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碳點的制備及在藥物和小分子異構體檢測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5-02-09 15:14
當前,碳納米材料由于獨特的光電性質及廣泛的應用而備受關注。廣義碳納米材料指尺寸在1-100 nm,主要由碳元素構成,包括零維、一維、二維碳納米材料以及碳孔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熒光碳納米材料,碳點具有優(yōu)異的光電性質,更小的尺寸,通常在10 nm左右,以及具有可協(xié)調的發(fā)光波長等特性。自首次發(fā)現(xiàn)至今,碳點的合成方法多樣化且日漸成熟,研究者通過不同的制備方法得到了各種功能性碳點,并將其廣泛應用于生物成像、環(huán)境監(jiān)測、能源轉換、分析傳感、光催化、信息加密以及載藥等領域。因此針對熒光碳點的制備方法與應用的研究,結合碳點作為熒光探針用于分析檢測之中的優(yōu)勢,構建將碳點應用于藥物分析領域的橋梁,最終實現(xiàn)藥物的分析與檢測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诖,本工作聚焦于構建簡便有效的合成方法,制備得到具備特異性的功能型碳點,并實現(xiàn)將其應用于藥物和小分子的分析檢測。在本論文的研究中,我們通過水熱法和微波法成功制備了具有不同結構與功能的兩種熒光碳點,探索了其元素構成、發(fā)光機理及環(huán)境穩(wěn)定性等性質,并進一步構建了檢測四環(huán)素藥物的雙信號檢測策略及苯二酚類同系物的熒光分析方法,同時探究了分析檢測的機理。具體研究內容如下:(1)長壽命...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1.2 碳點簡介
1.3 光學性能
1.4 碳點的合成
1.4.1 激光消融法
1.4.2 電化學法
1.4.3 化學氧化法
1.4.4 溶劑熱/水熱法
1.4.5 超聲法
1.4.6 微波法
1.4.7 模板法
1.5 碳點的應用
1.5.1 分析檢測
1.5.2 載藥與基因傳遞
1.5.3 細胞和活體成像
1.5.4 光伏電池
1.5.5 信息加密
1.6 本論文研究意義,目標和內容
1.6.1 研究意義
1.6.2 研究目標
1.6.3 研究內容
第二章 長壽命室溫磷光碳點的發(fā)光機理、pH傳感及雙信號檢測四環(huán)素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
2.2.2 實驗儀器
2.2.3 P-CDs的合成條件優(yōu)化
2.2.4 P-CDs的熒光及磷光穩(wěn)定性探究
2.2.5 固載P-CDs
2.2.6 P-CDs的 p H傳感
2.2.7 熒光和熒光檢測四環(huán)素
2.2.8 選擇性和干擾研究
2.3 結果與討論
2.3.1 P-CDs的合成優(yōu)化
2.3.2 P-CDs的光學性質
2.3.3 P-CDs的熒光和磷光穩(wěn)定性
2.3.4 P-CDs的 p H響應RTP特性
2.3.5 建立檢測TC的雙通道策略
2.3.6 分析TC
2.3.7 選擇性和干擾性及檢測條件優(yōu)化
2.3.8 TC檢測機制
2.4 小結
第三章 以隱球菌為碳源的熒光碳點用于苯二酚類同分異構體的區(qū)分和檢測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化學制品
3.2.2 設備儀器
3.2.3 CDs的合成
3.2.4 CDs的穩(wěn)定性探究
3.2.5 苯二酚的檢測
3.2.6 研究選擇性和干擾性
3.3 實驗結果與討論
3.3.1 CDs的表征
3.3.2 合成CDs的優(yōu)化
3.3.3 CDs的熒光穩(wěn)定性
3.3.4 建立區(qū)分和分析策略
3.3.5 選擇性和潛在干擾
3.3.6 檢測條件的優(yōu)化
3.3.7 檢測間苯二酚與對苯二酚
3.3.8 苯二酚的鑒別與檢測機理
3.4 小結
第四章 總結與展望
4.1 全文總結
4.2 前景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4032435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1.2 碳點簡介
1.3 光學性能
1.4 碳點的合成
1.4.1 激光消融法
1.4.2 電化學法
1.4.3 化學氧化法
1.4.4 溶劑熱/水熱法
1.4.5 超聲法
1.4.6 微波法
1.4.7 模板法
1.5 碳點的應用
1.5.1 分析檢測
1.5.2 載藥與基因傳遞
1.5.3 細胞和活體成像
1.5.4 光伏電池
1.5.5 信息加密
1.6 本論文研究意義,目標和內容
1.6.1 研究意義
1.6.2 研究目標
1.6.3 研究內容
第二章 長壽命室溫磷光碳點的發(fā)光機理、pH傳感及雙信號檢測四環(huán)素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
2.2.2 實驗儀器
2.2.3 P-CDs的合成條件優(yōu)化
2.2.4 P-CDs的熒光及磷光穩(wěn)定性探究
2.2.5 固載P-CDs
2.2.6 P-CDs的 p H傳感
2.2.7 熒光和熒光檢測四環(huán)素
2.2.8 選擇性和干擾研究
2.3 結果與討論
2.3.1 P-CDs的合成優(yōu)化
2.3.2 P-CDs的光學性質
2.3.3 P-CDs的熒光和磷光穩(wěn)定性
2.3.4 P-CDs的 p H響應RTP特性
2.3.5 建立檢測TC的雙通道策略
2.3.6 分析TC
2.3.7 選擇性和干擾性及檢測條件優(yōu)化
2.3.8 TC檢測機制
2.4 小結
第三章 以隱球菌為碳源的熒光碳點用于苯二酚類同分異構體的區(qū)分和檢測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化學制品
3.2.2 設備儀器
3.2.3 CDs的合成
3.2.4 CDs的穩(wěn)定性探究
3.2.5 苯二酚的檢測
3.2.6 研究選擇性和干擾性
3.3 實驗結果與討論
3.3.1 CDs的表征
3.3.2 合成CDs的優(yōu)化
3.3.3 CDs的熒光穩(wěn)定性
3.3.4 建立區(qū)分和分析策略
3.3.5 選擇性和潛在干擾
3.3.6 檢測條件的優(yōu)化
3.3.7 檢測間苯二酚與對苯二酚
3.3.8 苯二酚的鑒別與檢測機理
3.4 小結
第四章 總結與展望
4.1 全文總結
4.2 前景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4032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40324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