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生素B7011藥代動力學研究
本文選題: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 切入點:B7011 出處:《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眾所周知,藥物研發(fā)過程具有風險高、投資大、周期長的特點。在藥物研發(fā)的臨床前階段,毒性問題是制約研發(fā)成功與否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在藥物研發(fā)早期,嚴格淘汰因毒性問題不適宜進一步研發(fā)的化合物,有利于降低投資風險、節(jié)約藥物研發(fā)成本。如何在研發(fā)早期盡早發(fā)現候選化合物的潛在毒性,從而加快藥物研發(fā)進程、降低藥物研發(fā)費用、提高研發(fā)成功率成為毒理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抗菌藥物是目前臨床藥物治療中最常用的藥物,人們越來越重視抗菌活性及抗菌活性持續(xù)時間對抗菌藥物療效的影響,抗菌活性的持續(xù)時間主要與藥物的半衰期密切相關。目前用于治療G+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葡球菌(MSSA)、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oNS)、鏈球菌等具有抗菌活性的藥物中,療效最為肯定的抗生素為萬古霉素[1],[2]、去甲萬古霉素[3]、替考拉寧[4]等。但萬古霉素的半衰期較短為6h,用藥間隔短[1],[2]。去甲萬古霉素[3]、替考拉寧[4]的半衰期也較短。鑒于國內外對于抗菌藥物的需求形勢[5],[6],B7011為一種新型半合成糖肽抗生素,作用機制為抑制G+菌細胞壁的生物合成,被廣泛用作治療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的藥物。B7011對于G++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葡球菌(MSSA)、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oNS)、鏈球菌等具有抗菌活性,其具有抗菌活性強、沒有劑量限制性副作用、半衰期長的優(yōu)勢。 本試驗目的是揭示B7011在動物體內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闡明該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及特點,為該藥物的藥效學和毒理學評價研究提供試驗參考資料,并為設計和優(yōu)化臨床研究方案提供依據。 本研究建立和確證沉淀樣品的液質聯(lián)用儀檢測方法,從分析線性范圍、批內批間精密度、回收率、基質效應等指標進行方法確證。選擇SD大鼠作為實驗對象,對B7011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進行了部分的研究。 建立了分析測定SD大鼠血漿中B7011的LC-MS/MS的方法。對大鼠血漿方法學全面確證結果表明:空白SD大鼠血漿中的內源性物質不干擾B7011的測定,方法的專屬性較好。B7011測定的線性范圍為30-20000μg/L,最低定量限均為30μg/L。SD大鼠血漿中B7011在60,1000,16000和10000μg/L測定的批內精密度(RSD%)分別為5.61-13.31%,2.31-8.35%,2.02-9.47%和4.0-15.0%,SD大鼠血漿中B7011在60,1000,16000和10000μg/L批間精密度(RSD%)分別為10.05%、2.55%、3.75%和8.58%;B7011的基質效應85.90%~102.14%之間,60、1000和16000μg/L三個濃度測定的回收率為:114.12%、109.2%和101.06%。B7011未處理的血漿質控樣品在4℃放置4h和-20℃放置且凍融3個周期后10天和71天條件下存放是穩(wěn)定的。大鼠血漿、膽汁、尿、糞和組織樣品中B7011測定的隨行標準曲線和質控樣品的分析結果表明:上述生物基質中B7011測定方法能夠滿足試驗的需要。 建立了測定比格犬血漿中B7011的LC-MS/MS的分析方法。比格犬血漿方法學全面確證結果表明:空白比格犬血漿中的內源性物質不干擾B7011的測定,方法的專屬性較好。B7011測定的線性范圍均為30-20000μg/L,最低定量限均為30μg/L。比格犬血漿中B7011在60,1000,16000和10000μg/L測定的批內精密度(RSD%)分別為4.17-15.80%,2.21-19.33%,3.08-7.01%和2.64-8.6%,比格犬血漿中B7011在60,1000,16000和10000μg/L批間精密度(RSD%)分別為5.08%、6.25%、6.61%和11.27%; B7011的基質效應為84.35%~92.31%之間,60、1000和16000μg/L三個濃度測定的回收率為:109.12%、106.05%和95.97%。B7011未處理的血漿質控樣品在在4℃放置4h和-20℃放置且凍融3個周期后10天的條件下存放是穩(wěn)定的。 供試品分析方法學全面確證結果表明: B7011在220nm波長有較大光吸收值,因此確定其為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該供試品的檢測波長。B7011在2.5-80μg/mL檢測呈現有良好線性關系。B7011在6,30和75μg/ml測定的批內精密度(RSD%)分別為0.29-0.67%,0.19-0.55%和0.23-0.42%,批間精密度(RSD%)分別為4.38%、2.25%和1.52%;在室溫放置4h、冷藏放置3d具有良好穩(wěn)定性,方法學驗證表明該方法符合藥物濃度檢測的要求。分析了動物給藥液濃度,SD大鼠試驗所用的B7011系列濃度(0.025、0.5和3mg/ml)的偏差在0.54-5.54%范圍內,保證了給予動物藥量的準確性。 SD大鼠單次靜脈注射B7011(0.25、5.0和30mg/kg,n=8只/劑量,,雌雄各4只),根據統(tǒng)計距參數,0.25、5.0和30mg/kg三個劑量組的AUC(0-t)分別為:26175.19±1859.60μg/L*h、580494.56±41805.61μg/L*h和3659621.61±420083.79μg/L*h;環(huán)比值為1.00:22.18:6.30,表明B7011在動物體內暴露量與劑量基本呈現線性關系;三個劑量組的平均駐留時間MRT(0-t)分別為:31.62±2.07h、27.1±1.38h和23.16±0.42h,消除半衰期t1/2z分別為:98.33±43.17h、88.48±37.47h和128.66±73.29h,三個劑量之間消除半衰期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B7011在大鼠體內消除慢,并且符合線性藥代動力學特征。各動力學參數無明顯性別差異。 SD大鼠以5mg/kg的劑量重復靜脈注射B7011,每4天靜脈注射給藥一次,連續(xù)給藥7次,n=8只/劑量,雌雄各4只。首次給藥后,B7011的主要動力學參數:AUC(0-t)為580494.56±41805.612μg·h·L-1,平均駐留時間MRT(0-t)是27.1±1.38h,消除半衰期T1/2z為88.4837.47h。末次給藥后的主要動力學參數:AUC(0-t)為990961.07±72683.71μg·h·L-1,平均駐留時間MRT(0-t)是33.91±1.85h,消除半衰期T1/2z為111.4548.55h。末次與首次給藥相比,AUC(0-t)體內藥物暴露量增加到1.71倍,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RT(0-t)和t1/2z均有一定延長(P0.05)。此外,隨給藥時間延長,谷濃度有升高趨勢,說明每4天給藥1次、連續(xù)7次給藥后藥物在SD大鼠體內有一定的蓄積。 SD大鼠靜脈注射B7011(5mg/kg),8只/時間點/劑量,雌雄各4只。給藥后3個采樣時間點(1h、3d和6d),各組織臟器中B7011含量在雌雄大鼠之間無明顯差異。給藥后1h,血漿中藥物濃度最高,其次,腎臟、膀胱、脂肪中的藥物濃度相對也較高,其他組織臟器藥物濃度基本相當。給藥后3d,血漿中藥物濃度明顯下降,腎臟、腎上腺、在肝臟上升,居前三位。給藥后6天,血漿中的藥物濃度繼續(xù)下降,腎上腺、腎臟、肝臟中的藥物濃度下降,但仍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說明給藥后藥物在腎上腺、腎臟、肝臟組織臟器內分布濃度較高。 SD大鼠靜脈注射5mg/kg的B7011,在尿液收集過程中,0-5h,5-12h雌雄大鼠的排泄量有差異(p0.05),其他時間段雌雄之間無差異(P0.05)。在膽汁和糞便的排泄過程中雌雄之間無差異(P0.05)。0~144h膽汁中收集到的B7011的量為給藥量的0.700.10%;0~480h尿液中收集到B7011的量為給藥量的14.685.91%;0~480h糞便中收集到B7011的量為給藥量的0.520.21%。糞便和尿液中共回收到B7011為15.20%。表明大鼠靜脈注射B7011后,吸收進入體內的藥物只有一小部分以原形被排出體外,其余藥物發(fā)生了代謝轉化。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研究表明:給藥組1mg/kg中B7011的藥-時曲線符合靜脈給藥趨勢的特點。模型對照組:隨著時間的延長菌落個數增加。實驗組:0-2h時間內實驗組與模型組菌落計數比值變化不明顯;2-4h時間內,四個劑量的比值變化呈現劑量依賴趨勢,4-12h模型組菌落數變化不明顯,此時間段菌落變化呈平臺趨勢;12-48h模型組菌落數呈增長趨勢,實驗組4個劑量與模型組菌落計數比值變化明顯(比值下降到7至28倍),菌落數減少,抗菌效果呈現時間依賴性趨勢。結論: 1.本研究建立了分析測定SD大鼠血漿、組織、膽汁、尿液、糞便,以及比格犬和小鼠血漿中B7011的LC-MS/MS的方法。該方法的專屬性較好,線性良好,批內、批間精密度符合方法學要求,基質效應對樣品檢測影響小,沉淀蛋白提取標品的方法回收率較高。 2. B7011溶液供試品分析方法進行驗證,結果表明符合方法學要求,并分析了動物給藥液濃度,保證動物給藥量的準確性。 3.3個劑量(0.25、5.0和30mg/kg)的B7011單次靜脈給藥后在大鼠體內基本呈現線性動力學特征,消除半衰期長,體現了本藥物的抗菌優(yōu)勢的動力學特征。 4. SD大鼠以5mg/kg的劑量,每4天靜脈注射給藥1次,連續(xù)7次。與首次給藥相比,體內藥物暴露量略有增加。此外,隨給藥時間延長,谷濃度有升高趨勢,說明每4天給藥1次、連續(xù)7次給藥后藥物在SD大鼠體內有一定的蓄積。 5. SD大鼠靜脈注射B7011(5mg/kg)后,給藥后3個采樣時間點(1h、3d和6d),各組織臟器中B7011含量在雌雄大鼠之間無明顯差異。給藥后藥物在腎上腺、腎臟、肝臟組織臟器內分布濃度較高,而且排泄較慢,有一定的蓄積趨勢。 6.大鼠靜脈注射給予B7011后,吸收進入體內的藥物只有一小部分以原形被排出體外,其余藥物發(fā)生了代謝轉化。 7.建立的小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敗血癥模型,數據初步研究表明,該模型穩(wěn)定可靠,藥物抗菌藥物治療效果顯著,可用于進一步抗菌藥的藥效藥代模型研究。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9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麗萍;用于治療炭疽病的新型抗生素[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3年05期
2 方寧;美研制新型抗生素治肺結核[J];中國健康教育;2005年01期
3 羅曉茹;;新型抗生素將出現?[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6年06期
4 ;美國發(fā)現新型抗生素[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6年22期
5 徐紅蓉,陳偉力,李雪寧;新型抗生素——利奈唑烷[J];中國藥師;2004年02期
6 夏秀靜;劉欣;宋敏;;合理應用新型抗生素的臨床體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6年03期
7 蘇蕾;馬玉貞;張廣洲;;新型抗生素的研究進展及研發(fā)趨勢探討[J];齊魯藥事;2007年08期
8 殷瑜;戈梅;陳代杰;;新方法新技術與新型抗生素發(fā)現[J];微生物學通報;2013年10期
9 李有觀;;新型抗生素[J];國外醫(yī)學情報;1992年18期
10 邵肖梅;新型抗生素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曉蓉;潘景業(yè);林錫芳;周小潔;;綜合性ICU敗血癥致病菌的變遷和對策[A];2006年浙江省危重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肖謙;平民化消費,新型抗生素的出路[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2 郭文;新型抗生素誕生阻力重重[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3 P A Francis 編譯 朱軍生 張愛敏;美敦促加快新型抗生素研發(fā)及審批[N];醫(yī)藥經濟報;2013年
4 衙外;能否將新型抗生素納入管制藥品?[N];中國商報;2007年
5 徐錚奎;德英聯(lián)手開發(fā)新型抗生素[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6 ;新型抗生素[N];經濟參考報;2003年
7 明月 編譯;新型抗生素CBR703殺菌不傷人[N];大眾科技報;2003年
8 記者 李天舒;蛇毒有望用于新型抗生素研制[N];健康報;2012年
9 葛秋芳;德國發(fā)現新型抗生素MMA[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10 常訊;新型抗生素Zyvox[N];醫(yī)藥經濟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石立瑩;新型抗生素S632A_3體內外抑制單純皰疹病毒Ⅰ型增殖及對感染小鼠腦組織保護作用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6776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7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