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學位單位】:浙江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914
【部分圖文】:
圖 1-1 白楊素結構式Fig.1-1 Structural formula of Chrysin藥理活性研究進展抗炎作用白楊素具有抗炎作用[10],通過阻止 iNOS 的COX-2 酶的活性來抑制 NO 的過量產(chǎn)生, 這是楊素衍生物對各種類型的炎癥均具有治療作素和白楊素抗炎作用做比較時,結果顯示是對 RAW264.7 細胞中 PGE2 的產(chǎn)生都有抑合物在抑制 PGE2 的產(chǎn)生的作用機制是不同研究的方向進行抗炎研究。YL Ji[12]實驗結果機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白楊素噬細胞,與抑制 ER 應激 CHOP 途徑中產(chǎn)生 , G-CSF, GM-CSF, LIF, LIX, M-CSF, MCP-1, TNF-α和 VEGF 有關。最近 Shin[13]等人研究
圖 1-2 3-乙烯基白楊素Fig.1-2 3-vinyl - chrysin楊素結構中引入乙;(圖 1-3),發(fā)現(xiàn)其能. 7 )選擇性的抑制環(huán)氧合酶-2(COX-2), 但是性。通過三位模型分析,5, 7-二乙;讞钌萧驶难踉优c Tyr355 的羥基之間存在圖 1-3 5, 7-二乙;讞钏谾ig.1-3 5, 7-diacetyl chrysin一系列 8 位取代的白楊素衍生物,并研究
7-二乙;讞钏谾ig.1-3 5, 7-diacetyl chrysin一系列 8 位取代的白楊素衍生物,并研究8 位雜環(huán)取代的白楊素對脂多糖誘導的巨噬X-2)誘導和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 )介導的 中抑制活性最好是 8位吡啶環(huán)取代的白楊圖 1-4 C-721Fig.1-4 C-721生物作為 NO 供體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祎敏;曹建國;張凱華;;5,7-二甲氧基白楊素對HepG2細胞凋亡的影響研究[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2 鄭興;羅星;郭玉;劉運美;王小平;尹松;代琴;劉國剛;廖端芳;;B環(huán)碘取代白楊素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年01期
3 屈勇;張怡;熊騰;黎娟;鄭國華;;白楊素制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師;2018年04期
4 肖廣芬;姚晨姣;王成紅;唐雪元;;8-溴-7-甲氧基白楊素誘導K562細胞凋亡作用研究[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1年03期
5 梅杰;彭曉旋;范智恒;魏小勇;;白楊素與瘦素蛋白相互作用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8年12期
6 殷和美;張羽男;劉立新;張宇;沈宇;郭英雪;張大俊;孫博;;白楊素晶體的波譜特征與結構確定[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6年02期
7 鄒曉青,鄭興,曹建國,卿鳳翎,彭波;6,8-二-三氟甲基-5-羥基-7-乙;讞钏氐目鼓[瘤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4年04期
8 王京;王楊;楊杰;張磊;;白楊素的結構修飾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化學試劑;2018年03期
9 趙菲菲;許雪梅;鄭興;姚旭;鄭自通;楊蓮娣;王蓉;廖端芳;;7-芐氧白楊素急性毒性實驗[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1期
10 陳凱;姚旭;鄭興;趙菲菲;鄭自通;劉珂;夏巧;牛明輝;;7-芐氧白楊素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剛;白楊素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2 彭圣明;白楊素偶聯(lián)一氧化氮供體衍生物的合成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促血管生成活性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3 高恒毅;白楊素通過抑制自噬增強胰腺癌吉西他濱化療敏感性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4 尚永輝;主—客體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光電分析及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預估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容芳;以烷;B接白楊素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HepG2、MCF-7活性研究[D];南華大學;2017年
2 沈洪秀;己酸乙酯橋連白楊素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MGC-803、MCF-7活性研究[D];南華大學;2017年
3 李昌;白楊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學;2018年
4 元帥;白楊素含三唑類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7年
5 王瑄;白楊素通過調(diào)控DC功能治療自身免疫腦脊髓炎[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魏云;含碘白楊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甲狀腺癌活性的研究[D];南華大學;2016年
7 唐曉丹;磷;瘜Π讞钏厣锘钚杂绊懙难芯縖D];鄭州大學;2014年
8 楊菲;白楊素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與抗腫瘤活性評價[D];大連理工大學;2017年
9 史娟;白楊素-6-磺酸根與金屬離子自組裝作用及晶體結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全恩希;代謝抑制型白楊素納米乳的制備及體內(nèi)外評價[D];暨南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516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5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