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機構中微生物氣溶膠的特性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15 12:15
醫(yī)療機構中傳染性病原體的傳播方式包括,接觸傳播、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大量研究表明,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以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近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相繼發(fā)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第六版和第七版,有關傳播途徑分別新增"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長期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jīng)氣溶膠傳播的可能。"以及"由于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huán)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為此,本文就醫(yī)療機構傳染性病原體傳播途徑,空氣傳播的3種分類方法,特別是氣溶膠的定義、產(chǎn)生、生存、傳播、作用以及控制等方面進行文獻綜述。
【文章來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傳染病病原體的傳播途徑
1.1 接觸傳播
1.2 飛沫傳播
1.3 空氣傳播
1.4 空氣傳播的分類
1.4.1 專性傳播
1.4.2 優(yōu)先傳播
1.4.3 機會性傳播
2 氣溶膠的定義
3 氣溶膠的產(chǎn)生
4 氣溶膠的生存
5 氣溶膠的傳播
6 氣溶膠的作用
7 氣溶膠的控制
7.1 來源控制
7.2 清除控制
7.3 稀釋控制
8 PPE的使用
9 展 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的最新認識[J]. SpecialExpertGroupforControloftheEpidemicof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oftheChinesePreventiveMedicineAssoci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0(02)
本文編號:2918248
【文章來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傳染病病原體的傳播途徑
1.1 接觸傳播
1.2 飛沫傳播
1.3 空氣傳播
1.4 空氣傳播的分類
1.4.1 專性傳播
1.4.2 優(yōu)先傳播
1.4.3 機會性傳播
2 氣溶膠的定義
3 氣溶膠的產(chǎn)生
4 氣溶膠的生存
5 氣溶膠的傳播
6 氣溶膠的作用
7 氣溶膠的控制
7.1 來源控制
7.2 清除控制
7.3 稀釋控制
8 PPE的使用
9 展 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的最新認識[J]. SpecialExpertGroupforControloftheEpidemicof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oftheChinesePreventiveMedicineAssoci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0(02)
本文編號:29182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9182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