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一起母嬰感染布病的家庭聚集性疫情調查分析
本文關鍵詞:安徽省合肥市一起母嬰感染布病的家庭聚集性疫情調查分析 出處:《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7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一起家庭聚集性布病疫情,探討該起疫情發(fā)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傳播途徑,為疫情防控提供參考。方法對患兒及其家庭密切接觸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調查結果、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描述性流行病學分析。結果本次疫情共有2例實驗室確診布病病例。采集患兒及其4名家庭密切接觸者血液樣本和患兒母親的乳汁1份,患兒及其母親血液樣本虎紅平板凝集實驗(RBPT)和試管凝集試驗(SAT)檢測為陽性,分離到2株羊種2型布魯氏菌;1份乳汁和其他血液樣本未檢出陽性結果。結論現(xiàn)場流行病學資料結合實驗室結果支持是一起可疑實驗室獲得性感染引起母嬰發(fā)病的家庭聚集性布病疫情,羊2型布魯氏菌是疫情的致病原,實驗室不規(guī)范操作是可疑暴露。應強化生物安全意識,落實防護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he possible ways to spread epidemic situation ,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作者單位】: 合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肥市包河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分類號】:R181.81;R516.7
【正文快照】: 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布魯氏菌屬侵入機體,引起傳染-變態(tài)反應性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1]。布病可引起人體多器官損傷,潛伏期一般為1-3周,少數(shù)患者可長達數(shù)月或1年以上,最常見的有發(fā)熱、盜汗、衰弱、失眠、厭食、頭痛等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燕榕;李莉莎;程由注;陳寶建;張榕燕;林金祥;方彥炎;林開鉛;李友松;;福建省人體重要寄生蟲感染家庭聚集性分析[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7年08期
2 袁鴻昌,陳啟明,曹素華;疾病的家庭聚集性[J];上海第一醫(yī)學院學報;1979年04期
3 王昌信;鉤蟲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J];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85年01期
4 沈毓琦;菜農(nóng)鉤蟲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88年02期
5 李敬云;蔣豫圖;野京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標記的農(nóng)村家庭分布規(guī)律[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1991年03期
6 胡松林;;菜農(nóng)鉤蟲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1992年01期
7 譚德銀,張遠炎,郭雄,,買買提·艾沙,張矢遠;沙依瓦克病家庭聚集性分析[J];地方病通報;1995年04期
8 傅麗芳,連自強,方翠;豬帶絳蟲感染的家庭聚集性[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6年01期
9 陳冠民,倪宗瓚,張穎;疾病家庭聚集性研究中對照的選擇及其影響[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1997年03期
10 胡勇;應用二項分布探討鉤蟲感染家庭聚集性[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0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楊林;王璇;成洪旗;;濟南市一起家庭聚集性布氏桿菌病的調查報告[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王力紅;王香平;張京利;石海鷗;王桂珍;;從醫(yī)務人員零感染評價預防措施的有效性[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記者 孫承斌 鄒聲文;非典流行有多種因素[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2 記者 呂諾 孫鐵翔;我們距離H7N9大流行的風險有多遠?[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3 早報記者 龔菲;江蘇發(fā)現(xiàn)H7N9或有限人傳人[N];東方早報;2013年
4 記者 馬曉華;國家衛(wèi)計委:尚無證據(jù)表明H7N9能“持續(xù)人傳人”[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郜艷暉;復雜性狀家庭聚集性統(tǒng)計分析方法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閔定玉;貴州少數(shù)民族人群乙肝流行現(xiàn)狀及家庭聚集性分析[D];貴州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閆虹霞;河北正定縣人群感染HBV基因型別、突變特征及家庭聚集性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周偉澤;廣東家庭聚集性登革3型病例特征及其病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分析[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14400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44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