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區(qū)氣象因素對早產影響的時間序列研究
本文關鍵詞:廣州地區(qū)氣象因素對早產影響的時間序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氣象因素 早產 時間序列研究 分布滯后非線性模型
【摘要】:目的研究廣州地區(qū)氣象因素與早產的關系。方法采用時間序列方法,利用廣州市白云、越秀、番禺三區(qū)2004—2010年早產、氣象與空氣污染物資料,應用分布滯后非線性模型研究氣象因素與早產的關聯(lián)。結果廣州市白云、越秀、番禺三區(qū)2004—2010年共活產分娩438 021例,早產兒29973例,早產率為6.84%(95%CI:6.77%~6.92%);日均出生早產兒(11.72±5.63)例,氣溫均值為(23.41±6.38)℃,相對濕度均值為(67.34±13.84)%,氣壓均值為(1012.94±6.88)h Pa;風速均值為(6.99±3.70)m/s。氣象因素在不同滯后日與早產的關聯(lián)呈非線性,總體上各氣象因素與早產的風險效應呈正向關聯(lián)。氣溫、相對濕度、氣壓和風速分別達到最大值(34℃、100%、1 032.2 h Pa、26 m/s)時,在滯后期(0~26、0~1、0~25、0~24 d)內總體風險效應達到最高,RR值分別為2.01(95%CI:1.28~3.16),1.25(95%CI:1.08~1.45),1.67(95%CI:1.03~2.71)和4.91(95%CI:0.63~38.11)。累積熱效應在滯后期0~26 d內最高,RR值為1.47(95%CI:1.16~1.86);累積潮濕風險效應在滯后0 d時最高,RR值為1.12(95%CI:1.05~1.19);累積高氣壓效應在滯后期0~25 d內最高,RR值為1.34(95%CI:1.01~1.78)。首次懷孕、首次分娩、男嬰及孕33~36周的早產亞組對氣象因素較為易感,特別是對高溫因素。結論廣州地區(qū)的氣溫、相對濕度、風速和氣壓等氣象因素可能是早產的重要影響因素。
【作者單位】: 廣州市越秀區(qū)婦幼保健院保健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保健部;廣州市白云區(qū)婦幼保健院保健部;廣州市番禺區(qū)婦幼保健院保健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
【關鍵詞】: 氣象因素 早產 時間序列研究 分布滯后非線性模型
【分類號】:R722.6;R122.2
【正文快照】: 林子雄1,繆華章2,姚健2,李詩韻2,馬遠珠2,梁志江2,吳云濤2,徐昊立2,雷馬香3,阮海燕4,楊軍5,趙慶國2目前,環(huán)境變化如氣候變化和大氣污染對人群健康的影響逐漸引起重視,其中氣候變化可通過直接(如降雨模型的改變和極端氣象事件增加等)或間接(如糧食產量影響和傳染病媒介生物生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霍壽喜;謹防氣象因素誘發(fā)“旅游病”[J];遼寧氣象;1997年03期
2 朱可;;氣象因素與“非典”流行關系密切[J];農業(yè)知識;2003年21期
3 袁長煥;談談舒適的氣象因素[J];家庭醫(yī)學;1998年15期
4 胡旭東,歐富興,徐馳;氣象因素影響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發(fā)病初探[J];內蒙古氣象;2000年03期
5 李小群,李蓉,熊國強,劉志剛,應艷;真菌孢子飄散與氣象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6 武新民;氣象因素與瘧疾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4年07期
7 李蓉;熊國強;劉志剛;應艷;;青霉菌的飄散規(guī)律及其與氣象因素的關系[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紀穎;范惠潔;王秋芳;聶立華;;顆粒物濃度與氣象因素[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8年06期
9 陳偉文;譚雪芳;崔楚平;胡慧芬;;云浮市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發(fā)生與氣象因素的關系探討[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8年06期
10 趙瑤;劉澤軍;曾曉們;張勇;于傳江;錢坤;薛素琴;;北京市蚊蟲密度與氣象因素關系的研究[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先華;;氣象因素對我國典型制造產業(yè)的影響程度及機理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氣象經濟論壇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2 潘傳鼎;;肺心病發(fā)病與氣象因素關系的探討[A];第五屆全國老年醫(yī)學進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楊利敏;;氣象因素引起的災害事故評估模型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災害性天氣系統(tǒng)的活動及其預報技術”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4 黃茜;馮愛平;涂亞庭;;蜂蟄傷爆發(fā)調查及氣象因素的關系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4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黃瓊;段藝萍;陳石忠;彭杏;戴晶晶;徐朝霞;葉小峰;;影響慢性支氣管炎的氣象因素分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劉杰;陳翔;湯如茂;徐夢穎;顧冬玫;;洪澤縣2011年不利氣象因素與水稻豐收分析[A];S10 氣象與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C];2012年
7 呂學梅;朱虹;王金東;宋瑩華;;氣象因素對光伏發(fā)電量的影響分析[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2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huán)境[C];2014年
8 呂學梅;孫宗義;王金東;宋瑩華;;氣象因素對光伏發(fā)電量的影響分析[A];2014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第十二章)[C];2014年
9 張相梅;李漢浸;馮昌運;王建英;李麗平;;濮陽城市住宅宜居性設計與氣象因素探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氣候資源應用研究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10 段大鵬;葉寬;陸宇航;周愷;張yN果;韓良;;氣象因素對北京電網設備影響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及時空分布特征[A];第四屆全國架空輸電線路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雨佳;野外扎營不可忽略氣象因素[N];中國氣象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張東林;城市規(guī)劃應注重氣象因素[N];中國建設報;2010年
3 周芙蓉 楊眉;政府決策應更多考慮氣象因素[N];貴州民族報;2008年
4 庚晉 白杉;影響飛行的六大氣象因素[N];中國交通報;2002年
5 記者 劉立成;氣象因素導致兒童哮喘[N];中國氣象報;2005年
6 記者 殷磊;城市規(guī)劃要考慮氣象因素[N];廈門日報;2009年
7 葉岱夫;城市建筑設計不應忽略氣象因素[N];中國氣象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韓強娃;為啥頻頻出現(xiàn)霧霾天氣?[N];寶雞日報;2014年
9 王瑾;溫度驟變導致非典高發(fā)[N];中國氣象報;2003年
10 王晨;氣象因素下的高考后心理戰(zhàn)[N];中國氣象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成崗;廣東省登革流行特征及氣象因素對廣州市登革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2 蔡全才;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傳播規(guī)律及其防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恒超;萊蕪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其與氣象因素的相關性研究[D];泰山醫(yī)學院;2014年
2 宋捷;大氣污染和氣象因素對傳染病的交互影響[D];蘭州大學;2015年
3 李景莉;氣象因素與腦梗死亞型的相關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王寧;湖南省痢疾高發(fā)區(qū)氣象因素與痢疾發(fā)病的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5 呂光建;考慮氣象因素影響的風電場風速預測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6 聞利威;氣象因素對寒地玉米產量形成的影響[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7 花榮;氣象因素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及再入院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李麗麗;北京市房山區(qū)手足口病與氣象因素的關系及預測模型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5年
9 楊軍;廣州市氣象因素對居民死亡影響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李永紅;氣象因素對南京市居民健康影響的初步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0450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04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