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芪多糖和黃酮類成分對rBMSCs和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8-23 18:49
隨著人口日趨老齡化,骨質(zhì)疏松癥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對人類健康構成很大威脅。迄今,利用中醫(yī)藥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已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本文將中藥紅芪的主要成分紅芪多糖和黃酮類成分作用于體外培養(yǎng)的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rBMSCs)和大鼠顱骨成骨細胞(ROBs),篩選促進兩種細胞成骨活性最佳的成分并探究其發(fā)揮促成骨作用的機制。本論文開展的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第一部分檢測經(jīng)3種不同濃度紅芪多糖(HPS-1、HPS-2、HPS-3)處理后rBMSCs和ROBs細胞活性和成骨相關因子的變化,發(fā)現(xiàn)20和50μg/mL HPS-1能顯著促進rBMSCs和ROBs的增殖,提高堿性磷酸酶(ALP)活性,增加鈣化結節(jié)面積和數(shù)量(P<0.05或P<0.01),而HPS-2和HPS-3對兩種細胞成骨分化無顯著促進作用。表明3種紅芪多糖中只有HPS-1顯著促進rBMSCs和ROBs分化、礦化。第二部分檢測經(jīng)紅芪中5種不同濃度黃酮類化合物(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芒柄花苷、異甘草素和美迪紫檀素)處理后rBMSCs和ROBs細胞活性和成骨相關因子的變化,發(fā)現(xiàn)5種黃酮化合物均能促進rBMSCs和ROBs的增殖,...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對照及英文縮寫詞表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紅芪的研究概況
1.1.1 紅芪的藥用歷史和產(chǎn)地
1.1.2 紅芪的主要活性成分
1.1.3 紅芪的藥理作用
1.2 骨質(zhì)疏松
1.2.1 骨重建及其調(diào)節(jié)網(wǎng)絡
1.2.2 骨質(zhì)疏松的定義
1.2.3 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病機制
1.2.4 骨質(zhì)疏松的藥物治療
1.3 立題依據(jù)
第二章 紅芪多糖對rBMSCs和 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方法
2.3 實驗結果
2.3.1 三種紅芪多糖對rBMSCs的作用
2.3.2 三種紅芪多糖對ROBs的作用
2.4 討論
第三章 紅芪黃酮類成分對r BMSCs和 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方法
3.3 實驗結果
3.3.1 5種黃酮類化合物對rBMSCs的作用
3.3.2 5種黃酮類化合物對ROBs的作用
3.4 討論
第四章 HPLC法測定細胞內(nèi)外液及膜上毛蕊異黃酮的含量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實驗材料
4.2.2 實驗方法
4.3 實驗結果
4.3.1 洗脫次數(shù)的考察
4.3.2 專屬性考察
4.3.3 線性關系考察
4.3.4 精密度
4.3.5 重復性試驗
4.3.6 加樣回收率試驗[12]
4.3.7 穩(wěn)定性試驗
4.3.8 細胞外液、解離液及裂解液中毛蕊異黃酮的含量測定
4.4 討論
第五章 毛蕊異黃酮通過激活IGF-1R/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ROBs成骨分化
5.1 引言
5.2 實驗部分
5.2.1 實驗材料
5.2.2 實驗方法
5.3 實驗結果
5.3.1 毛蕊異黃酮對ROBs蛋白基因的影響
5.3.2 LY抑制由毛蕊異黃酮誘導增加的p-Akt水平。
5.3.3 GSK抑制由毛蕊異黃酮誘導增加的pIGF-1R和 p-Akt水平。
5.3.4 GSK和LY對毛蕊異黃酮提高成骨性蛋白表達的影響
5.3.5 GSK和LY對毛蕊異黃酮提高成骨性基因表達的影響
5.3.6 GSK和 LY對毛蕊異黃酮提高ALP活性的影響
5.3.7 GSK和LY對毛蕊異黃酮提高鈣化結節(jié)面積和數(shù)量的影響
5.4 討論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6.1 主要結論
6.1.1 紅芪多糖對rBMSCs和 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6.1.2 紅芪黃酮類成分對rBMSCs和 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6.1.3 HPLC法測定細胞內(nèi)外液及膜上毛蕊異黃酮的濃度
6.1.4 毛蕊異黃酮通過激活IGF-1R/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ROBs成骨分化
6.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紅芪和黃芪的比較研究[J]. 李越峰,張育貴,牛江濤,辛二旦,張淑娟,嚴興科.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9(10)
[2]紅芪多糖與黃芪多糖對大鼠抗衰老作用的比較研究[J]. 史生輝,董得喜,李生有,吳雪花,張軍文.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19(16)
[3]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HPLC fingerprints and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Radix Hedysari on increasing the peak bone mass of rat[J]. Xin-Yue Chen,San-Hu Gou,Zhi-Qiang Shi,Zhi-Yuan Xue,Shi-Lan Fe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19(04)
[4]中醫(yī)藥防治老年骨質(zhì)疏松骨折研究進展[J]. 尚先寶. 醫(yī)學信息. 2019(11)
[5]補腎中藥在防治骨質(zhì)疏松癥中的應用[J]. 陳張琪,黃靜雯,周冠宇,徐周末,張豪.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9(09)
[6]紅芪雜多糖及其透明質(zhì)酸水凝膠對大鼠骨關節(jié)炎的治療作用[J]. 張,周尚儒,燕玉奎,郭玫,王志旺. 免疫學雜志. 2019(01)
[7]基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指紋特征的甘肅8個主產(chǎn)縣紅芪藥材鑒別研究[J]. 顧志榮,許愛霞,祁梅,李芳,張瑛,錢倩,石磊.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8(11)
[8]紅芪多糖對糖尿病心肌病db/db小鼠核因子2相關因子2信號通路的影響[J]. 何流,金智生,張花治,王棟,王東旭,和彩鈴.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8(15)
[9]中醫(yī)辨治骨質(zhì)疏松癥研究進展[J]. 鄭斌,阮國輝,嵇輝. 江蘇中醫(yī)藥. 2018(07)
[10]中藥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研究進展[J]. 孫亞奇,卞艷芳,周春娜,馬樂韻,王素嫻,蔡溱. 中國臨床醫(yī)學. 2018(02)
碩士論文
[1]低頻脈沖電磁場通過初級纖毛調(diào)控的ERα/IGF-1R信號通路促進骨形成的機制研究[D]. 朱保應.蘭州理工大學 2018
[2]基于細胞生物固相法探討玉屏風散抗腫瘤的物質(zhì)基礎[D]. 丁慧.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8
[3]應用成骨細胞生物色譜法研究牡丹皮促進骨折愈合的效應物質(zhì)[D]. 顧偉偉.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678294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對照及英文縮寫詞表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紅芪的研究概況
1.1.1 紅芪的藥用歷史和產(chǎn)地
1.1.2 紅芪的主要活性成分
1.1.3 紅芪的藥理作用
1.2 骨質(zhì)疏松
1.2.1 骨重建及其調(diào)節(jié)網(wǎng)絡
1.2.2 骨質(zhì)疏松的定義
1.2.3 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病機制
1.2.4 骨質(zhì)疏松的藥物治療
1.3 立題依據(jù)
第二章 紅芪多糖對rBMSCs和 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方法
2.3 實驗結果
2.3.1 三種紅芪多糖對rBMSCs的作用
2.3.2 三種紅芪多糖對ROBs的作用
2.4 討論
第三章 紅芪黃酮類成分對r BMSCs和 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方法
3.3 實驗結果
3.3.1 5種黃酮類化合物對rBMSCs的作用
3.3.2 5種黃酮類化合物對ROBs的作用
3.4 討論
第四章 HPLC法測定細胞內(nèi)外液及膜上毛蕊異黃酮的含量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實驗材料
4.2.2 實驗方法
4.3 實驗結果
4.3.1 洗脫次數(shù)的考察
4.3.2 專屬性考察
4.3.3 線性關系考察
4.3.4 精密度
4.3.5 重復性試驗
4.3.6 加樣回收率試驗[12]
4.3.7 穩(wěn)定性試驗
4.3.8 細胞外液、解離液及裂解液中毛蕊異黃酮的含量測定
4.4 討論
第五章 毛蕊異黃酮通過激活IGF-1R/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ROBs成骨分化
5.1 引言
5.2 實驗部分
5.2.1 實驗材料
5.2.2 實驗方法
5.3 實驗結果
5.3.1 毛蕊異黃酮對ROBs蛋白基因的影響
5.3.2 LY抑制由毛蕊異黃酮誘導增加的p-Akt水平。
5.3.3 GSK抑制由毛蕊異黃酮誘導增加的pIGF-1R和 p-Akt水平。
5.3.4 GSK和LY對毛蕊異黃酮提高成骨性蛋白表達的影響
5.3.5 GSK和LY對毛蕊異黃酮提高成骨性基因表達的影響
5.3.6 GSK和 LY對毛蕊異黃酮提高ALP活性的影響
5.3.7 GSK和LY對毛蕊異黃酮提高鈣化結節(jié)面積和數(shù)量的影響
5.4 討論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6.1 主要結論
6.1.1 紅芪多糖對rBMSCs和 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6.1.2 紅芪黃酮類成分對rBMSCs和 ROBs成骨分化的影響
6.1.3 HPLC法測定細胞內(nèi)外液及膜上毛蕊異黃酮的濃度
6.1.4 毛蕊異黃酮通過激活IGF-1R/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ROBs成骨分化
6.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紅芪和黃芪的比較研究[J]. 李越峰,張育貴,牛江濤,辛二旦,張淑娟,嚴興科.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9(10)
[2]紅芪多糖與黃芪多糖對大鼠抗衰老作用的比較研究[J]. 史生輝,董得喜,李生有,吳雪花,張軍文.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19(16)
[3]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HPLC fingerprints and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Radix Hedysari on increasing the peak bone mass of rat[J]. Xin-Yue Chen,San-Hu Gou,Zhi-Qiang Shi,Zhi-Yuan Xue,Shi-Lan Fe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19(04)
[4]中醫(yī)藥防治老年骨質(zhì)疏松骨折研究進展[J]. 尚先寶. 醫(yī)學信息. 2019(11)
[5]補腎中藥在防治骨質(zhì)疏松癥中的應用[J]. 陳張琪,黃靜雯,周冠宇,徐周末,張豪.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9(09)
[6]紅芪雜多糖及其透明質(zhì)酸水凝膠對大鼠骨關節(jié)炎的治療作用[J]. 張,周尚儒,燕玉奎,郭玫,王志旺. 免疫學雜志. 2019(01)
[7]基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指紋特征的甘肅8個主產(chǎn)縣紅芪藥材鑒別研究[J]. 顧志榮,許愛霞,祁梅,李芳,張瑛,錢倩,石磊.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8(11)
[8]紅芪多糖對糖尿病心肌病db/db小鼠核因子2相關因子2信號通路的影響[J]. 何流,金智生,張花治,王棟,王東旭,和彩鈴.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8(15)
[9]中醫(yī)辨治骨質(zhì)疏松癥研究進展[J]. 鄭斌,阮國輝,嵇輝. 江蘇中醫(yī)藥. 2018(07)
[10]中藥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研究進展[J]. 孫亞奇,卞艷芳,周春娜,馬樂韻,王素嫻,蔡溱. 中國臨床醫(yī)學. 2018(02)
碩士論文
[1]低頻脈沖電磁場通過初級纖毛調(diào)控的ERα/IGF-1R信號通路促進骨形成的機制研究[D]. 朱保應.蘭州理工大學 2018
[2]基于細胞生物固相法探討玉屏風散抗腫瘤的物質(zhì)基礎[D]. 丁慧.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8
[3]應用成骨細胞生物色譜法研究牡丹皮促進骨折愈合的效應物質(zhì)[D]. 顧偉偉.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6782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6782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