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黃素納米乳的體內外藥動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姜黃素納米乳的體內外藥動學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姜黃素 納米乳 體外 體內 藥代動力學 生物利用度
【摘要】:目的研究姜黃素納米乳的體內外藥動學,并與游離的藥物比較。方法用透析法考察姜黃素納米乳體外釋放藥物的特點,建立大鼠模型研究其在體內的吸收情況。結果姜黃素納米乳和游離姜黃素在0.1 mol·L-1鹽酸和p H6.8磷酸緩沖溶液中的釋藥符合Higuchi模型,納米乳的釋放曲線在各種釋放介質中與游離藥物的相似因子均小于50;而姜黃素納米乳的Ka和Papp在不同腸段與游離藥物的相比均提高了約2倍,AUC(0-72)約是游離藥物的4倍。結論姜黃素納米乳較游離藥物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單位】: 重慶醫(yī)科大學藥物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市長壽區(qū)中醫(yī)院;
【關鍵詞】: 姜黃素 納米乳 體外 體內 藥代動力學 生物利用度
【基金】:重慶市教委基金項目(編號:KJ120321)
【分類號】:R965
【正文快照】: CLC number:R96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6-0103(2016)02-0174-04姜黃素(curcumin,Cur)是中藥姜黃的主要成分,臨床上應用廣泛。美國的腫瘤研究所已將姜黃素列為第3代抗腫瘤化學預防藥物[1]。姜黃素具有抗腫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多種藥理活性[2]。但存在不穩(wěn)定、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公雯;朱家壁;;納米乳的優(yōu)化方法與不穩(wěn)定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0年12期
2 李艷萍;張志榮;;納米乳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華西藥學雜志;2010年04期
3 陳永法,龔明濤,張鈞壽,高忠明,王猛;紫杉醇凍干納米乳的制備及理化性質[J];中國天然藥物;2005年04期
4 肖漢族;姚瑤;劉健豪;陶昱斐;;維生素K_1亞納米乳的制備及其性質研究[J];中南藥學;2007年03期
5 胡宏偉;李劍勇;吳培星;周緒正;張繼瑜;;納米乳在藥劑學中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9年03期
6 曹見敏;張蕾;郭斌;;沖魚軟骨多糖眼用納米乳的質量評價[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5期
7 樊麗雅;鄭春麗;朱家壁;;天然維生素E納米乳的制備及其性質考察[J];中國新藥雜志;2011年10期
8 朱曉亮;李國鋒;曾抗;陳志良;;利多卡因納米乳制備及體外經皮吸收的實驗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9 芮弦;歐陽五慶;吳敬超;宋冰;劉梅雪;董睿;;納他霉素納米乳的制備及其質量評價[J];中國新藥雜志;2012年17期
10 劉芳;王淑君;;多西他賽納米乳注射液的制備與質量控制[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3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沈騰;徐惠南;翁偉宇;張建芳;崔磊;;低分子量肝素鈉口服納米乳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A];2006年全國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陽衛(wèi)超;歐陽五慶;;復方丁香酚納米乳的制備及其止癢藥效研究[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楊平;夏新華;劉詩青;;納米乳的制備與應用研究概況[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屆制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何偉;田志強;譚亞男;盧懿;戚建平;吳偉;;食物蛋白穩(wěn)定化納米乳劑遞送難溶性藥物的研究:制備、體外特性和體內吸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羅芳;納米乳藥物載體的制備及應用[D];中南大學;2013年
2 朱曉亮;納米乳透皮作用機制及利多卡因納米乳透皮局麻制劑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3 王曉黎;納米乳營養(yǎng)素透皮傳遞系統(tǒng)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4 沈騰;低分子量肝素鈉口服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9787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97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