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意外傷害與急救知識的認知評估及干預路徑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5 12:22
該文擬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評估大學新生對意外傷害的了解和對相關急救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析大學新生急救知識欠缺的原因,探究提高急救能力的途徑。該文選取了某院校2018級246名新生為研究對象,利用自制電子調(diào)查問卷進行調(diào)查,并對調(diào)查對象進行多途徑干預,再次以問卷形式進行調(diào)查,對干預前后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干預前后大學新生對相關急救知識的掌握情況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分析大學新生急救知識欠缺的原因的基礎上,通過多種路徑進一步提高大學新生急救知識水平和能力。
【文章來源】:科教文匯(中旬刊). 2020,(07)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2 調(diào)查結果分析
2.1 大學新生意外傷害的認知情況
2.2 大學新生急救知識的掌握情況
2.3 大學新生急救能力情況
2.4 大學新生面對意外傷害的處理意愿
3 結論和建議
3.1 原因分析
3.1.1 對急救知識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學習主動性不強
3.1.2 急救知識的普及方式和渠道單一,普及面比較窄
3.1.3 專業(yè)從事急救知識普及的人員較少
3.1.4 重視理論傳播,輕視實操演練
3.2 提高大學生急救能力的方式
3.2.1 舉辦急救知識專題講座
3.2.2 開設專門的課程
3.2.3 開展急救操作演練
3.2.4 發(fā)放急救知識宣傳手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新生現(xiàn)場急救知識認知及需求的情況調(diào)查——以井岡山大學為例[J]. 游睿芳,張夢蓮,陳文芳. 科技資訊. 2016(32)
[2]大學生急救知識和院前急救技能掌握現(xiàn)狀分析[J]. 盧娟,王焙華.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02)
[3]綜合性高校非醫(yī)學專業(yè)新生急救知識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干預[J]. 劉丹,袁岳沙,張翼飛,張慶,云鵬,魏華,游永浩,萬正東.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5(06)
[4]中山大學2012級新生急救知識水平的調(diào)查[J]. 何紅,陳庭佳,戴潔紅,張敏,陳慧. 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14(05)
[5]在校大學生意外傷害概況及對策研究[J]. 宋冰,齊憲濤.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2)
[6]國內(nèi)外大學生健康教育模式之對比研究[J]. 于鴻雁,李宇樹,陳燕,張霈,郭強. 成功(教育). 2013(22)
[7]我校非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急救技能培訓狀況與對策[J]. 許瑩,魏碧蓉,戴秋蕊,江聲莉,吳玉美,周銜玲,謝燕紅. 中華護理教育. 2011(05)
[8]無錫市中學生意外傷害原因分析[J]. 陳松平,沈惠芬.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2(03)
碩士論文
[1]我國兒童青少年傷害疾病負擔系統(tǒng)評價[D]. 李美莉.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78864
【文章來源】:科教文匯(中旬刊). 2020,(07)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2 調(diào)查結果分析
2.1 大學新生意外傷害的認知情況
2.2 大學新生急救知識的掌握情況
2.3 大學新生急救能力情況
2.4 大學新生面對意外傷害的處理意愿
3 結論和建議
3.1 原因分析
3.1.1 對急救知識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學習主動性不強
3.1.2 急救知識的普及方式和渠道單一,普及面比較窄
3.1.3 專業(yè)從事急救知識普及的人員較少
3.1.4 重視理論傳播,輕視實操演練
3.2 提高大學生急救能力的方式
3.2.1 舉辦急救知識專題講座
3.2.2 開設專門的課程
3.2.3 開展急救操作演練
3.2.4 發(fā)放急救知識宣傳手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新生現(xiàn)場急救知識認知及需求的情況調(diào)查——以井岡山大學為例[J]. 游睿芳,張夢蓮,陳文芳. 科技資訊. 2016(32)
[2]大學生急救知識和院前急救技能掌握現(xiàn)狀分析[J]. 盧娟,王焙華.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02)
[3]綜合性高校非醫(yī)學專業(yè)新生急救知識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干預[J]. 劉丹,袁岳沙,張翼飛,張慶,云鵬,魏華,游永浩,萬正東.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5(06)
[4]中山大學2012級新生急救知識水平的調(diào)查[J]. 何紅,陳庭佳,戴潔紅,張敏,陳慧. 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14(05)
[5]在校大學生意外傷害概況及對策研究[J]. 宋冰,齊憲濤.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2)
[6]國內(nèi)外大學生健康教育模式之對比研究[J]. 于鴻雁,李宇樹,陳燕,張霈,郭強. 成功(教育). 2013(22)
[7]我校非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急救技能培訓狀況與對策[J]. 許瑩,魏碧蓉,戴秋蕊,江聲莉,吳玉美,周銜玲,謝燕紅. 中華護理教育. 2011(05)
[8]無錫市中學生意外傷害原因分析[J]. 陳松平,沈惠芬.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2(03)
碩士論文
[1]我國兒童青少年傷害疾病負擔系統(tǒng)評價[D]. 李美莉.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78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9788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