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期白內障視功能評價及手術適應癥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早中期白內障視功能評價及手術適應癥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背景 白內障是第一致盲性眼病,也是復明率最高的眼病。臨床上白內障手術指征一般參考視力,以往需等待到白內障晚期,即視力下降到手動或光感才手術,隨著手術技術、設備的不斷改進,白內障手術指征逐漸放寬,眼科教材上指出視力下降至0.3、0.4可以手術,目前臨床上一般以此為手術指征。對于視力≥0.5而有視功能損害主訴的早期白內障患者,如果患者要求手術,可以手術治療,但臨床工作中很多患者猶豫不決,要求醫(yī)生給出明確的指導,按目前白內障手術指征,醫(yī)生難以做出明確判斷,這給患者和醫(yī)生帶來許多困惑。 視功能包括視力、視野、色覺、暗適應、立體視覺、對比敏感度,視力只是視功能中的主要指標之一,它反映高對比度條件下對細小目標的分辨能力,而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是由大量不同形狀、大小、顏色、對比度的物體組成。白內障可以引起視力、視野、對比明敏感度等多方面視功能損害,單以視力作為評價視功能損害指標以及作為白內障手術指征不夠全面,需要探討更能真實反映患者綜合視功能損害的方法,研究視力尚好卻有視功能損害主訴的早期白內障患者手術適應癥。 目的 通過視功能(visual function,VF)問卷、生存質量(quality of life,QOL)問卷調查,對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眩光對比敏感度(glare sensitivity,GS)、視野檢查,研究視力≥0.3的早中期白內障患者因白內障所致的視功能損害狀況,探討視力≥0.5有視功能損害主訴的早期白內障患者手術指征,為患者和醫(yī)生臨床手術決策提供指導。 方法 收集我院眼科白內障門診、住院部早中期白內障患者臨床資料,進行VF、QOL問卷調查評分,行視野、CS、GS檢查,分析不同視力患者間各指標的差異。探討日常生活視力與VF、QOL問卷得分的相關性,以及視野檢查MD值與最佳矯正視力相關性,CS、GS各頻率對比敏感度值與矯正視力相關性。參照臨床實際應用以及眼科教材指出的手術標準“視力下降至0.3、0.4可以手術”,按照95%參考值范圍估計方法建立手術參考值,以日常生活視力≥0.3且<0.5組患者VF、QOL問卷得分95%位數為手術參考指標,最佳矯正視力≥0.3且<0.5組患者視野檢查平均缺損(MD)值,CS、GS各頻率對比敏感度值95%位數為手術參考指標。經統(tǒng)計分析,以日常生活視力≥0.5實際要求手術的患者手術率驗證篩選VF、QOL手術指征,以最佳矯正視力≥0.5患者實際要求手術的患者手術率驗證篩選視野、CS、GS手術指征。 結果 1早中期白內障VF、QOL調查問卷研究結果 (1)日常生活視力≥0.3早中期白內障患者VF、QOL得分與日常生活視力顯著正相關(P<0.01),VF、QOL可與日常生活視力一起作為白內障所致綜合視功能下降的評價指標。 (2)VF、QOL得分,日常生活視力≥0.5要求手術組和視力0.3~0.4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顯著低于未要求手術組;日常生活視力≥0.5未要求手術組顯著高于0.3~0.4組。說明VF、QOL問卷能夠反映出視力檢查不能辨識的早期白內障患者要求或不手術的差異,故VF、QOL可作為手術指征參考。 (3)百分位數法確定日常生活視力0.3~0.4組VF、QOL95%位數為73.3分、94.4分。以VF得分<73.3、QOL得分<94.4分為手術參考值,經視力≥0.5早期白內障患者實際要求手術或不要求手術臨床篩選、驗證,以VF為手術參考:按手術指征手術率與實際手術率無統(tǒng)計差異,漏術率、誤術率均低;而以QOL為手術參考時手術率與顯著高于實際手術率,雖然漏術率更低,但誤術率高達63.16%。故VF較QOL作為手術參考更加適合。 2早中期白內障CS、GS檢查結果 (1)全部白內障患者眩光后的GS各頻率對比敏感度值顯著低于CS,眩光后對比敏感度下降。最佳矯正視力除與GS18cpd對比敏感度值不相關外,與CS各頻率、GS其他四個頻率對比敏感度值顯著正相關,CS、GS可與最佳矯正視力一起作為白內障所致綜合視功能損害的評價指標。 (2)最佳矯正視力≥0.5要求手術組CS1.5、3、12cpd,GS1.5、3、6、12cpd均顯著低于未要求手術組,說明以上頻率能夠發(fā)現(xiàn)依靠視力檢查無法辨識出來的早期白內障患者手術或不手術的差異,對早期白內障患者手術指征有參考意義。 (3)百分位數法確定CS1.5、3、6、12、18cpd95%位數分別為25、20、16、0、0,GS1.5、3、6、12、18cpd95%位數分別為13、15、4.2、0、0。CS、GS各頻率對比敏感度95%位數為手術參考值,按CS3cpd、6cpd頻率、GS1.5cpd、3cpd手術指征手術率與實際手術率χ2檢驗無差異,結合漏術率、誤術率篩選,CS6cpd對比敏感度值<16,GS3cpd對比敏感度值<15作為手術參考更加適合。 3早中期白內障視野檢查結果 (1)最佳矯正視力≥0.3早中期患者MD值與矯正視力顯著負相關,MD可與日常生活視力一起作為白內障所致綜合視功能下降的評價指標。 (2)最佳矯正視力≥0.5要求手術組MD顯著高于≥0.5未要求手術組,與最佳矯正視力0.3~0.4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最佳矯正視力≥0.5未要求手術組MD顯著低于最佳矯正視力0.3~0.4組。MD能夠反映出依靠視力檢查不能辨識的早期白內障患者手術或不手術的差異,對早期白內障患者手術指征有參考意義。 (3)正態(tài)分布法確定最佳矯正視力0.3~0.4組MD95%位數為2.74dB,以MD為手術指征的手術率與實際手術率有統(tǒng)計差異,漏術率為0%,,誤術率為87.1%,MD㩳2.74dB作為早期白內障患者手術指征不適合。 結論 1早中期白內障患者VF、QOL得分與日常生活視力顯著正相關;最佳矯正視力與CS全頻率以及GS1.5、3、6、12cpd頻率對比敏感度值顯著正相關,與視野指數MD顯著負相關。以上指標可與視力一起作為評價白內障導致的視功能損害指標。 2視力尚好的早期白內障患者,在是否選擇手術時猶豫不決時,建議行VF問卷調查、CS、GS檢查,可參照VF得分<73.3分、CS6cpd<16,GS3cpd<15為手術參考指征。
【關鍵詞】:早中期白內障 視功能 生存質量 對比敏感度 視野 手術適應癥
【學位授予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779.66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詞表5-6
- Abstract6-10
- 摘要10-13
- 前言13-15
- 第一部分 早中期白內障患者 VF 、QOL 問卷調查研究15-26
- 研究對象和方法15-17
- 結果17-23
- 討論23-25
- 小結25-26
- 第二部分 早中期白內障患者 CS、GS 研究26-39
- 研究對象和方法26-27
- 結果27-35
- 討論35-37
- 小結37-39
- 第三部分 早中期白內障患者視野研究39-46
- 研究對象和方法39-40
- 結果40-43
- 討論43-45
- 小結45-46
- 全文結論46-47
- 致謝47-48
- 參考文獻48-51
- 文獻綜述 視功能、生存質量問卷,對比敏感度,視野在白內障手術衡量中的應用51-63
- 參考文獻59-63
- 附件一63-64
- 附件二64-6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小陽;;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與小切口囊外摘除術后患者生存質量比較[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5期
2 樊映川;雷春濤;張曉七;朱曉瑛;馬萍;;四川省貧困白內障復明手術后患者視功能狀況調查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04期
3 諸菊梅;陳銀;杜方群;俞萍;張潔;;江蘇無錫市惠山區(qū)白內障防盲手術732例統(tǒng)計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10年08期
4 滕玉芳;馬偉建;申家泉;;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的視野變化[J];山東醫(yī)藥;2009年42期
5 易湘龍;李麗;;白內障復明工程中兩種術式對視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眼科研究;2009年05期
6 焦秦,鐘一聲,馮佩麗,程瑜,俞方知;白內障摘出對藍黃視野的影響[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5年06期
7 趙家良;;中國眼科醫(yī)師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視覺2020”行動[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0年06期
8 趙家良,賈麗君,睢瑞芳,LeonBEllwein,張承訓,降麗娟,張紅,孫國強,宋學峰,毛進;北京市順義縣50歲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1999年05期
9 劉杰為,許京京,何明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后和囊外白內障摘除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比較[J];中華眼科雜志;2003年02期
10 趙云娥,毛崇溶,王勤美,瞿佳;早期白內障患者對比敏感度測定及手術時機研究[J];眼視光學雜志;2002年03期
本文關鍵詞:早中期白內障視功能評價及手術適應癥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6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316771.html