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混懸劑中羥基喜樹堿和槲皮素的含量測定及方法學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16:28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建立納米混懸劑中羥基喜樹堿和槲皮素的含量測定方法。[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譜柱(250 mm×4.6 mm,5μm);流動相為甲醇-水(60∶40);檢測波長為374 nm,柱溫30℃;流速1.0 mL·min-1;進樣量20μL。并對該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加樣回收率進行考察。羥基喜樹堿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81 268 X-10 761(R2=0.999 9),線性范圍為0.506~10.12μg·mL-1;槲皮素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67 343 X-8 960.3(R2=0.999 9),線性范圍為0.51~10.2μg·mL-1。[結(jié)果]羥基喜樹堿和槲皮素在線性范圍內(nèi)色譜峰面積與濃度均有很好的線性關(guān)系。并在保留時間內(nèi)未見其他干擾峰,該方法的適應(yīng)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較好。[結(jié)論]該方法可以用于同時測定羥基喜樹堿和槲皮素的含量。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39(05)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紫外波長掃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羥基喜樹堿對細粒棘球蚴原頭節(jié)的生長抑制作用及其機制[J]. 姜玉峰,馬容基,李佳潔,陳琳,許雅,馬斌,呂海龍.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19(10)
[2]槲皮素對晶狀體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 劉鵑,康剛勁. 國際眼科雜志. 2015(01)
[3]羥基喜樹堿、順鉑聯(lián)合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療效初探[J]. 宋向群,于起濤,吳英德,康平,李志革,劉志輝.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0(06)
本文編號:3069440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39(05)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紫外波長掃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羥基喜樹堿對細粒棘球蚴原頭節(jié)的生長抑制作用及其機制[J]. 姜玉峰,馬容基,李佳潔,陳琳,許雅,馬斌,呂海龍.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19(10)
[2]槲皮素對晶狀體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 劉鵑,康剛勁. 國際眼科雜志. 2015(01)
[3]羥基喜樹堿、順鉑聯(lián)合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療效初探[J]. 宋向群,于起濤,吳英德,康平,李志革,劉志輝.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0(06)
本文編號:3069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0694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