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瓣膜術后華法林抗凝治療真實世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5 17:36
目的探索抗凝門診人工瓣膜術后患者華法林的使用情況,為真實世界臨床實踐提供指導。方法對于2014~2019年抗凝門診接受華法林治療的人工瓣膜術后患者的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接診的人工瓣膜術后患者1 878人,總接診次數(shù)4 423人次,其中75.3%的患者接受了人工機械瓣膜置換術;INR在治療目標范圍內的例次最多(46%),其次為INR<1.8的情況(37%),平均TTR為(56.6±22.9)%;導致INR危急值的主要原因是藥物相互作用、初始階段調整華法林劑量、華法林敏感型患者,與華法林發(fā)生相互作用的藥物主要是胺碘酮、苯溴馬隆和抗菌藥物;接診患者共發(fā)生106例次出血事件,其中小出血占所有出血事件的90.6%。結論人工瓣膜術后華法林抗凝治療質量不良,小出血事件較多,藥師應在患者住院和門診就診期間為患者反復教育抗凝治療的必要性和嚴格遵循依從性的重要性。
【文章來源】:中國藥學雜志. 2020,55(2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INR在不同范圍內人數(shù)及百分比
表1 人工瓣膜術后華法林抗凝治療INR危急值分析 INR危急值原因 例次/% 平均INR值 藥物相互作用 55(25.9) 3.68±0.86 心臟瓣膜術后初始階段調整華法林劑量的過程 51(24.1) 3.67±0.81 華法林敏感型患者1) 27(12.7) 3.67±0.85 首次就診我院抗凝門診 20(9.4) 3.65±0.75 醫(yī)師調整華法林劑量后INR升高過多 13(6.1) 3.67±0.81 原因不明 9(4.2) 3.67±0.82 患者INR值波動大(原因不明) 7(3.3) 3.59±0.63 首次服藥劑量過高 6(2.8) 3.64±0.65 華法林藥效學抵抗患者初始調整劑量過程 6(2.8) 3.68±0.84 患者自行調量 4(1.9) 3.69±0.86 監(jiān)測INR值的間隔時間過長 3(1.4) 3.71±0.88 食物相互作用 3(1.4) 3.71±0.82 外院與本院INR檢測結果偏差導致調整劑量的偏差 2(0.9) 3.48±0.34 腹瀉≥3 d 2(0.9) 3.36±0.39 誤服 2(0.9) 3.67±0.84 藥片分割不均,或棄去剩余藥片 1(0.5) 3 使用維生素K拮抗后INR值不穩(wěn)定 1(0.5) 3.14 注:1)華法林敏感型患者定義為華法林的穩(wěn)定劑量≤2.25 mg的患者4.1 抗凝門診藥師的價值體現(xiàn)
本文編號:3249640
【文章來源】:中國藥學雜志. 2020,55(2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INR在不同范圍內人數(shù)及百分比
表1 人工瓣膜術后華法林抗凝治療INR危急值分析 INR危急值原因 例次/% 平均INR值 藥物相互作用 55(25.9) 3.68±0.86 心臟瓣膜術后初始階段調整華法林劑量的過程 51(24.1) 3.67±0.81 華法林敏感型患者1) 27(12.7) 3.67±0.85 首次就診我院抗凝門診 20(9.4) 3.65±0.75 醫(yī)師調整華法林劑量后INR升高過多 13(6.1) 3.67±0.81 原因不明 9(4.2) 3.67±0.82 患者INR值波動大(原因不明) 7(3.3) 3.59±0.63 首次服藥劑量過高 6(2.8) 3.64±0.65 華法林藥效學抵抗患者初始調整劑量過程 6(2.8) 3.68±0.84 患者自行調量 4(1.9) 3.69±0.86 監(jiān)測INR值的間隔時間過長 3(1.4) 3.71±0.88 食物相互作用 3(1.4) 3.71±0.82 外院與本院INR檢測結果偏差導致調整劑量的偏差 2(0.9) 3.48±0.34 腹瀉≥3 d 2(0.9) 3.36±0.39 誤服 2(0.9) 3.67±0.84 藥片分割不均,或棄去剩余藥片 1(0.5) 3 使用維生素K拮抗后INR值不穩(wěn)定 1(0.5) 3.14 注:1)華法林敏感型患者定義為華法林的穩(wěn)定劑量≤2.25 mg的患者4.1 抗凝門診藥師的價值體現(xiàn)
本文編號:3249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2496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