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阿霉素透明質酸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抗腫瘤活性
本文關鍵詞:載阿霉素透明質酸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抗腫瘤活性
【摘要】:目的以組氨酸(histidine,His)修飾的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HA)為載體,阿霉素(doxorubicin,DOX)為模型藥物,制備納米粒DOX/His-HA,并分析其理化性質和體內外抗腫瘤活性。方法通過化學交聯(lián)法將組氨酸與HA進行結合,采用超聲法制備納米粒DOX/His-HA。用DAWN HELEOSⅡ動態(tài)激光光散射儀測定His-HA納米粒的粒徑和Zeta電位,透射電鏡觀察其形態(tài);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DOX/His-HA納米粒中DOX的吸光度值,計算其包封率、載藥量和DOX的體外釋放度。采用MTT法檢測DOX/His-HA對Hep G2細胞的生長抑制作用;攝入試驗觀察Hep G2細胞對DOX/His-HA的攝入情況;抑瘤試驗分析DOX/His-HA的體內抗腫瘤活性。結果 His-HA納米粒呈球形,粒徑為230~480 nm,分散度良好,Zeta電位為-19.3~-13.5 m V。DOX/His-HA的載藥量和包封率分別達到(8.14±0.09)%和(91.37±0.69)%。在前4 h內,DOX/His-HA納米粒均存在明顯突釋現(xiàn)象;4 h后,DOX/HisHA納米粒逐漸表現(xiàn)出一定的緩釋性。隨著組氨酸取代度的增加,DOX/His-HA的Hep G2細胞毒性增強。組氨酸取代度越高,DOX/His-HA越易被細胞攝入。DOX/His-HA具有更強的抑瘤效果,且對正常組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結論制備的DOX/His-HA納米粒是一種緩釋性和腫瘤靶向性良好的給藥系統(tǒng)。
【作者單位】: 濰坊醫(y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濰坊醫(yī)學院心理系;
【關鍵詞】: 阿霉素 透明質酸 納米粒 抗腫瘤活性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4093)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ZR2013CL026) 山東醫(yī)藥衛(wèi)生計劃(2013WS0284) 山東中醫(yī)藥衛(wèi)生課題(2015232) 濰坊市中醫(yī)藥發(fā)展項目(2005001)
【分類號】:R943;R96
【正文快照】: 透明質酸(hyaluronicacid,HA)是一種大分子糖胺多糖,由葡糖醛酸與N-乙酰葡糖胺兩個雙糖單元反復交替連接而成[1]。HA在生物體內大量存在,無毒,生物相容性好,并能進行結構修飾[2-4]。HA可以激活富含有CD44和細胞游走受體(receptor for hya-luronan-mediated motility,RHAMM受體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春雨,趙維強,李超英;新型眼用納米粒給藥載體研究進展[J];吉林中醫(yī)藥;2005年06期
2 金英華;;納米粒的靶向修飾研究進展[J];醫(yī)藥導報;2007年12期
3 吳恒;孫穎;于暉;段友容;張志榮;;5-氟尿嘧啶共聚物納米粒的制備及其藥劑學性質[J];華西藥學雜志;2009年05期
4 張紅嶺;朱玲;劉偉;樊予惠;張振中;;氧氟沙星納米粒制備工藝的優(yōu)化及穩(wěn)定性考察[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1期
5 耿麗娟;唐麗華;游本剛;邵軼男;李玲;;α-常春藤皂苷丙烯酸樹脂納米粒的制備及其體外評價[J];中國新藥雜志;2013年03期
6 張瑋;高靜;朱全剛;張敏;王曉宇;高申;;微針陣列技術對納米粒經(jīng)皮給藥的促透作用[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年12期
7 ;口服納米藥粒問世[J];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2014年02期
8 楊恩蕓;王曉君;戴甜;張麗男;孫勇軍;高子彬;;殼聚糖修飾的紫杉醇納米粒的制備[J];華西藥學雜志;2014年03期
9 張慧珠;張其清;;葉酸靶向乙酰普魯蘭納米粒的制備及其靶向作用[J];高等學;瘜W學報;2009年06期
10 董岸杰;鄧聯(lián)東;邢金峰;;聚合物組裝納米粒的結構與藥物控制釋放[J];生物物理學報;2009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瀟;;眼用氟尿嘧啶納米粒制劑的制備[A];第六屆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張雪瓊;朱中佳;劉霞;;甘草總皂苷納米粒的制備[A];中藥與天然藥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張奇志;王美娜;曹師磊;高小玲;蔣新國;;殼聚糖修飾的聚乳酸納米粒的制備及經(jīng)鼻入腦的靶向性研究[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徐麗;關鳳軍;董晨;高莉莉;趙彤;謝海濤;孫曉華;;大黃素-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納米粒的制備與鑒定[A];2012年江浙滬兒科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2年
5 李穎嘉;張霞;王鶯;王冬曉;谷英士;洪少馥;文戈;;脂質微泡-載紫杉醇納米粒復合物的制備[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6 程巧鴛;李范珠;;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為載體的神經(jīng)毒素緩釋納米粒的制備及特性研究[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郝俊國;沙先誼;蔣曄;方曉玲;;P123-PPI/DNA納米粒性質表征和體外轉染效率研究[A];2008年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8年
8 胡凱莉;李靖煒;沈燁虹;陸偉;高小玲;蔣新國;;乳鐵蛋白結合聚乙二醇聚乳酸納米粒腦內遞藥特性的體內外研究[A];2008年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8年
9 王愛明;周曉星;姜偉化;楊磊;伊春芳;劉穎;王志昆;王東凱;;氟尿嘧啶PLGA-TPGS納米粒含量及包封率的測定[A];2013年全國醫(yī)藥學術交流會暨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論文集[C];2013年
10 高秀軍;張新歌;王tq;李朝興;;樹枝狀聚醚-聚乳酸納米粒作為牛血清蛋白載體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記者 白毅;復合物納米?勺鳛橐葝u素口服給藥新載體[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2 甘勇 林艷瓊 陳慶華;微粒系統(tǒng)用于眼用制劑成新趨勢[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武敬亮;載阿霉素組氨酸修飾透明質酸納米粒的制備及抗腫瘤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2 蔣新宇;抗癌藥物納米粒載體系統(tǒng)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3 陳潔;馬鈴薯凝集素修飾聚乙二醇—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納米粒經(jīng)鼻入腦的遞藥特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李倩;油酰海藻酸納米?诜\送載體的制備與性質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5 王新石;基于β-Ga_2O_3:Cr~(3+)介孔納米粒的腫瘤靶向給藥和分子影像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6 岳鑫業(yè);聚乙二醇-聚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三嵌段共聚物納米;蜉d體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7 王素軍;基于聚乳酸的靶向藥物釋放載體材料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8 崔福英;用于胰島素口服給藥和腫瘤靶向的殼聚糖衍生物接枝納米粒[D];復旦大學;2008年
9 邢志華;葉酸—殼聚糖納米載體的制備及其靶向作用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歡;介孔碳球納米粒用于阿霉素傳遞系統(tǒng)的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汪柳;兩種多糖為載體的磁性納米粒的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黃麗;Cypate/DOX-SiO_2納米粒用于腫瘤診療的初步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陳凱;仿生化多巴胺表面修飾納米載體的構建及其生物學功能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杜昌余;納米粒制備方法的篩選及工藝處方優(yōu)化[D];青島科技大學;2013年
6 謝玲玲;注射用多西他賽納米粒質量控制技術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7 崔召元;奧沙利鉑長循環(huán)納米粒的制備與評價[D];青島大學;2013年
8 虎征宇;抗體偶聯(lián)納米粒的制備與體外靶向性檢測[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9 金成成;基于電噴顆粒自組裝溫敏脂質納米粒的制備、表征及其體外釋藥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10 余婧;聚乳酸納米粒的制備及吸附蛋白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05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80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