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通過產學研結合培養(yǎng)高職老年護理人才的實踐性探索研究,旨在系統培養(yǎng)高職護生的老年護理專業(yè)知識與技術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與人文關懷能力,并通過對高職護生、機構人員及老人的客觀評價,科學驗證其有效性,為產學研結合的進一步推廣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持,為培養(yǎng)適應老齡化社會發(fā)展需求的能力型、實用型、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高職老年護理人才奠定基礎。方法本研究為類實驗性研究。選取成都某高職院校2015級三年制護理專業(yè)(老年護理方向)兩個班級的二年級護生作為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通過抽簽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37名,對照組35名。前期基礎(第三學期):兩組護生已完成前期專業(yè)課程與臨床見習計劃,并通過第二課堂講座加深對老年護理專業(yè)的認知。方案實施(第四學期):在維持原有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對照組采取傳統“三段式”方案,即校內課堂教學—校內實驗操作—校外臨床見習;試驗組采取“產學研結合”方案,即校內集中教學—養(yǎng)老機構實踐與理論交替循環(huán)—任務驅動式研究創(chuàng)新。兩組除教學主體、組織與方法存在差異外,在教學內容、指導教材、指導教師、見習場所及評價標準等方面均相同。方案實施前后,兩組均采用老化知識量表(Facts on Aging Quiz 1,FAQ1)、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Self-Rating Scale for Self-Directedness in Learning,SRSSDL)、批判性思維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護理專業(yè)大學生人文關懷能力量表(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ssessment Scale,HCANU)以及方案實施后收集老年專業(yè)課程成績和進行“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指導”模擬考核來評價高職護生的老年護理專業(yè)知識與能力,并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評價表對養(yǎng)老機構工作人員及老人進行調查。結果共有69名護生完成全部資料收集。其中試驗組剔除1名,完成36名,對照組剔除2名,完成33名。1.高職護生的老年護理專業(yè)知識與技術能力比較1.1老年護理專業(yè)知識比較組間比較:干預后試驗組護生FAQ1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試驗組護生老年護理、老年營養(yǎng)與保健、老年心理等老年專業(yè)課程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組內比較:試驗組護生干預后FAQ1得分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護生干預后FAQ1得分較前有所增加,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老年護理專業(yè)技能比較組間比較:干預后試驗組護生技能總分及健康評估、健康教育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護生耳穴操作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高職護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比較組間比較:干預后試驗組護生SRSSDL總分及學習策略、學習行為、人際關系技能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組內比較:試驗組護生干預后SRSSDL總分及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學習行為、人際關系技能得分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護生干預前后SRSSDL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高職護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比較組間比較:干預后試驗組護生CTDI總分及尋求真理、開放思想、分析能力、批判思維自信心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組內比較:試驗組護生干預后CTDI總分及尋求真理、開放思想、分析能力、批判思維自信心、認知成熟度得分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護生干預前后CTDI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4.高職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比較組間比較:干預后試驗組護生HCANU總分及灌輸信念與希望、健康教育、科學解決健康問題、協助滿足基本需求、促進情感交流、幫助排除困難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組內比較:試驗組護生干預后HCANU總分及灌輸信念與希望、健康教育、科學解決健康問題、協助滿足基本需求、提供良好環(huán)境、促進情感交流、幫助排除困難得分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護生干預后灌輸信念與希望、提供良好環(huán)境得分高于干預前(P0.05)。5.機構人員及老人的滿意度評價5.1機構人員的滿意度評價29名機構人員滿意度評價顯示:89.7%對本次校企合作滿意,93.1%今后愿意繼續(xù)參加合作項目;82.8%認為護生能勝任老年護理工作,86.2%今后愿意聘任護生為正式員工。對于今后繼續(xù)深化合作的領域,機構人員調查結果顯示:96.6%選擇提升老年護理質量,90.0%選擇在職人員培訓,79.3%選擇實訓基地建設,72.4%選擇科技成果轉化。5.2老人的滿意度評價21名老人滿意度評價顯示:90.5%對本次活動安排滿意,95.2%今后愿意繼續(xù)參加此類活動,超過80.0%對試驗組護生提供的生活照護、健康評估、跌倒防護教育、安全管理以及人文關懷與溝通能力持肯定態(tài)度,超過90.0%對試驗組護生提供的健康教育以及中醫(yī)護理給予高度評價。結論產學研結合通過校企雙方的緊密合作,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高職護生的老年護理專業(yè)知識與技術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與人文關懷能力,還有利于滿足養(yǎng)老機構對人才、技術以及護理的需求,從而達到資源整合、互利共贏的目的,其中校企雙方的積極參與、實踐平臺的共同搭建以及教學團隊的專業(yè)水平是產學研結合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圖文】:
技術路線圖

從而提高對問題的研究、解決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并進一步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1.2 “產學研結合”方案的實施本方案共分為三個階段,,包括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與評價階段,其中實施階段是本研究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總體方案見圖 3。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7-4;G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淑慧;張玲芝;郭晶;;高等?评夏曜o理人才需求與培養(yǎng)方案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17年04期
2 孫似錦;王燕;曾子;張文靜;白秀麗;王晴晴;黃達;;老年護理方向本科生相關知識及職業(yè)意愿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年02期
3 黃乾;;中國老年人口的就業(yè)新態(tài)勢與戰(zhàn)略對策[J];探索與爭鳴;2015年12期
4 吳俊曉;;導生制對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的實踐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年23期
5 宋玉霞;李艷春;王瑋;蘇偉;田曉燕;;養(yǎng)老服務體驗對本科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影響[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年11期
6 李敏;劉義成;吳小飛;;采用“金字塔模型”護理軟技能問卷調查高職護生結果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5年21期
7 侯曉霞;;“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以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5年09期
8 謝麗;董淑雯;田婷婷;;在校大中專護理學生從業(yè)養(yǎng)老機構意向調查及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年17期
9 陳瑜;符秀華;李蔚然;江新華;;淮南市養(yǎng)老服務機構老年護理人員現狀及需求調查[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年17期
10 楊玉潔;李惠萍;方勤;;五年制高職護生從事老年護理意愿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5年1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彭文輝;網絡學習行為分析及建模[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陳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晶;綜合設計性實驗在高職護生《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鄭州大學;2017年
2 郝紅麗;中職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四結合”途徑探索[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3 楊玉潔;五年制高職護生對老年人態(tài)度和知識及從事老年護理意愿的調查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黃婷婷;中美護理學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比較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蔣振世;中職學校職業(yè)化建設的實踐與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孔培培;鄭州市醫(yī)養(yǎng)結合模式下護理人力配置狀況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7 陳光毅;高職護理人才不同培養(yǎng)模式的效果比較[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周密;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高職高專《兒童護理》課程的教學設計及應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李洋;護生對老年人態(tài)度、知識及其照護意愿的調查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10 周娟;批判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
26483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4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