評價標準改變(non-uniform recalibration)的反應轉移()1(2c=4.408,P0.05)?紤]這些反應轉移之后,公因子真正變化為PHYS(-0.098,)1(2c=8.303,P0.005)發(fā)生輕微惡化,MENT(+0.292,)1(2c=20.948,P0.001)有所提高。3.采用縱向多分類項目反應理論基于量表條目水平探索反應轉移發(fā)生情況,結果顯示,條目2(2)“上幾層樓梯:限制很大/有些限制/毫無限制”發(fā)生內在評價標準改變(recalibration)的反應轉移(G=9.904,P0.005),考慮該反應轉移之后,維度PF在兩次測量間沒有發(fā)生改變(-0.039,)1(2c=0.034,P0.05)。條目6(1)“您的心理很平靜:所有的時間/大部分時間/比較多時間/一部分時間/小部分時間/沒有這種感覺”發(fā)生價值觀改變(reprioritization)的反應轉移(G=20.666,P0.005)和內在評價標準改變(recalibration)的反應轉移(G=26.582,P0.005);條目6(3)“您的情緒低落:所有的時間/大部分時間/比較多時間/一部分時間/小部分時間/沒有這種感覺”發(fā)生內在評價標準改變(recalibration)的反應轉移(G=8.578,P0.005)?紤]條目6(1)和6(3)中發(fā)現(xiàn)的反應轉移之后,維度MH的真實改變?yōu)榘l(fā)生惡化(-8.824,)1(2c=5236.829,P0.001)。結論:評價AD患者生命質量的變化時應考慮反應轉移的存在。結構方程模型和縱向多分類項目反應理論可用于探索生命質量評價中的反應轉移現(xiàn)象,在檢測不同類型反應轉移的同時,還可以測量生命質量真實的改變。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49.16;R18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董莉娟;劉娜;孫鵬鵬;王翠麗;;應用SF-12量表評價農(nóng)村老年人生存質量[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年07期
2 肖惠敏;鄺惠容;;SF-12量表評價中國老年人生存質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年04期
3 田金洲;時晶;張學凱;倪敬年;張伯禮;王永炎;;2011年美國阿爾茨海默病最新診斷標準解讀[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年04期
4 楊珊珊;周立業(yè);梁瑞峰;羅天娥;曲成毅;余紅梅;;多狀態(tài)Markov模型在社區(qū)老年人輕度認知損害轉歸分析中的應用[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年01期
5 吳玲;王小丹;劉玉梅;方桂紅;周虹;;SF-36量表用于老年人群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年11期
6 韋懿蕓;顏艷;王多勞;郭艷芳;張磊;孫振球;;中文版SF-36在社區(qū)老年人生存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2期
7 蔡善榮;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研究概況[J];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1999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盼盼;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生命質量評價中的反應轉移現(xiàn)象[D];浙江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028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028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